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小秦岭金矿带某污染区村民头发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比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化揭示金矿污染区人群头发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状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在小秦岭金矿带某环境污染区走访调查村民的健康状况,采集分析了20位村民头发中的Hg、Pb、Cd、As、Cr、Cu的含量,与未污染的对照区村民头发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作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暴露或低水平长期接触导致污染区人群头发中重金属元素的舍量显著增高,直接从事提金活动的人群头发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低水平暴露人群,头发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较好地指示了人群健康的状况.研究成果为政府加大矿山环境污染防治的力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矿业活动区环境重金属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是人们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以2009年某金矿区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区内的A村村民头发为研究对象,同时以环境相对清洁的B村人群头发中重金属含量为对比值。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区不同年龄段人群头发中的重金属平均含量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头发中,Hg、Pb、Cd平均含量分别是对照区人发中的7.81倍、6.75倍和4.20倍。总体而言,污染区人发中重金属含量仍在持续累积。人发中高含量的重金属与人体健康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金矿区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3.
某金矿污染区人群头发重金属累积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活动区环境重金属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是人们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以2009年某金矿区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区内的A村村民头发为研究对象,同时以环境相对清洁的B村人群头发中重金属含量为对比值。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区不同年龄段人群头发中的重金属平均含量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头发中,Hg、Pb、Cd平均含量分别是对照区人发中的7.81倍、6.75倍和4.20倍。总体而言,污染区人发中重金属含量仍在持续累积。人发中高含量的重金属与人体健康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金矿区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5.
小秦岭某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及空间分布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前提和基础。为揭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前期土壤污染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以研究区西邻无工矿影响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作为参比值,对矿区农田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环境危害评价。结果表明,Hg是农田土壤中潜在生态危害最严重的元素,其次是Cd和Pb。Hg、Pb、Cd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97.41%,仅Hg的贡献率就达84.37%。多个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很强、极强的土壤样品占样品总数的49.62%,影响面积达74.54%。从西北向东南,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激增,这种空间分布与目前金矿选冶的布局一致。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环境危害的后果已被前期研究成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6.
小秦岭金矿带某矿区矿业开采加工过程中,"三废"无序排放导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农作物中Hg、Pb、Cd、Cu、Zn的污染严重。7条山区河流受到了重金属及氰化物的污染,丧失了作为水源地的功能。山外2大河流河水丧失了农田灌溉的功能。5眼村民井水受到了Cr、Hg、Pb不同程度的污染。受Hg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45.37km2。小麦、蔬菜和水果中Hg、Pb、Cd元素超标最为严重。环境重污染区内人群头发中Hg、Pb、C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职业暴露或低水平长期接触是污染区人群头发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增高的主要原因,污染区人群癌症呈现高发态势。建议通过制定小秦岭金矿带环境保护规划、严格执法、从源头治污、清污河道、修复受污农田、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等,改善严重的环境污染局面。 相似文献
7.
土壤-农作物重金属富集规律是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风险管控的关键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现场采样、实验测试、综合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金矿活动影响区内的土壤Hg、Pb、Cr、As、Cu、Zn等重金属元素的全量、有效态含量特征,以及小麦不同部位与立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Hg、Pb、Cu元素累积显著,Hg、Pb含量平均超标倍数为6.65、2.04倍;土壤中Hg(34.44%)、Pb(83.31%)、Cu(44.24%)、Zn(40.82%)的有效态含量占相应重金属全量的比例高,是危害农作物的主要元素;小麦籽中Hg、Pb、Zn元素平均超标率分别为26.33%、100%、26.32%;除Zn元素外,Hg、Pb、Cr、As、Cu含量全部符合籽粒茎杆根须土壤的规律;重金属含量的富集率平均值排序为Zn(30.54%)Cu(10.33%)Pb(0.45%)As(0.38%)Hg(0.14%)Cr(0.13%),Zn、Cu是小麦富集能力强的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8.
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定量化预测变异趋势,是探讨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累积效应及预警方法的关键。收集整理小秦岭金矿区以往调研资料和陆续的动态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近28年来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特征污染物Hg、Pb、Cd、Cu的时空变异特征和扩散速率,并利用年均增长量和总变化率2个参数,定量计算了研究区土壤Hg、Pb、Cd、Cu的累积速率,探讨其环境意义。分析表明,1985年至今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Hg、Pb、Cd含量平均值持续增长,Cu有所波动,但总体也呈增长趋势。在区域分布上,Hg、Pb、Cd基本以双桥河流域为浓集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范围均逐渐扩大,且向下游有加重的趋势,Cu和Pb的污染范围虽然也在扩大,但极重污染区正在减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9.
小秦岭金矿带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异趋势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定量化预测变异趋势,是探讨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累积效应及预警方法的关键。收集整理小秦岭金矿区以往调研资料和陆续的动态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近28年来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特征污染物Hg、Pb、Cd、Cu的时空变异特征和扩散速率,并利用年均增长量和总变化率2个参数,定量计算了研究区土壤Hg、Pb、Cd、Cu的累积速率,探讨其环境意义。分析表明,1985年至今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Hg、Pb、Cd含量平均值持续增长,Cu有所波动,但总体也呈增长趋势。在区域分布上,Hg、Pb、Cd基本以双桥河流域为浓集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范围均逐渐扩大,且向下游有加重的趋势,Cu和Pb的污染范围虽然也在扩大,但极重污染区正在减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小秦岭金矿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及其控矿意义进行探讨。小秦岭金矿带位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北缘,是一个严格受构造控制而又具有层控意义的变质热液型脉金矿。它严格地受控于大月坪-金罗班复背斜及其衍生的构造之中,因此金矿床的位置及矿体走向与其关系密切。导矿构造为复背斜及其衍生的构造之中,因此金矿床的位置及矿体走向与其关系密切。导矿构造为复背斜两侧较大的韧性剪切断裂和南、北缘走向大断裂(剪切边界断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某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及空间分布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前提和基础.为揭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前期土壤污染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教,以研究区西邻无工矿影响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作为参比值,对矿区农田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环境危害评价.结果表明,Hg是农田土壤中潜在生态危害最严重的元素,其次是Cd和Pb.Hg、Pb、Cd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97.41%.仅Hg的贡献率就达84.37%.多个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很强、极强的土壤样品占样品总数的49.62%,影响面积达74.54%.从西北向东南,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激增,这种空间分布与目前金矿选冶的布局一致.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环境危害的后果已被前期研究成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12.
小秦岭矿化带近东西向展布有5个金矿化宫集带(亚矿带)。其中以文峪-杨砦峪亚矿带矿脉密度最大,矿床数量最多。全区发育有两类金矿化,即含金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两者空间发育具互补性特点以及一定的分带趋势。全区自西向东,石英脉型矿化所占比重渐减,蚀变岩型矿化逐增,至东部雪家山岩体以东则形成一些蚀变岩型小型矿床,垂向分布上,含金石英脉型矿化多在浅部;蚀变岩型矿化则多发育于深部。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花岗斑岩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甘肃阳山金矿带的花岗斑岩脉中含有石榴子石,A/CNK=1.65~3.65,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花岗斑岩相对富集LILE和LREE,亏损Ba、Sr、Nb、Ta、P、Ti等,配分模式类似于典型同碰撞型花岗岩类;花岗斑岩ΣREE=54.35~124.01×10-6,(La/Yb)N=9.72-27.80,δEu=0.70~0.89,表明其岩浆形成时部分斜长石进入熔体,而非完全残留.花岗斑岩Isr值为0.70806~0.71756,平均0.71107;εNd(t)值变化于-2.9~-5.0,平均-3.4;Nd模式年龄(T2DM)为1.24~1.41Ga,平均1.34(Ga).以上同位素特征表明花岗斑岩岩浆应源自成熟度较低的中元古代基底地壳物质.花岗斑岩的(206pb/204Pb)220Ma、(207pb/204Pb)220Ma和(206pb/204Pb)220Ma的平均值分别为17.875、15.604和38.296,与秦岭微陆块的中元古代基底和碧口地体碧口群的Pb同位素组成一致.考虑到前人获得碧口群的年龄为1.235~1.367Ga,而秦岭微陆块沿勉略缝合带向南仰冲到碧口地体之上.我们认为由碧口群等组成的俯冲板片的变质脱水熔融作用导致了阳山金矿带花岗斑岩的形成.因此,阳山金矿带的花岗斑岩是扬子与华北大陆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同碰撞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分布特征及变异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法,以Hg、Pb、Cd、Cr、As、Cu、Zn等7种重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构建隶属函数,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用此模型对2009年采集的土壤样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38.36%的土壤受到中度以上污染. 相似文献
15.
16.
17.
小秦岭金矿田韧性剪切带特征及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代、运动方式,发育特征,将小秦岭金矿田的韧性剪切带划分为三期,分别从野外地质,显微构造,岩组学等方面研究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它们与金成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多期韧性剪性带和脆性剪切带叠加的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小秦岭金矿田多因复成成矿作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卓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22(3):252-258
在小秦岭金矿田基础地质调研的基础上,对地层和岩体含矿性进行分析,并综合多种测试资料(S、Pb、H、O稳定同位素和流体温度)所提供的信息,反演了多因复成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成矿流体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计算李学军杜杨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杜勋(湖南机电工业学校,湖南津市,415400)定量分析和计算重金属元素在成矿流体中的含量对认识热液金属矿床的形成机制及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获取矿物中代表原始成矿流体成分... 相似文献
20.
小秦岭金矿带混汞提金法中的汞污染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河南省小秦岭金矿带的成矿类型,决定了该地区大多采用混汞提金法进行黄金选冶的现实。由于混汞提金法的广泛与长期使用,汞污染在不同的金矿及周围地区都有程度不一的表现。着眼于汞的污染治理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从汞的毒害机理、混汞提金法中汞的污染途径入手,讨论汞对土壤和人类的危害,并对汞污染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