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不同点之一,表现在地理事实多一些,地理原理少一些。也就是常说的初中地理多讲“有什么”,高中地理多讲“为什么”。初中地理大量的“有什么”,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自身吹拉弹唱、吟诗作赋的才艺,尽可能使单调的地理课堂变得生动、幽默,使学生爱屋及乌、爱我及“地”。比如,学习第二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这一节时,我把我写得“中国地形赞”投影出来,用于新课导人和课堂小结。  相似文献   

2.
张淑艳 《地理教学》2005,(10):22-23
新的地理课程理念大力提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到学习地理是对生活有用的。因为黑龙江省是我的家乡,所以在讲七年级第一学期“黑龙江省”一课时,我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将以前的生活照片和所收集的图声像资料经过加工处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增加了教学容量,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举例,使授课内容更加详实、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以求得到更佳的教学效采。  相似文献   

3.
潘建 《地理教学》2007,(1):41-42
教师给学习地理有困难的同学做辅导工作的时候,如果不能抓住恰当的“时机”,往往会出现沟通的障碍,使所做的思想工作徒劳。这样不但不能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可能使学生形成“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习惯,有时候还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把握好有利的客观条件,才能使师生交流更流畅,更容易做好学生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情景教学”是指通过创设含有真实(或仿真)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或合作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在快乐的环境中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历史与社会》特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5.
曹军 《地理教学》2008,(2):42-43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刘建沛 《地理教学》2008,(12):30-31
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虽然付出了汗水,但收效甚微,地理成绩仍徘徊不前,学生非常苦恼。经过与一些学生的交流及本人的思考,我发现学生学习地理时,有一些瓶颈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从古至今地名与楹联、书法艺术函切联系在一起。一些文人墨客和广大群众用地名、景物名和人名巧妙地组成楹联,或悬挂、或镌刻、如髹碧漆、或鎏金彩于亭轩下,楹柱间,山石上,水涯边,其文词或奥、或壮丽,其书法或古朴、或飞动,装点着锦绣江山。特别是一些“嵌名联”别有风趣。我是地名、楹联、书法爱好者,在业余时间.除了结合学习,研究撰写有关地名、楹联等一些文章(公开出版了《新春联》、《古今对联故事选》、《楹联写作与欣赏》、《蹊径集─我的自学楹联之路》、《辽宁名胜新楹联选》、《竹吟堂楹联点评》等十几部专著)…  相似文献   

8.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原理、理论性的矧识较多.综合性效强。针对教材枯燥的文字描述.我收集一些趣味性知识和形象事例.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从选题,设计研究方案,到课题研究的实施,得出结论,每个环节学生都可能遇到许多困难,学生的思想也可能会出现反复和波动。教师的责任就是和学生一起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预测学生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思想波动,适时地给以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初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锻炼了分析基本地理现象的能力,体验学习地理知识的整体过程,才能将学到的地理知识适当地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地理知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学习“对自身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9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以来,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教材变化大、内容新、课时少、学生负担重(9门化课同时开)、配套教学设施不全等等,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高中地理新课改该如何进行下去?笔以为在目前形势下,要直面现实,做好“加减法”。  相似文献   

12.
以前上课我一直是认真的“备教材”、“备学生”。也是按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可是新的课程标准出现了,更要求教师要“备课标”,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我感到有点不知所措。于是我又很认真的“备课标”、读“课标解读”、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魏玫 《地理教学》2005,(10):33-34
未读此之前,我绝对想象不出柬埔寨人民过的是这样一种贫穷的生活,相信作为澳大利亚这一发达国家的孩子看完这则案例后,也会经历和我一样的情感体验。利用这样的案例教学,比单纯用一些专业术语给学生列出条条框框,让他们机械地去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因为,首先像这种叙事性的章,学生愿意看,容易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看这样的章,通过一些具体的事实,例如“她奢侈地买了一片西瓜;没钱买肥皂;木柴也快用完了,要节省着用……”,也许学生会因此萌发出一种要加倍珍惜现在的富足生活的思想,也许还有的学生会对柬埔寨人产生怜悯之情,想要帮助他们摆脱贫穷,  相似文献   

14.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教师要深人学生,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例如,关于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讲解时,可逐一分析以下问题:找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并与其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5.
我校高中部是南宁市普通高中,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目前不思进取的现状,是我校老师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从上高一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节《土壤》中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面对课本内众多的地名,如教学不得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写不出、读不准、找不到、记不住、填不来”的困难,以致削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作法:  相似文献   

17.
男女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有何差异,差异何在,笔者经过一年多来调查研究、观测统计,掌握一些资料,並提出一些浅见以便和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学生对传奇和故事特别感兴趣,如果在地理课上恰当地穿插讲述一些地理故事,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中我们常需要讨论解决一些内涵丰富的地理问题。如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沙尘暴对我国的影响为什么越来越严重,这些都构成了地理学习的丰富素材。在这些地理问题的探究学习中,如何加强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联系,凸现地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有效地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知识,是地理教学的重点所在。笔就此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思维障碍是学习的绊脚石,不少学生学习地理或多或少地在思维上存在一定障碍,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对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做一些具体分析,弄清它形成的原因,提出克服的办法,对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意义。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障碍主要反映在概念、规律的认识和习题解答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