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雅洁  张倩  王向飞 《地下水》2019,(1):160-161
城市化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城市水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水害加剧、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化等城市水问题,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沧州城市水文为例,阐述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沧州市存在水资源短缺、内涝严重、水环境污染等主要水问题,并提出构建节水社会、涵养地下水资源、降水积水监测、改善水域水质、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等对策措施,供相关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荆泉水源地是鲁南腾州唯一城市中供水水源地,其含水层岩性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位于一个独立的地下水含水系统之中。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和工业发展,对荆泉水源地地下水采量逐年增加,加之上游地区工业污水的超标排放,使该水源地水环境变差。为了保护好荆泉水源地地下水环境,应用过建立水质保护区,合理调配水资源、对荆河河道进行整治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以确保荆泉水源地向腾州市的城市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人类高强度活动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特点和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探讨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计算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控制断面径流量计算、控制断面水质指标计算、控制目标方程和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以郑州市为应用范例,介绍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应用及水环境调控对策制定.  相似文献   

4.
温树影  张家权 《地下水》2007,29(2):89-91
叙述了辽宁省水资源质量状况中的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地下水资源质量状况、水源地水质状况,辽宁省水环境监测工作状况,针对新时期对水质监测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水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是我国缺水城市之一。但本已紧缺的水资源却存在着水质污染、开采漏斗、海(咸)水入侵及高氟水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文中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苏慧艳  王文  吴喜军 《地下水》2009,31(1):89-90
介绍了朝阳市水资源评价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同时对评价工作中的降水量、水资源量、水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模清了全市水资源情况,了解了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能力。  相似文献   

7.
对城市生态系统来说,水环境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之一,对城市存在方式以及发展变化都有特殊的影响。水环境问题的出现影响了生态体系,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针对城市存在的水资源缺乏、水污染导致水质降低等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水环境的生态规划与利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升废污水处理率、确定水域环保目标、制定污染控制方针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阐明优化配置密切相关的基础上,介绍南阳市的水资源概况,提出该市存在着供水水源单一、缺乏较为科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水质污染已影响到城市供水、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滞后等问题。在进行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时应坚持公平性、再循环性和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提出合理开发多种水资源、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加强地下水监测和预警工作、完善水务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水利部水文司主持召开的“全国水利系统水质动态监测经验交流会”于1991年10月11~13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水利厅(局)水文(水资源)总站(局)和4个流域机构水文局、水资源保护局、水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共5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水利部水资源司、水调中心和中国水利报社也派员参加了经验交流会。会议期间,安徽省水文总站和河南省水利厅水资源办公室介绍了开展水质动态监测的经验;江苏省徐州水文分站介绍了积极参与城市水资源管理、保  相似文献   

10.
李青山 《水文》1997,(2):61-63
发挥流域中心作用开拓水环境监测工作新局面李青山(松辽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1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高效服务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江河、湖库水质状况例行监测,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监督性监测,对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作出科学评...  相似文献   

11.
刘宁 《水科学进展》2006,17(6):859-864
探讨了基于水基系统概念的区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治理思路,定义了具有持续性、随律性和变化性的定尺度水基系统演进的符点目标,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取排水控制关系,用BP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方法提出了对水量水质耦合过程以及水价调节作用进行学习、训练的架构,从而为推求区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治理的符点目标进行了步骤与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规模日益增大,使地下水位下降而且水质变差,这既影响城乡供水质量,危及人体健康,也会诱发地质环境问题,给经济建设带来损失巨大。研究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等问题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济南市水资源缺乏,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生活、生产秩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加,供需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根据济南市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现状,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地下水水质情况,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局部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差,地下水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水质站网与监测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俊杰 《水文》2006,26(3):67-68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满足新形势下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的能力建设, 调整优化水质监测站网,不断提高各级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技术水平,是目前水质监测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水质站网的建设和水质监测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河北保定市区现有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别是一亩泉地下水水源地、西大洋水库地表水水源地、王快水库地表水水源地。随着城市居民对饮水安全要求的提高,水源地供水水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城区三处水源地2017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评价水源地污染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可知:市区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均满足城市供水要求。但应进一步加强库区水资源保护,改善库区的水环境质量,保护好地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贴近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  崔明 《水文》1992,(2):50-52
一、前言目前,水质评价方法较多。对水质进行合理地综合评价,使评价结果更能客观地反映水环境状况,以探讨水质污染的变化规律,对于有效地控制水质污染、综合治理水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运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水质综合评价,逐渐受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生态环境之一。确立人类社会需求与水资源合理开发的统一协调关系 ,开发水资源的生态功能 ;净化改善环境的功能 ;控制水质恶化、污染 ;防治水流动引发的重大自然灾害 ,建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与水环境体系之间的新平衡应是本世纪中国水环境控制与保护的基本战略目标。众所周知 ,上一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 ,也带来诸如 :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不断恶化的“副作用”。中国环境学会水环境专业委员会于 2 0 0 0年 9月5日在重庆市召开了“2 1世纪中国水环境战略”研讨会 :大会专题论文 2 4篇 ,并举行三…  相似文献   

17.
梁坤 《地下水》2018,(5):64-66
水体质量是水资源的生命,实施水体监测与水质综合评价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作。为掌握河北燕山南麓流域水环境特征,对区域内的桃林口、石河、洋河、陡河和邱庄等5个水库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水质矿质含量高、硬度大;水体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为水质主要影响因素,当前城镇化和工业发展对区域水资源产生了影响,资源型缺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采取科学的水污染质量和保护措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6,(6)
基于石羊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不同水平年流域水质达标目标,结合流域内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河流水资源配置、污染程度以及水文、地理条件等因素,进行区分处理,对不同区域的水功能区设定不同的水质达标目标,确定限制排污总量,最终得到不同水平年不同水功能区的限制排污总量以及整个流域的限排总量,将其设定为限制纳污红线,作为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的约束性指标,建立以水功能区为单元的水质目标考核制度,促成量质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达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拜亚丽 《地下水》2018,(5):70-72,195
为了合理的评价河流水质,根据集对分析原理,基于熵权建立了六元联系数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平凉市主要河段8个监测断面5项水质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型评价客观、合理,符合平凉市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对今后河长制考核评估、保护当地水资源、防治地方水污染、改善区域水环境、修复泾河水生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诗君  李广源 《水文》2006,26(5):83-85,60
本文以洞庭湖已开展的一系列水环境监测、水资源保护研究工作等作为基础,对洞庭湖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湖泊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洞庭湖应有的水功能及保护目标要求,定量分析其主要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为有效控制湖泊水体污染,科学管理保护湖泊水资源,促进洞庭湖区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