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导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工程学报》1984,6(4):110-110
兰州地震研究所于1984年4月2日至6日在兰州召开水氡观测技术工作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水氡专业台站的台长、有关群测点观测员、部分地区地办代表及专业人员共20余人。会议着重讨论了1984年如何提高观测技术水平、改善观测条件及保证观测质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兰州地震台阵监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兰州地震台阵与兰州地震台数字化近两年的资料,对地震震相特征和震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地震记录震相特征基本相同,台阵有压低干扰背景和突出地震波信号的功能,说明台阵对记录较微弱地震有优势;在震中距小于1 000 km的范围内,兰州台阵的监测能力较明显高于兰州台,而震中距大于1 000 km时,兰州地震台阵与兰州地震台的监测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震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会议于2004年9月16日在兰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的部分编委、主办单位有关领导、特邀佳宾及编辑部工作人员20余人。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副所长张新基同志主持会议并致辞欢迎各位编委。  相似文献   

4.
《地震工程学报》1988,10(4):109-10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8年11月20日—24日在湖南召开了“地球物理灾害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郭增建研究员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地震、水利、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5.
1996年6月1日甘肃天祝MS5.4地震的震源机制董积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主题词:甘肃震源机制解天祝1996年6月1日22时49分,在甘肃省天祝县发生了MS5.4地震。经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测定,该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为北纬37...  相似文献   

6.
《地震工程学报》1983,5(3):115-115
经兰州地震研究所和陕西省地震局共同发起,在有关省(区)地震部门大力协作下,鄂尔多斯地块周缘震情趋势讨论会于1983年5月26日至30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山西等省(区)地震部门的代表以及国家地震局地质所、第二测量队、  相似文献   

7.
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董积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主题词:甘肃,震源机制,永登1995年7月22日6时44分,甘肃省永登县发生了Ms5.8地震。经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测定,该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为北纬36...  相似文献   

8.
1983年6月13日至18日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和甘肃省地震学会在兰州联合召开大震对策学术讨论会。来自西北五省区和四川、云南、贵州、天津、江苏、山东各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分析预报中心、有关大专院校、设计院以及甘肃省各地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中国地震局原兰州地震研究所开创我国地电学方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历经半个多世纪,文章在介绍国际地震和火山电磁方法组织(EMSEV)的同时,介绍了2016年8月25—29日在中国大陆首次召开、由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为主举办单位的EMSEV国际研讨会及相关的科学活动以及会后几年来我国地震电磁学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1995年7月9日青海共和5.3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董积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主题词青海,震源机制,共和1995年7月9日23时56分,青海共和发生了MS5.3级地震。经国家地震局定位及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测定,该次地震的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中国地震局原兰州地震研究所开创我国地电学方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历经半个多世纪,文章在介绍国际地震和火山电磁方法组织(EMSEV)的同时,介绍了2016年8月25—29日在中国大陆首次召开、由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为主举办单位的EMSEV国际研讨会及相关的科学活动以及会后几年来我国地震电磁学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地震工程学报》1983,5(1):139-139
1982年10月30日至11月8日,国家地震局委托兰州地震研究所在兰州举办了一次地震波理论与应用讲习班。国家地震局所属分析预报中心,各研究所、地震学校、物探大队、各省局及云南大学等共30个单位,87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讲习班,中级科技人员接近半数。这次  相似文献   

13.
由兰州地震研究所发起召开的地电专业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年八月十四日至八月十八日在兰州举行。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局地质研究所、河北、辽宁、山东、四川、陕西、宁夏、青海、天津等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北京大学,唐山马家沟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青海省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于1986年9月13—1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联合召开的“第二届青藏高原地震科学讨论会”的情况。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科研单位的90多位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出席了这次会议。提交大会的论文和学术报告有55篇。会议讨论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对阿尔金断裂带的研究;②青藏高原的成因及现今构造的活动特征;③关于祁连山和库-玛深断裂带的问题;④青藏高原地震趋势。文章还指出,目前我国已在该区建立了地震预报实验场。  相似文献   

15.
《地震工程学报》1981,3(4):88-88
国家地震局委托兰州地震研究所举办的全国性第一次震源物理学习班于1981年7月21日至8月8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的科学工作者70人参加了学习班。研究员郭增建同志及从事震源物理研究工作的秦保燕同志介绍了国外震源物理研究现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震源物理学。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开展地震对策研究,并迎接将于198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地震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6年10月7日—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全国大震对策课题协调会,其中包括城市地震对策、工程地震对策、特大地震对策和地震社会学等项课题。参加会议的有天津市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沈阳市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天津市地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月2日,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地震学报第二任主编,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委员秦保燕同志与世长辞了.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震学会和甘肃省地震局联合举办的“中国 8级大震研究及防震减灾学术讨论会”将于 2 0 0 1年 6月 2 5~ 2 7日在兰州市召开。会议活动安排有 1大会报告 ;2专题报告 ;3学术论文报告分组讨论会 ;4会后考察。会后考察为2个路线。 1线 :兰州—海原—古浪—敦煌 (6月2 8日~ 7月 3日 ) ;2线 :兰州—天水 (6月 2 8日~ 7月 1日 )。欲参会者请与中国地震学会有关专业委员会联系中国8级大震研究及防震减灾学术讨论会将于2001年6月25~27日在兰州召开@董泰  相似文献   

19.
《地震工程学报》1983,5(1):140-140
▲、美国地质调查局著名地质学家华莱士(Wallace,R.E)博士及巴克纳姆(Bucknam,R.C)博士在北京参加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于1982年9月19日到达兰州,对兰州地震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在访问期间,外宾们  相似文献   

20.
《地震工程学报》1980,2(S1):1-3
全国地震短临预报邀请座谈会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在西安召开。这次会议是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陕西省地震局受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委托发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