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王晓飞  于芳  王金山  荣富强  冯琳 《地下水》2010,32(2):64-65,109
上街区西部铝工业基地生产、生活废水在排放过程中存在严重渗漏,造成该区潜水水质严重污染,潜水水位明显上升,形成水丘。潜水水质严重污染,直接威胁着附近居民的饮水安全;水丘直接导致西部陡坎下沙固村一带泉水溢出,地表积水,边坡坍塌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而引发沙固村居民点房屋潮湿、墙体开裂、窑洞坍塌等现象。最后建议当地政府及中铝公司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历时13年的长春市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工作,对长春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污染趋势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潜水污染重,化学组合中Cl~-、SO_4~(2-)、NO_3~-、COD、总硬度、矿化度在很多地方出现高含量,且上升趋势明显;承压水在市中心集中开采地污染,其它地区尚未污染或污染较轻。并提出五点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对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陕西大荔潜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收集前人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在研究区系统采集了236件潜水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和指标法评价,分析了大荔县潜水水质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潜水水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荔县潜水水质普遍较差,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是TDS偏高,硝酸盐污染,硫酸盐、氯化物、氟离子严重超标等。全县约1230.24km2 (占总面积的4/5)的潜水不能直接饮用和灌溉。适宜饮用的潜水主要分布在洛河沿岸及洛河以南的风积沙地区,面积约110.06km2,仅占总面积的1/15。洛河以北的潜水均达不到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质标准。洛河南部风积沙地水质尚好,适于灌溉,但长期不合理的施肥等造成NO3-大量富集,又影响了潜水水质。通过水质对比分析发现,近30多年前后大荔县潜水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但因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其转变趋势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4.
关中盆地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桂华 《地下水》2002,24(2):94-95,102
关中地区一方面资源性缺水,一方面水污染严重。水质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直接影响了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本文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关中盆地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针对关中水污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非确定数学方法在水污染状况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随机性、模糊性和灰色性。考虑到水环境系统的这种性质,将模糊数学方法和随机方法同时运用到水质受污染或严重污染的风险性研究中,即分别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马尔可夫链法先对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然后对水污染的变化趋势的风险进行预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这为水资源的管理和科学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近年来由于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工作越发重要。本文以新疆阿克苏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2009年和2011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从数据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潜水水质达到Ⅲ类水类别的比重50%,比09年水质相比总体上变差趋势,浅层潜水水质较差,不能直接饮用或灌溉,需要采取措施改良水土环境。防止水质污染,保证区域水资源安全,保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王冬 《地下水》2006,28(4):56-57,107
本文通过调查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部潜水水质,分析了工作区内硝酸盐污染的分布特征.通过对含水层岩性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对硝酸盐污染影响的讨论,从改善居民生活用水的角度提出了防治和控制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扎龙湿地水质污染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扎龙湿地污染状况,分析了扎龙湿地水质污染原因,提出了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陈婧  赵旭 《地下水》2012,34(6):78-79
采用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第四系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第四系潜水水质,局部达到水质标准的Ⅳ、Ⅴ类,不适用于生活饮用。第四系承压水局部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需要经过处理才可适用于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论述了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研究某农药化工企业密集区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状况,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地下水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为Ⅳ类及Ⅴ类水质,已不适于饮用。然后对该区域地下水污染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有机和无机污染严重,并形成了以某农药化工企业为污染源并沿岩溶地下水流向的一个卤代烃类有机物污染羽,这表明造成该研究区岩溶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某农药化工企业。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控制地下水污染的建议和措施,为该地区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俊莲  贺顺福  王青霞 《地下水》2001,23(4):202-203,218
本文以晋中市1998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对本市地下水水质污染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巢湖水域近十年水质状况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近十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巢湖水域污染主要是植物性营养盐浓度居高不下,近年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向。基于近十年平均污染情况,利用水质模型计算表明,TN的点源占51%,非点源占49%;TP的点源占60%,非点源占40%。湖区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为:CODmm、TP是西湖区高于东湖区,而TN则是全湖性的。用营养化标准衡量,巢湖已属极度富营养化,预计如各项控制措施到位,2010年将可恢复到富营养化并向中-富营养化转变。  相似文献   

13.
高华峰 《地下水》2007,29(5):57-58,63
晋中市1998~2005年地下水质监测井330个,监测频率为每年每井1次(选择的水质监测水井,重点考虑经济发达、地下水利用程度高和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随着晋中市用水量逐年增加而自然来水量逐年减少,由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引起的污染不仅污染了地表水,而且也污染了地下水环境.通过分析晋中市的地下水水质资料,采用单一指标法对晋中市地下水环境作了一个科学的现状评价,以便掌握晋中市地下水质现状和动态,并为晋中市地下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潜水污染现状与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小灵 《西北地质》2003,36(4):101-104
西安市潜水因埋藏浅,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已遭受到严重污染。大部分地区潜水中总固体、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含量等已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笔者根据近10年来的系统水质监测资料,经整理、综合分析认为: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地质环境条件相应的有所改善,潜水中主要污染物组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污染面积逐年缩小,潜水质量在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15.
抚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抚州市地下水环境的调查与分析,论述了该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地下水质现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对保护该区地下水环境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晶 《吉林地质》2002,21(3):60-64
四平市由于没有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从而导致了区域性的地下水位下降。同时水质遭受污染,生态环境失去平衡,由此给四平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最后从多方面,不同角度论述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有效措施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反求弥散度的一种数值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利用溶质在潜水中的运移反求水质污染弥散度的数值解法。采用最优化技术寻优求参和隐式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并给出应用该方法对山东省小清河湖滨弥散试验场潜水纵向弥散度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8.
河南沈丘县位于淮河流域中上游地下水污染区,本文简述了该县基本地质情况和浅层地下水水质、深层地下水水质现状,对地下水污染程度和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并依据地下水水质和水量做出了饮水工程规划.  相似文献   

19.
王彩会  陈杰  黄晓燕 《江苏地质》2008,32(2):122-125
在全面的水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苏锡常地区采集潜水水样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苏锡常地区潜水水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带性。通过分析认为:苏锡常地区潜水的水质在空间上的差异与含水层及其包气带的沉积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基底构造的继承性差异沉降运动、气候冷暖交替引起的海面频繁升降以及河流、湖泊的搬运与沉积均对区内潜水水质的水化学特征的形成起到控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进的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在黄龙工业园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有针对性地选择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等共12项污染因子,用改进的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对黄龙工业园供水水源地的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承压水水质较好,属Ⅲ类水,潜水水质差,部分采样点水质达到Ⅴ类水标准,鉴于目前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状况,应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