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念龙  张勰 《地下水》1999,21(1):32-36
本文阐述了限量开采的定义及确定可开采量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永济市城区漏斗地区地下水限量开采前后及对盈余区加大形要后的效果观测资料分析,论述实施奶量开采最主要的是首先选用均衡法示得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运用数值法求得可采资源量及其在含水层中的空间分布。其次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控,使地下水得到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同时指出限量开采的实施将使由于地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不良水环境问题得以改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限量开采的定义及确定可开采量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永济市城区漏斗区地下水实施限量开采前后及对盈余区加大开采后的效果观测资料分析,论述实施限量开采最主要的是首先选用均衡法求得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运用数值法求得可采资源量及其在含水层中的空间分布。其次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控,使地下水得到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同时指出限量开采的实施将使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不良水环境问题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在全省地下水开采现状调查和地下水资源重量新核算和开采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地下水开采出现的水位大幅度下降、涌水量衰减、水质污染、井间干扰争水、地面沉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控力度、开展水量、水质模拟研究、以研究工程控制论思想理论和方法渗透到水文地质勘查研究领域,建议引进更新食品设备,促进黑龙江省环境水文地质勘查研究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施炯林 《地下水》2000,22(1):25-29,4
民勤绿洲早已成为“水质矿化、值被退化、土壤荒化、生态恶化”的“四化县”。作者认为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长期超采而造成的,通过多年的研究为民勤绿洲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煤矿开采环境影响评价中地下水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孟凡生  王业耀 《地下水》2007,29(1):81-84
煤矿的开采与地下水资源紧密相连,煤层往往与地下含水层相邻,采煤时会疏干地下水,这不仅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且破坏了水的动态平衡和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根据煤炭开采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的最新发展趋势,概略提出了煤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问题、煤矿开采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以及由煤矿地下水疏干引发的地面沉陷及其植被景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鲍其云 《浙江地质》2001,17(1):73-76
浙江省现有地下水开采潜力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存在着不足,本结合乐清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实例,浅析浙江省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分析与评价的综合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虽低,但不同地区地下水的开采极不均衡。一些主要开采区,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了诸如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裂缝、房屋开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据其严重性分为I级、Ⅱ级和Ⅲ级共3个等级(区)。针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诸如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优化地下水开采布局;实施人工回灌,增加地下水补给;健全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加强水情监测和预报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西安地下水源地的类型、分布及水文地质特征,阐明了由于不合理开采而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水质污染状况。为解决这些问题,西安市政府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了“西安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域研究”,提出了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理论,程序、方法、计算模式与保护范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分析目前邢台地区面临的地下水超采问题,提出安全开采量的概念,并通过枯季(11月-次年5月)和汛期(6月-9月)分别预测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方法预测地下水未来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埋深变化,从而达到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根据降雨补给控制开采量,实现指导地下水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资源开采的经济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彬  闰瑞玲 《地下水》1994,16(2):84-88
本文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运用边际费用分析方法,深入分析、研究抽水费用与地下水水位降深、地下水资源开采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用建立联立方程的方法估算抽取地下水的费用,以期为开采地下水资源费用的正确估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罗定贵  徐辉 《地下水》1995,17(3):93-94
本文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采的模糊最优决策模型,并通过实例表明,该模型具有计算简便、分辨率较高、可靠性较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爱国  张兵 《江苏地质》1999,23(1):45-48
近些年来,南京市的地下水开采量呈上升趋势,引发了泉水干涸、地面沉降、塌陷、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对此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防治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的措施,对我国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哲 《地下水》2012,34(6):96-98
分析煤炭开采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和水平衡等方面的影响。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讨论煤炭开采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内容。提出煤炭开采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按Ⅱ类项目执行,评价级别为二级及以上,必要时,可依据项目特征、影响程度等因素,对井区(Ⅱ类)和排矸石场等(Ⅰ类)进行分区评价;监测、评价因子选择应综合考虑常规指标、国家和地方控制污染物指标以及煤炭行业特征污染因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广泛,并发育沉积、热水沉积和热液交代型等矿床,这些矿床的地下水赋存在碳酸盐岩的溶隙、溶管、溶管系和溶管网中,使得地下水运动复杂化。研究区矿床赋存在碳酸盐岩中,地下水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溶水;不同类型水渗透系数不一,矿坑涌水量实测值为743.00m^3/h,采用数值化模拟矿坑地下水变化,获得深部开采时的地下水变化趋势,并提出突水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宝梅 《地下水》2010,32(5):38-39
麟游县属地下水贫水区,地下水开采利用难度较大,同时该县也是地方病多发区,人畜饮水主要以开采利用地下水为主。本文对地下水开采利用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山区找水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陕北油区利用废弃油井开采地下水的技术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废弃油井的技术改造,开采陕北油区白垩系洛河组地下水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特别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曹玉志 《贵州地质》1997,14(3):279-283
贵阳西郊三桥地下水降漏斗是贵阳地区边界条件明显,开采井密集,开采量大且较稳定的典型漏斗。在漏斗内地下不开采环境动态方面已作过较深入的研究,但对漏斗范围内地下水资源开采是否会产生枯竭的问题,已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本文对漏斗区域内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北京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方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过量开采已经引起北京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逐年扩大以及一系列环境问题。控制地下水开采,增加地下水补给以达到地下水可持续开采应当成为北京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北京市中长期供水规划、水资源特点和地下水开采现状设计了4种地下水开发利用开采方案:即维持现状开采、增加补给量、减少开采量以及联合方案。运用已建北京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对4个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地下水系统水均衡量变化,地下水流场变化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以此确定可能的可持续开发方案。结果表明,维持现状开采必将使含水层地下水疏干;增补和减开单独实施虽能改善现状,但难以实现。只有应用增补和减开的联合方案,才有可能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其为北京平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现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FEFLOW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基于识别后的模型进行了水资源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3年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均衡分别为-7.73×10 8、-6.02×10 8、-5.95×10 8和-4.38×10 8m 3,地下水系统的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山前迳流补给,主要的排泄是人工开采.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2.98×108m 3.平谷和昌平地区地下水还有开采潜力,密云-怀柔-顺义(密怀顺)平原和城近郊区地下水已过量开采.山前郊县地下水水质优良,城近郊区、大兴、房山和通州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文章最后分析了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现状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关系。用可持续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数学规划模型。同时指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根本前提在于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