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水北调供水的重点是城市,而城市用水最大的是工业,受水区工业用水占城市总用水的65.6%.遵照朱镕基总理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先节水后调水”的指示,开展受水区工业节水的分析工作意义重大。重点对黄淮海流域以及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受水区的工业用水、节水现状、节水潜力及节水投资与效益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区域工业节水在全国处在相对较高水平,工业节水的重点在现有工业及乡镇工业,但节水不能完全解决工业用水增长需求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黑河流域节水生态农业与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国内陆河流域面临的水问题和日益激化的用水矛盾,强调了内陆河地区支柱产业——绿洲农业应该坚持节水和生态的方向,流域集成管理是持续农业的基础。长期从事该方面研究的黑河流域是个较好借鉴,同时也提供了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为此提出了以黑河流域为背景的四大研究流域:水文、生物、经济系统水循环与水资源形成演变,节水农业的生物学研究与抗旱品种繁育,农业节水新材料研发与工程节水技术集成,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流域集成管理;并简述了各领域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黑河流域节水生态农业与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研究领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概述了中国内陆河流域面临的水问题和日益激化的用水矛盾,强调了内陆河地区支柱产业--绿洲农业应该坚持节水和生态的方向,流域集成管理是持续农业的基础.长期从事该方面研究的黑河流域是个较好借鉴,同时也提供了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为此提出了以黑河流域为背景的四大研究流域:水文、生物、经济系统水循环与水资源形成演变,节水农业的生物学研究与抗旱品种繁育,农业节水新材料研发与工程节水技术集成,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流域集成管理;并简述了各领域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1)
节水灌溉是农业稳产、高产的根本保证。山东省平原区是山东省粮食主产区,对山东省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不同灌溉水源把山东省平原区分为引黄灌区、平原井灌区、山前平原区;详细分析不同灌区的节水灌溉的现状,综合评价节水灌溉发展趋势:目前山东省平原地区节水灌溉发展潜力巨大,灌溉方式符合目前生产力发展要求,有较为成熟的节水灌溉模式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淡水是可再生资源,靠大气降水补给。静态库容只是调节空间,不能解决长期供水需要。淡水是少数几种无法依赖进口的资源之一。今后只能依靠节水和现有淡水资源的科学调节和使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是淡水资源的组成部分。把两者结合起来联合调度,可以更加充分有效地实现淡水资源在时间上的调控。我国淡水资源南多北少。应当避免人口过多地向缺水地区流动。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北方缺水的局面。但调水成本较高,应主要用于特殊干旱年份,供水的基本来源,仍应立足本地。我国南方降水量充沛,缺水主要是污染造成的,应当集中力量治理污染。为了合理分配淡水资源,有效治理水污染,有必要加强流域的统一管理。深层封闭地下水资源潜力不大,长期大量开发会导致地面沉降等严重后果。要慎用,少用。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的水资源非常短缺,而用水的浪费又十分严重,为了缓解水的供需矛盾各部门都要节约用水,尤其是用水量最大的农业部门,更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根据安徽省各地多年节水灌溉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节水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一些适合不同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不同模式,以便在今后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为在全省普及节水灌溉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黑河流域居民水幸福感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惠雄  王晓鹏 《冰川冻土》2016,38(3):845-852
幸福是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终极价值目标。将主观幸福感理论引入到水资源管理研究,提出水幸福感的概念,建立水幸福感测度指标体系。以我国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张掖段为研究区,采用典型与非典型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黑河流域居民水幸福感的人口学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地区水幸福感差异较大。其中肃南的健康层面、民乐的价格层面、高台的管理层面与价格层面得分较低,参与层面与节水层面各地区得分均较低。山丹地区水幸福感整体偏低。这要求政府水资源管理政策贯彻全方位管理与重点管理有机结合的原则。在具体管理策略上,相关部门应关注水对居民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完善管理程序,促进水价改革,鼓励居民参与,提升社会节水意识与能力,进而形成基于水幸福感提升的流域水资源管理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8.
漓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官文 《广西地质》1999,12(2):27-30
文章概述了漓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流域水灾频繁、水环境污染的成因,指出了流域森林结构欠合理,调蓄能力不足,导致了流域洪涝、干旱频繁,枯水期长,水资源短缺;流域生活与生产排污,造成枯水期水污染。因而需要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绿化、兴修水利工程、实施节水技术、严格管理、科学调配水资源等综合举措,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鲍卫锋  黄介生 《地下水》2002,24(4):220-221
目前该灌区农业灌溉以串、浸灌为主,既浪费了水资源,又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这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要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树立节水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本文对灌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节水灌溉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河西地区三大内陆河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为案例研究区, 通过社会调查方式, 从总体、再分别通过农户与政府部门人员两个部分, 分析了公众对冰川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的感知, 剖析了公众感知的流域差异性与原因, 对比分析了三大河流域公众对政府部门已实施应对水资源紧缺对策措施的效果与认可程度. 结果表明:超过65%的受访者认为冰川减少了, 从社会学的角度佐证了冰川明显消融萎缩的科学监测事实. 三大河流域公众对冰川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农业生产、生态影响的感知存在空间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归因于三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冰川分布与变化的空间差异性. 在冰川变化背景下, 公众对政府部门已实施应对水资源紧缺的对策措施的效果与接受程度不同. 三大河流域公众均认可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节水意识这两项措施, 且认为实施效果好; 发展设施农业措施的实施效果好, 已得到石羊河和疏勒河流域老百姓的认可与接受; 石羊河和黑河流域的公众认为实施推广节水技术措施的效果好; 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在黑河流域实施普遍且效果好; 水票制措施在疏勒河流域实施的最好, 黑河一般, 疏勒河较差.  相似文献   

11.
过去20多年甘肃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经历了各类制度改革,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管理。但是,由于机构设置及其权限制约以及改革目标差异,河西走廊地区的3个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效率差异化越来越显著,与石羊河流域相比,黑河和疏勒河流域的监管制度和管理办法并未完全跳出多头管理体制的窠臼,地表水和地下水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合管理。通过梳理3个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总结农业灌溉用水监管的经验教训,对比分析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管理措施在实践操作中的利弊,进一步探讨流域联合管理的实践意义和实现路径,寻求普遍适用于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办法,保障内陆河流域节水战略的顺利实施。近10 a的实践经验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管理是内陆河流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为有效的路径,更是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海河流域水平衡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伟东 《水文》2008,28(3):79-82
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海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海河流域1998~2006年降雨、供水和用水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并从流域水循环角度对海河流域降雨、ET耗水(流域蒸腾蒸发)和入海水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南水北调条件下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形势,提出实现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根据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调水量和节水规划分析,南水北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栽力,届时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恢复将成为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梁虹  王剑 《中国岩溶》1998,17(1):67-73
影响流域洪、枯水径流模数、变差系数的因素很多,如气候,岩性、土壤、地貌等许多自然条件。本文通过聚类分析把各流域按岩性差异进行分类,研究不同岩性的流域与洪、枯水径流特征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揭示岩性差异对流域水文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流域水资源系统中以“面”为主的多水源配置和以“线-点”为主的水库群调度耦合问题,提出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相耦合的二层结构方法。以永定河流域为研究实例,提出包括供水规则、引水规则、多水源供水策略以及共同供水任务分配策略的多水源配置与调度规则,以此建立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分析多水源供水和不同需水情景下的调度方案,以及最优方案下的供水效益。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考虑本地水、引黄水、南水北调水和再生水的多水源供水与节水相结合的情景方案为最优方案,生活用水保证率均大于99%,工业用水保证率均大于97%,灌溉分区供水保证率为76.7%~90.2%(除桑干河上游外),三家店断面生态供水保证率为96.3%;通过多水源供水和节水策略,可以极大地改善用水户的供水效益和保障三家店断面生态水量需求。本文方法可为流域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我国西部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流域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92×10^8 m^3。针对流域各水系、各地州和各县的用效率及用水水平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流域存在总的用水效率偏低、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用水量超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流域渠道防渗率、灌溉利用系数较低和地表水开发程度过高等问题,提出应在喀什噶尔河流域通过对各行业采取节水措施,降低用水总量,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保证区域水资源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丹东地区爱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实现水资源供需动态平衡,在分析丹东地区爱河流域水资源概况、水利工程现状的基础上,对城乡村生活、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发展、农村牲畜发展等进行需水量预测。通过供需平衡分析计算,认为开发利用爱河流域水资源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提出了加强节水宣传、建立科学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水资源的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丽丽  钟方雷  程清平 《冰川冻土》2019,41(4):993-1004
提高居民节水意识有助于推动居民节水行为,但由于意识难以客观测量,意识对行为的影响机理难以刻画,定量评估其影响路径的研究仍有待加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节水意识对节水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设定相应的观测指标,设计问卷调查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张掖市526户农村居民家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路径。结果显示,节水态度、节水预期、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对节水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03、0.122、0.140、0.161,其中属于行为控制的自身经验与节水障碍预期、属于主观规范的管理部门信任度与邻里感知均对节水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虽然节水态度维度中,对水资源价值、保护环境和节约用水的因子载荷分别达到0.74、0.67、0.70,表明农村居民对水资源的生态、社会价值认同度很高,但向节水行为的转化过程中仍受经济效益预期的支配。提出了通过奖惩正式制度与邻里乡约非正式制度结合,以及高效节水产业政策引导,促进居民节水意识向节水行为的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18.
刘振京 《水文》1997,(4):36-39,31
湿润地区的流域汇流计算,常常以不同水源分别的进行汇流计算,需将总径流量划分为直接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两部分,流域稳定下渗率FC是划分径流量的重要参数,通常用试错法确定,对固定流域取为常数。本文考虑流域各处透水性能并不均一,设想类似于流域蓄水容量曲线,在下渗面上存在着流域稳渗率分布曲线,并表达为少数参数方便,以便于地区综合,提高划分水源,流域汇流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通过不同的工程形式和生产方式寻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因素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我市兴建节水工程在沙丘区发展节水莲藕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出我市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20.
恒河流域地下水舡中毒事件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恒河流域地下水舡中毒例案的时空演变、生态效应和成因的分析,指出中国正在开展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应从恒河流域舡中毒事件中吸取教训,尤其应关注中国长江流域发现的Cd异常带。沿江各省应有全局观念,把长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开展Cd异常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