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袁玉江,正研级高级工程师,1955年2月生,山东省菏泽县人。198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地理系。1982年至现在,在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前身新疆气象科研所)从事树木年轮气候、年轮水文及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现为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气候与绿洲冰雪研究室主任,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客座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现任《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沙漠与绿洲气象》编委,《科学通报》、《生态学报》、《地理学报》、《冰川冻土》、《第四纪研究》等稿件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2.
李新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65年生,河南淮阳县人。1982年考入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1987年毕业到新疆工作。1987年7月至1988年11月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锻炼实习,1988年12月开始在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新疆农牧业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新疆棉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新疆气象局决策服务领导小组秘书,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年来,新疆气象事业以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为牵引力,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推动力,始终不渝地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使新疆的气象业务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构成气象业务4大功能块的角度回顾近20年来新疆气象业务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一展望。叉污回气象业务的构成、作用和地位新疆气象业务按功能划分由4大系统构成,即:大气探测系统、气象通信系统、天气预报和气候业务系统、气象产品形成及对外服务系统。它们在整个气象业务这个信息系统中分别承担着气象信息采集。气象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4.
中国气象学会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与新疆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的2006年学术研讨会,于8月21~22日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疆内的7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主任、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主任施培量主持开幕式,新疆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史玉光致词。史局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新疆的自然特点、风土人情和天气气候特点,介绍了新疆气象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前景。他说,新疆气象信息网络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他热切希望参会的专家关注新疆和气象信息科技问题,传经送宝,使这次…  相似文献   

5.
丁裕国教授,江办人,1941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64年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京气象学院(后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任教,长期从事气候学研究与教学。曾任气象系气候教研室主任多年;先后讲授《气候统计学》、《气候变化》、《气象时间序列谱分析》、《气候诊断与预测》等课程,指导和培养硕士生30多人。曾任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专业委员会暨江苏省气象学会统计气象专业委员会及出版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0—2018年新疆交通阻断信息,结合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专家评估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了新疆G30、3012、217线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新疆高速公路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道路结冰、积雪、暴雨、大雾、大风、沙尘、高温、次生灾害及风吹雪。(2)气象灾害在不同路段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3)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气象灾害最多,以积雪、大雾和道路结冰为主;春季次之,主要为大风、沙尘和道路结冰;夏季以暴雨、大风及次生灾害最为突出;秋季气象灾害相对较少。(4)G30高速公路的大风、阴雾是新疆比较特殊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7.
崔彩霞,女,研究员,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66年出生于新疆塔城。1989年6月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本院研究生,1992年6月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新疆气象业务中心,先后从事短期预报、预报技术、预报平台开发和维护、遥感资料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等业务和科研工作。2002年通过公开招聘,应聘到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任副所长,负责科研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8.
陆帼英,正研级高级工程师.1942年4月生于浙江绍兴.先后在绍兴市北海中心小学、绍兴一中完成小学、中学学业.1960年考入南京气象学院动力气象系,1965年7月毕业,同年8月分配至新疆气象部门工作,2002年5月退休.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新疆城市化发展的规律,研究了城市化对城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根据新疆的实际提出了新疆城市气象事业发展的基本设想和应采取的一些新思路、新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疆气象学会第七次全疆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于2003年4月22~23日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疆气象行业的业务、科研、教育及相关部门代表共93人,他们聚集一堂,共商新疆气象学会改革和发展大计。新疆气象局局长史玉光、自治区科协学会部部长谢国政、自治区民政厅社团处副处长古力基娜、新疆气象局副局长陈栋喜、周恒及新疆气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徐羹慧、名誉理事长张家宝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由新疆气象局副局长、新疆气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帕尔哈特·乌斯曼主持。史玉光局长代表局党组在开幕式上致词,他指出,新疆气象学会是一个具…  相似文献   

11.
气象记录档案是记载气象要素、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物证,是开展各项气象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凝聚着几代气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1气象记录档案移交的背景伊犁州气象局有10个所属台站,其中1个国家基准站、1个国家基本站、8个一般气候站。2005年,新疆气象局将伊犁州作为气象记录档案收缴的试点单位之一。为保证气象记录档案的顺利移交,新疆气象档案馆的业务技术人员专程赴伊犁州气象局,调研气象记录档案现状,并对气象记录档案整理进行了现场培训。2气象记录档案的整理2.1气…  相似文献   

12.
新疆近40年气候变化与沙尘暴趋势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崔彩霞 《气象》2001,27(12):38-41
用新疆近4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新疆沙尘暴的长期变化趋势,发现新疆沙尘暴无论是从发生频率还是影响范围上,20世纪90年代较70、80年代都有所减少。而新疆的气候在变暖的同时,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变湿趋势明显,两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同步关系。从气候变暖不可改变的趋势分析,荒漠化程度在加剧,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沙尘暴灾害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3.
1988年初,在当时局领导和所领导的支持下,新疆气象科研所在原农业气象研究室中成立了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始了较为常规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经过了9年的努力,农气中。心由一个研究室的非业务服务实体,发展成为区气象局的一个正规业务单位,而且变成了新疆气象部门为自治区农牧业生产提供公益性、决策性服务的一个重要业务依托单位,并多次得到了中国气象局、自治区和兵团党政领导及自治区有关生产单位高度赞扬,4次荣获区局“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在1995年自治区气象局决策服务(即重要气象情报预报编号服务)的11期服务材…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王向华报道:2006年全疆气象局长会议于2月10~11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十五”期间新疆气象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明确“十一五”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部署2006年的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到会看望代表。王乐泉书记对全疆气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我区气象事业发展非常迅速,为新疆的农牧业发展及防灾减灾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王乐泉指出,气象工作不但要有现代化的设备,气象工作人员更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天气预报要做到准确、及时,服务领域要…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记者王淑民报道: 3月 23日,新疆气象局、新疆气象学会隆重召开“ 3· 23”世界气象日座谈会,自治区农办、扶贫办、科协、水利学会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及各大新闻单位的记者 60多人参加会议。 自治区人大常委副主任海力且姆·斯拉木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她指出:当前,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已经全面展开。最近,中央又做出了治理新疆塔里木河的重要决策。这不仅为我区气象、水文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而且也对气象、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更迫切地需要广泛持久地开展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服务。我希…  相似文献   

16.
“八五”期间,新疆气象局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紧密围绕中央关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在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新疆气象部门的实际,适应和服务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通过各族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创业、共同努力,促进新疆气象事业上了一个大台阶。表现在已初步建成比较现代化的业务、技术、科研和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比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气象事业结…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全疆气象局长会议于2月17~19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领导视察中国气象局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回顾过去,总结经验;谋划未来,明确方向;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突出重点,组织部署;落实行动,体现实效,全面推进新疆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治区副主席熊辉银出席会…  相似文献   

18.
新疆省级气象数据库建设及其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气象数据库不仅是新疆气候业务的基础,而且是新疆新一代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建设的支撑和基础。新疆自90年代起,随着地面、高空资料信息业务化,已有106个站的地面资料、18个站的高空资料完成了信息化。这些信息化资料已在预报、科研、气候服务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信息化资料以文件形式存储,很多的用户查询还需临时编程,给预报、气候决策业务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已经影响到气象现代化业务的发展。另外随着气象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数值预报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9210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海量的…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气象事业及新疆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工作十分重视。中国气象局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判断,对新疆气象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深刻理解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认真分析战略机遇期带给新疆气象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丑纪范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2):F0002-F0002
1934年7月23日出生,湖南省长沙人,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2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和工作(访问学者)一年;1986年在兰州大学晋升为教授,1987年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1990年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