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野马泉M14磁异常区位于祁漫塔格成矿带,为接触交代热液(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根据最新勘查成果,运用3DMine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矿区三维可视化的钻孔模型、地表及范围模型、地层模型、断层模型、岩体模型、蚀变带模型、矿体模型、磁异常模型,进而建立矿区块体模型。通过综合分析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确定矿床找矿标志,利用标志变量对块体模型进行赋值,从而进行定量成矿预测。通过属性约束圈定4个找矿靶区,并对各靶区进行找矿潜力分析。借鉴传统成矿预测方法,探索在三维建模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成矿预测,实践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
虎头崖Pb-Zn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岩浆弧带,矿体主要赋存于三叠纪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围岩中,并伴生有Fe、Cu等元素,属典型矽卡岩型矿床。对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和透辉石、退化蚀变阶段绿帘石、石英硫化物阶段方解石、石英、萤石中流体包裹体的详细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气相、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少量HCO3-;固相成分以NaCl为主,并有少量的闪锌矿(ZnS)、磁黄铁矿(Fe1-xS)和硬石膏(CaSO4),成矿流体应为H2O-NaCl体系。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矽卡岩、退化蚀变、石英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分别为(430~490℃、550~580℃)、340~370℃和190~340℃,盐度w(NaCleq)分别为39%~48%、9%~12%、(0.18%~4%、15%~24%)。H-O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在成矿晚期则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混入。在石英硫化物阶段,含子矿物包裹体和气相分数变化较大的气液包裹体共生,它们均一温度相近但盐度差别较大,表明成矿流体曾发生过广泛的不混溶(沸腾)作用,而这一过程很可能导致流体中Pb、Zn、Fe、Cu等矿质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3.
青海虎头崖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内.矿化带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不同岩性地层接触界面或地层中断裂破碎带内,兼有正接触带和外接触带2种蚀变矿化带.由岩体→接触带→碳酸盐岩地层,金属成矿元素分别为W-Mo→Fe-Sn-Cu→Cu-(Pb-Zn) →Pb-Zn-Ag,蚀变类型由岩体自变质的钾化、硅化、云英岩化过渡为正接触带附近的符山石化、绿帘石化、透辉石化,再到外接触带围岩的石榴子石化、透辉石化,以及晚期的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主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中的CaO等向岩浆岩内扩散,岩体中的SiO2、Al2O3等则向碳酸盐岩扩散,而且,与花岗岩相比,矽卡岩中FeO、MnO、MgO更为富集,这表明接触渗滤作用与接触交代作用同时存在.成矿元素分析结果显示,W、Mo元素在岩体内含量较高,而Fe、Cu、Pb、Zn主要在矽卡岩带内富集,各成矿元素在未蚀变大理岩中的含量均较低.笔者认为,矿化蚀变的明显分带性是岩体和地层成矿差异性及矽卡岩带内微裂隙系统发育的不均匀性所致.  相似文献   

4.
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十分复杂,成矿-控矿因素仍不明,已成为制约找矿突破的瓶颈.鉴于此,笔者对该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侵入岩年龄及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Ⅵ矿带二长花岗岩LA-MC-I 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17.5±1.1) Ma(MSWD=1.4).Ⅵ矿带和Ⅱ矿带二长花岗岩钾、钠含量均较高,w(K2O)大于w(Na2O),分异程度较高,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向右缓倾斜,强烈富集LILE,中等富集HFSE,贫Ti、Ba,具有后碰撞阶段岩石的特点.成矿受侵入岩岩浆源区、演化方式,地层,构造,以及岩体与围岩接触方式的综合控制.源区具有地幔物质贡献的Ⅵ矿带二长花岗岩,成矿作用较强,主要形成近接触带矽卡岩型和远接触带矽卡岩型Cu-Pb-Zn多金属矿.而壳源特征为主的Ⅱ矿带二长花岗岩成矿能力较弱,主要形成矽卡岩型Sn、Mo、Fe等矿产.  相似文献   

5.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斑岩铜矿的成矿条件和远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对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其形成于造山带汇聚阶段中后期的活动陆缘环境,与驱龙斑岩铜矿对比具有相类似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远景很大.特别是卡而却卡、乌兰乌珠尔、鸭子沟、尕怒大门等地区具有斑岩铜矿成矿的广阔前景,有希望找到新的大型超大型铜矿床.通过对乌兰乌珠尔矿床的解剖,该矿区构造裂隙发育,岩石蚀变强烈.具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分带:由中心向外依次为强硅化带??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成矿元素以铜为主,伴有铅、锌、锡等多种有用组分.岩浆岩、热液蚀变作用、热液运移和矿质沉淀的构造空间控制了矿床的产出.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表矿及浅部矿的减少,寻找隐伏矿和深部矿成为主要找矿方向。面对找矿预测发展的新形势,三维成矿预测逐渐成为近几年矿产资源预测研究的一大热点。归纳和梳理以往相关研究,对三维成矿预测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阐述了三维成矿预测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根据研究现状和特点,对三维成矿预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三维地质建模与地学统计分析相关理论,在江西相山铀矿田主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研究认识基础上,运用地质建模软件SKUA-GOCAD,建立了居隆庵铀矿床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和矿体三维数字模型,并开展了成矿有利信息定量提取分析。运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居隆庵铀矿床开展了“定位-定量-定概率”的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研究工作。通过对矿床定量预测获得了成矿高值区,圈定了5个靶区(3个A级靶区和2个B级靶区),并开展了资源量估算,计算出总资源量为10 983 t。预测结果表明居隆庵矿床找矿潜力巨大,研究成果为该矿区的后续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相山盆地铀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继宏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Z1):107-112
在对朝不楞铁锌多金属矿床及阿尔哈达铅锌多金属矿床等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以区内矿床资料为基础,总结了该区的成矿特征.根据区内多源地学信息,在GIS平台下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叠加,在边缘成矿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分析了区内多源地学信息,进而预测了Fe,Zn,Pb,W,Cu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指明了找矿靶区,为区内进一步的资源勘查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用适应于多变量、大维数和便于已知信息控制的拟神经元网络BP算法,对柿竹园矿田及外围的最新重磁资料作详细三维反演,给出了该区主要岩体、控岩控矿断裂的空间展布形态。结合地质、物化探资料,对本区的成矿规律提出了新的认识,并预测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
以AST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虎头崖矿区,应用成像光谱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矿区矿化蚀变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成像光谱方法利用最小噪音分量(MNF)变换、像元纯度指数(PPI),n维可视化(n-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端元识别,并进行混合谐调匹配滤波(MTMF),最终得到矿区的矿物信息分布图。而主成分分析法则选择ASTER1、2、3、4波段提取铁染异常信息,1、3、4、5波段提取矽卡岩化蚀变异常信息,1、3、4、(5+6)/2波段提取蒙脱石、伊利石与绢云母等矿物的蚀变异常信息,1、3、4、8波段提取方解石、黑云母、绿泥石等矿物的蚀变异常信息。利用野外实地踏勘确定的矿床、矿(化)点,在ArcGIS10.1软件中对遥感提取蚀变异常信息进行验证显示,二者吻合效果良好,表明提取结果与数据处理方法较可靠,对于扩大找矿规模和发现矿化富集地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曹瑞  李楠  宋相龙  等 《江苏地质》2022,46(2):182-189
基于二维平面开展的地质找矿工作已难以适应目前的要求,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立体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绝大多数三维建模技术都基于矿区的钻孔数据进行建模,然而矿区外围缺乏钻孔数据给三维建模带来了困难。总结了矿区外围缺少钻孔情况下的三维地质建模流程,基于地表地质测量数据,结合高精度地球物理数据三维反演等技术,直观地刻画出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构造、岩体、地层等空间展布的三维“地质图”,为区域大比例尺开展立体成矿预测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山东焦家金成矿带为研究对象,将焦家金矿带的二维地质资料有效整合,应用三维建模软件Surpac,首次建立了该矿区的三维数字矿山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以地质统计方法为手段,分析成矿规律,建立找矿模型.成矿预测中利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找矿信息量法和证据权法来预测资源量,按照信息值的等级依次圈定了6个成矿靶区.用体积估计法和丰度值估计法2种完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预测资源量,2种方法得到的找矿靶区资源量均约为380 t,说明计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基于Voxler平台对安徽马头铜钼矿矿区品位数据建立三维矿化模型,系统研究矿化体在不同边界品位下的空间展布形态,确定矿床的天然边界品位;通过多角度剖切、矿化-岩性耦合模型、三维矿化梯度分析等工作,基本确定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和就位空间,划分出2个主要矿体。通过Voxler软件对矿床矿化数据三维建模及成矿控矿因素的应用研究,实现了一条快捷仿真模拟矿化体立体空间分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史蕊  陈建平  王刚  王江霞 《地质通报》2015,34(5):944-952
近年来,云南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集区已探明资源储量严重消耗,矿业形势十分严峻,探明深部找矿空间成为该地区的找矿重点。系统梳理竹林矿段的地质背景和找矿模型,从三维地质建模的概念出发,利用已有的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图、地形地质图等资料,基于Surpac软件建立了竹林矿段的地表、地层、岩体、断裂和已知矿体的实体模型。并应用证据权法进行了该矿段的深部矿产资源预测,圈定4处成矿有利靶区,预测深度达2550m。预测结果显示,61.02%的已知矿体与预测远景区的块体具有空间一致性,证明了预测的准确性,也说明基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深部成矿预测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魏江 《地质与勘探》2023,59(5):1017-1026
花脑特银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境内,矿区内共有4条蚀变带,其中Ⅰ号蚀变带为已发现的最大含矿带。为查明花脑特矿区Ⅰ号蚀变带三维地质特征以进行深部盲矿预测,依托CnGIM-ma软件构建了花脑特矿区Ⅰ号蚀变带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几何模型和属性模型。通过几何建模,清晰地展示了Ⅰ号蚀变带深部地质结构特征,解决了长期困扰矿山地质人员的岩体侵入接触界面展布问题;通过属性建模,完成了Ⅰ号蚀变带各单元素的三维异常图,并对前缘晕元素(Hg、B、Sb、As)、近矿晕元素(Ag、Pb、Zn、Cu、In、Au)异常在三维属性模型中的综合表达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最后选用“分带赋值法”建立了前缘晕、近矿晕的综合属性异常模型,在已知矿体的深部预测了2个成矿靶区,可与传统构造叠加晕研究预测位置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6.
向杰  陈建平  肖克炎  李诗  张志平  张烨 《地质通报》2019,38(12):2010-2021
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作为地质大数据的核心部分,其综合分析挖掘多元信息的基本思路与大数据的理念不谋而合。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的三维矿产资源定量预测。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提取成矿有利信息,构建研究区定量预测模型;基于"立方块预测模型"找矿方法,采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计算出研究区成矿概率分布,以此圈定出5个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与稳定性,且能够对控矿要素重要性做出定量评价。该研究成功地将机器学习应用于三维矿产定量预测,为今后的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吴俊华  龚敏  龚鹏 《地质通报》2010,29(5):925-932
利用城门山铜矿326个钻孔的原始资料信息,通过MAPGIS-TDE三维可视化系统建立三维地质、地球化学模型,结合数学模型进行深部成矿预测。结果表明,城门山铜矿深部主体岩体是晚期的石英斑岩,早期的花岗闪长斑岩是石英斑岩的大“捕虏体”;赋存于上泥盆统五通组与中石炭统黄龙组假整合面和裂隙带中的似层状块状硫化物矿体往深部产状变缓,有往向斜核部发育的趋势;城门山铜矿深部应以寻找斑岩型钼矿和似层状含铜黄铁矿为主要找矿方向,第二空间(-500~-1000m)约有50×104t铜资源量(Cu≥0.3%))和20×104t钼资源量(Mo≥0.04%)。建议在矿区0-102勘探线剖面上实施深部钻孔工程。  相似文献   

18.
江西九江城门山铜矿三维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俊华  龚敏  龚鹏 《地质通报》2010,29(6):925-932
利用城门山铜矿326个钻孔的原始资料信息,通过MAPGIS-TDE三维可视化系统建立三维地质、地球化学模型,结合数学模型进行深部成矿预测。结果表明,城门山铜矿深部主体岩体是晚期的石英斑岩,早期的花岗闪长斑岩是石英斑岩的大"捕虏体";赋存于上泥盆统五通组与中石炭统黄龙组假整合面和裂隙带中的似层状块状硫化物矿体往深部产状变缓,有往向斜核部发育的趋势;城门山铜矿深部应以寻找斑岩型钼矿和似层状含铜黄铁矿为主要找矿方向,第二空间(-500~-1000m)约有50×104t铜资源量(Cu≥0.3%))和20×104t钼资源量(Mo≥0.04%)。建议在矿区0-102勘探线剖面上实施深部钻孔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