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剧增。近年来,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被大量征用,随之而来的是拆迁量的大幅增长。征地拆迁成为困扰各级各地政府的一个难题。征地拆迁难,难就难在迁。如何补偿、补偿多少、怎样安置、安置面积多大等等都是拆迁户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拆迁户和动迁机构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所谓的“钉子户”、各种强制拆迁行为便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
从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进入我们的视野开始,房屋拆迁逐渐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拆迁事件愈演愈烈。比如2009年12月成都拆迁户唐福珍因抵制强拆迁自焚身亡,2010年3月广东“头盔男”吊脚楼上抗议违法拆迁,2010年6月农民自制土炮火器对抗暴力拆迁等等。令人悲哀的是,每一起恶性拆迁事件被曝光后,  相似文献   

3.
马年伊始,本刊即聚焦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从记者的报道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南宁、柳州、北海三城市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做到了规范化、人性化,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户采取了多元化的保障措施,保证了他们住有新居、就业有岗、收入有增、养老有保。  相似文献   

4.
与其说这是一个奇迹,一种经验,不如说是一种关怀,一种付出。娄底市华菱安塞乐米塔尔汽车板、电工钢铁项目(以下简称“汽车板项目”)征用工业用地2488亩、安置用地700多亩,拆迁房屋308栋,安置拆迁户512户,从6月9日启动拆迁到8月12日拆迁完最后一栋房屋,仅仅只用了63天(本刊2009年第十期《湖南最大合资项目征地拆迁创造奇迹》一文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赵建平 《浙江地质》2008,(11):23-24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问题的同时,提出要解决好被征地农民住房问题。在此,笔者就尊重被征地农民住房权益、逐步完善征地住房拆迁补偿配套制度内容方面,谈谈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市州     
《湖南地质》2010,(2):10-11
新邵 启动征地拆迁支付系统 1月26日,新邵县财政高速公路补偿资金“一卡通”支付系统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该县高速公路补偿资金全部实现“一卡通”发放,惠及全县近5个乡镇50个村。“一卡通”是指按照一户征地拆迁户一本存折、一个编号的方式,将征地补偿资金直接打入征地拆迁户在农村信用社开立的账户上。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土地增减挂钩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分局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抓住机遇,合理确定挂钩拆旧区和安置区面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针对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拆迁难的问题,允许对上报挂钩项目进行适当调整。该局抓住时机,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对上报挂钩项目拆迁区及安置区面积、位置等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有利于拆迁工作顺利推进。二是摸清拆旧安置情况,有针对性的分类推进。该局为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工作,专门成立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办公室,确定专人抓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工作人员逐户进行调查摸底,进一步明确拆旧范围,拆迁户数,安置情况等,专门绘制了增减挂钩拆迁情况示意图,对拆迁户情况进行分门别类,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质》2011,(11):44-44
11月3日发布的《北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中住房保障优先配租配售管理办法》明确,符合保障房申请资格的被拆迁对象,可优先配租、配售保障房,被征收房屋的家庭已选择某种形式的住房保障后,不得再参加保障性住房公开摇号配租、配售。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08,(3):47-5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廉租住房保障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  相似文献   

10.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裁决是发生在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行为过程中,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难以拆迁时,由拆迁主管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对房屋拆迁争议做出处置的一种准司法行为。该裁决行为也是发生在房屋拆迁过程中至司法强制拆迁前的最后一道工作环节,按照相关的拆迁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司法强制拆迁的。必须先要对该拆迁行为做出裁决,依裁决才能实施强制拆迁。反过来说,未经裁决,被征收的土地就无法供地,无法交付给建设单位使用。因此,在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行为中,拆迂裁决工作对房屋拆迁有着重要的意义,下文就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裁决中的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8月13日发布,住房保障蓝图铺开。廉租住房作为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的基础,其近期和中期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城镇廉租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07,(11):19-23
(2007年9月13日)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近年来,国务院就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和解决棚户区居民住房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20多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也要看到,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还不配套,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为切实加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力度,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拆迁补偿是做好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工作的核心,其标准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被拆迁人的利益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也影响到房屋拆迁工作能否顺利实施。统筹兼顾、合理确定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当前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掌握宁波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执行情况,合理平衡全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政策,现就宁波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不一性问题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勘察设计》2009,(2):66-66
据报道,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确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在这种形势下,保障性住房建设将面临什么样的发展态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前不久接受采访时说,我国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07,(11):94-94
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于8月24日至2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继续调整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为重点,确立了"坚持三个原则、明确一个目标、落实三项措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思路,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住房供应的社保功能和住房政策的公共效应,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浙江地质》2013,(2):61-62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丁山垦区D-32C号地块近期以2368万元成功挂牌出让,这是我市首例公开出让的公共租赁住房用地。该地块主要用途为公共租赁住房,用地面积33亩,建筑总面积66200平方米,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预计可提供700多套住房。为了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国家鼓励地方政府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同时也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并且政府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临安市把征地拆迁工作作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工作,积极探索“三三制”工作新模式。即坚持思想认识、政策标准、组织领导三统一,落实调查摸底、重点区块、法律服务三先行,建立属地拆迁、阳光拆迁、公寓式安置拆迁三模式,形成了“和谐拆迁”的良好格局。2012年,该市完成征地737548亩、拆迁711户,并代表杭州地区在全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交流会上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拆迁成为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但拆迁中暴露的问题和矛盾较多,其中以拆迁补偿问题最为突出。城市房屋拆迁的实质是调整国有土地使用权,城市土地收储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拆迁调整而来。因此在城市拆迁中必须充分考虑级差地租对被拆迁房屋或安置房屋的影响,及时制定合法又合理的拆迁管理、评估、安置等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化解由于拆迁行为引起的各类矛盾。但长期以来,国土管理部门对集体土地征收、土地储备等方面所作的理论研究较多,取得的实践经验也较丰富,而对城市拆迁中土地使用权补偿方面开展的研究和出台的政策文件却不多。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中对于城市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的补偿都有相关规定,但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缺失土地使用权补偿的有关条款;另外,各省市制定的实施细则中关于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模棱两可,这就引发了对城市房屋拆迁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的争论。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布后,争论的焦点就由“要不要补偿”转变为“如何补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