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以优异的评价成果顺利通过省级专家验收组验收。该项目是山东省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该项目自2008年9月开始实施,高新区管委会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通过招标确定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担该项目的研究建设。通过管委会办公室、经发局、财政局、建设局、规划二处、国土资源分局等部门和中国地质大学的通力合作,按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的规定圆满完成了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桂林西城经济开发区为例,在分析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其评价结果有助于开发区建立集约高效的用地模式,增强开发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开发区作为城市的特殊经济区域,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开发区土地利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促进开发区用地挖潜,提高开发区用地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江苏铜山经济开发区为例,探讨了基于ArcGI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潜力测算,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章剑 《浙江地质》2008,(6):18-19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回顾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方面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一二三”法:即严把一个关——项目准入关,  相似文献   

5.
在全省开展的创建“集约用地示范开发区”活动中,余姚市经济开发区凭借高达98%的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荣获“浙江省集约用地示范开发区”称号。余姚市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呈现三个特点:一、土地利用强度大,用地效益好。该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全省统一理想值,该项目标达到了满分,整体用地效率高。二、土地利用监管力度大。  相似文献   

6.
朱叶俊 《河南地质》2013,(11):50-51
广陵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扬州市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自启动开发建设以来,开发区先后引进项目近4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5个,形成了液压装备、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2012年,实现地区业务总收入793亿元,工业总产值728亿元,财政收入21亿元,亩均产值和税收收入分别达748.8万元和15.4万元。在开发区飞速发展过程中,土地要素的瓶颈制约也日益显现,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开发区选择“用地零增长”的发展路径,实现了用地节约、持续发展、效益良好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0,(3):F0003-F0003
为了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动力车组”作用,2008年3月,东阳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管理体制作出“三区合一”的战略性调整。体制创新后,东阳经济开发区加快了三区之间资源整合、要素重组和功能再造,以整合提升拓空间、促升级,初步形成了组团式联动发展的布局构架。  相似文献   

8.
《浙江地质》2010,(4):F0003-F0003
为了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动力车组”作用,2008年3月,东阳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管理体制作出“三区合一”的战略性调整。体制创新后,东阳经济开发区加快了三区之间资源整合、要素重组和功能再造,以整合提升拓空间、促升级,初步形成了组团式联动发展的布局构架。  相似文献   

9.
《浙江地质》2010,(5):F0004-F0004
为了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动力车组”作用,2008年3月,东阳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管理体制作出“三区合一”的战略性调整。体制创新后,东阳经济开发区加快了三区之间资源整合、要素重组和功能再造,以整合提升拓空间、促升级,初步形成了组团式联动发展的布局构架。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和研究区内省级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产出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市场运行情况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按照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评价步骤,应用SPSS软件对各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根据定量化的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工业用地集约水平、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浙江地质》2010,(1):25-26
在近日召开的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要求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江苏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梁保华指出,要着力提高开发区集约发展水平,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支持国家级、省级开发园区整合分散资源。  相似文献   

12.
《浙江地质》2008,(6):F0004-F0004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浙江地质》2011,(6):F0004-F0004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处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四大城市之间。紧贴母城嘉兴发展。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8月,是省政府首批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0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4.
《浙江地质》2011,(5):F0004-F0004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处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四大城市之间。紧贴母城嘉兴发展。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8月,是省政府首批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0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0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70平方公里,委托管理城南、嘉北、塘汇三街道。商务区创建于2010年1月,规划控制面积40平方公里,和开发区合署办公。  相似文献   

15.
《浙江地质》2011,(7):F0004-F0004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处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四大城市之间,紧贴母城嘉兴发展。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8月,是省政府首批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0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0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16.
《浙江地质》2010,(12):F0003-F0003
仙居县经济开发区前身为仙居工业园区,成立于2003年,2006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2009年8月,县委、县政府在原县工业园区基础上批准成立了仙居县经济开发区,下辖永安、现代、城南、工艺品城和白塔五大区块,规划总面积37.7平方公里,享受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开发区现有入园企业176家,其中投产98家,  相似文献   

17.
刘树东  张洪民 《山东地质》2010,(7):44-45,48
单县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在土地利用上探索挖潜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保障项目建设,搞好优质服务,促进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开发区用地采取了高点定位,合理规划,挖潜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闲置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现有土地,实施利用土地置换,争取城镇挂钩,城中村改造,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等办法,为开发区大项目及时落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国家对开发区实行严格的土地审批政策,开发区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与矛盾。文章通过对南宁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其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浙江地质》2008,(5):F0002-F0002
安吉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4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面积68平方公里,是安吉招商引资的主力军、项目推进的主战场和园区建设的主平台。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地质》2008,(4):F0004-F0004
安吉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4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面积68平方公里,是安吉招商引资的主力军、项目推进的主战场和园区建设的主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