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分析了WAM海浪模式中计算谱传播的一阶迎风格式的特性,导出了二阶精度的二维QUICKEST格式,利用它计算海浪能谱的传谱,研究了格式耗散对预报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YW-SWP海浪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YW-SWP海浪数值预报模式考虑了地形引起的折射效应和波波间非线性能量转移,采用了新的风输入源函数和文氏理论风浪谱,使模式不仅适合深浅水,且有更适合我国海区的特色;另外,计算中对风场采取了一种加权平均的处理技术。应用于渤海个例检验及对温索子站的后报结果表明,本模式有相当好的可靠和准确性,折射效应在20m以上水深影响不明显,但在大约10m水深的浅水区影响达30cm。  相似文献   

3.
许富祥 《海洋预报》1989,6(2):22-30
一、前 言 日本气象厅沿岸海浪模式由大网格套小网格的三个梯级组成:第一梯级采用粗网格(间距381公里),第二梯级采用细网格(间距127公里),最后采取加细网格(间距10公里)。本文简单地介绍大洋海浪模式、沿岸海浪模式、模式的运算流程以及应用实测资料对计算结果的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4.
BSCS海浪数值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董玉杰 《海洋通报》1997,16(2):57-62
网格分辨率对WAM海浪模式预报结果的准确伺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移动套网格方法,并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区域化模型中加以实现。利用模型飓风场物模拟风场检验了该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计算量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可以有铲地校正由于网格过粗导致的WAM模式预报结果偏代的缺陷,对业务预报具有重要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10,27(3):80-91
<正>1海浪模式的基本概念表面波的数学描述有很多的随机元素,需要统计说明。代表海浪场的统计参量在特定的时间周期和空间范围上表现海浪的特征。形式上,在这些尺度范围,需要假定我们所描述的海表面是稳态(时间上)和空间均一的。显然,缺少这样的条件将需要在更大尺度范围上描述海浪的成长与消衰。为了有效的模拟变化的海浪,时间步长、网格长度这些刻度都要足够小来刻画海浪的演变,但是更小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合适必须经过验证。  相似文献   

7.
崔晶  张丰启  李宏江 《海洋预报》2009,26(4):101-105
本文采用麦夸特法(Levenberg—Marquardt)+通用全局优化的拟合方法,依据山东半岛不同海区海浪和风的实况资料,确定不同海区拟合方程,拟合方程以WRF风场预报模式预报24小时风速为预报因子,以海浪浪高为预报量。根据拟合方程计算出的每个海区的浪高的值,对每个海区分别进行海浪的浪高预报,产品以GRADES图形的形式输出。  相似文献   

8.
海浪预报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05,22(Z1):172-175
值此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成立40周年之际,回顾40年来我国海浪研究和海浪预报历程,我国已经在海浪研究和海浪预报方面有了较大进展,尤其在海浪预报方面已经获得了一些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简要介绍在发展和完善海浪数值诊断模式与海浪数值预报模式,实现海浪预报方法客观化,预报手段自动化和系统化方面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9.
1海浪数值预报方法研究概况海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随机现象,因此海浪的物理机制研究进展缓慢,至今仍没有理论上严密和完善的海浪预报方法。由于海浪的应用性质很强,应用价值很大,所以应用部门不能等到海浪专家把海浪生成机制都弄清以后再来研究计算海浪的方法。因此在研究海浪生成机制的同时就已经开始研究怎样利用风来计算海浪。几十年  相似文献   

10.
许富祥 《海洋通报》1993,12(6):75-80
现代海科学及其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在海浪研究和海浪预报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尤其在海浪预报方面已经获得了一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着重分析了发展完善海浪数值诊断和数值预报模式,实现海浪预报方法客观化,预报手段自动化和系统化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一个简单的斜压两层模式,在热力学方程中只考虑牛顿冷却和感热加热,从理论上分析了大尺度海温异常时感热加热带大气压Kelvin波的影响。研究发现,牛顿冷却使大气Kelvin波振幅减,并使波速减慢;感热加热可使得Kevin波波速加快;当海气温差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波动趋于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海浪预报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硬软件的配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和解决的关键技术。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成,提供了我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海浪预报的系统性资料,不仅对提高海浪预报准确率提供基础资料,也给海浪中长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和区域海洋学研究带来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鑫  侯一筠 《海洋与湖沼》2008,39(5):433-438
为得到谱参量随风区的变化关系,从而更细致地刻画风浪频谱的成长方式.在动力学方程的控制下,基于三参量风浪频谱,利用动力-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导出了谱参量(谱宽度B、谱的零阶矩~m0、谱的峰频率~ω0)随风场要素(风区)的成长关系分别为:B=5.68×10-3~X9.482×10-1-4.66×10-2ln-x;~m0=1.356×10-8~x2.367-1.097×10-1ln~x;~ω=4.082×101~X-7.623×10-1+3.71×10-2ln~x.同时得到了简化形式的波陡δ、波龄β与谱宽度之间的关系为:δ=2.14×10-2B-1.05-4.26×10-1lnB,β=1.26B1.28+1.97×10-1ln(B).此外,还得出了受风场要素控制的,谱的零阶矩与谱的峰频率之间新关系为:{ω0=a1~m0-0.33 a1=1.034×10-1~X1.872×10-2+8.50×10-4ln~x,从而阐明了先前的各种经验关系是新关系在取不同风区值时的特例.可见,将动力学原理引入风浪频谱的研究,所建立的谱参量随风区的变化关系与先前的经验公式相比更加合理,且普适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
王鑫  侯一筠 《海洋与湖沼》2008,39(6):541-545
为研究三参量风浪频谱随风浪的成长关系,从而直观地描述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的超射现象.并证明三参量谱谱型的合理性.基于已得到的谱参量随风区的变化关系,对三参量风浪频谱以及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超射"现象作深入的研究,得到三参量风浪频谱随风区的成长关系:S(-ω,-m0,-ω0,B)=-m0(-x)/-ω0(-x)B(-x)[-ω/-ω0(-x)]-p(x)exp[-p(-x)/q(-x)([ω/ω0(-x)]-q(-x)-1)]在此基础上,得到无因次风区:300、500、2000、5500、10000、15000下,风浪频谱的谱线,从而直观地描述了风浪频谱成长过程中的"超射"现象,并认为在风浪频谱的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超射"现象,但是该现象并不如Hasselmann等提出的理论中阐述的那样存在于风浪频谱成长的全过程,而是仅存在于风浪频谱成长的初期.随着风浪的不断成长,"超射"现象逐渐减弱,直到风浪接近充分成长,"超射"现象也随之逐渐消失.经过不同风区下实测数据的检验,证明S(ω,-m0,-ω0,B)、S(ω,-H,-T,B)、S(ω,-H,-T,-δ)以及S(ω,-H,-T,β)四种形式的三参量风浪频谱谱型是合理的,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谱的零阶矩、谱的峰频率、谱宽度、波高、周期、波陡和波龄随风区变化关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Simulating Wave Nearshore),对茅尾海及其邻近海域波浪场进行了为期la的数值模拟,利用实测资料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了茅尾海海域波浪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波浪能量的输入耗散过程以及海滩修复对波浪能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关于线性时变大系统最优控制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分解方法。据此研究线性时变大系统局部分散最优控制的逆问题.得到大系统关于某二次型性能指标存在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律的条件,同时它也是大系统局部分散镇定的一个新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海浪外频谱的一种表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孙孚提出的海浪波高与外观频率的联合概率分布及海浪能量的外观分布概念,定义了一种新的外观分布,导出了其外频谱的解析形式,并讨论了它的一些性质。结论表明,本文提出的外频谱在高频处比例于外观频率的负4次方,与通常海浪频谱的高频特征相同,但不同于孙孚导出的负5次方的结论;二阶矩与海浪频谱的二阶矩完全相同,此结论亦与孙孚导出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8.
引入了局域小波能谱的局域间歇性度量,分析了不同风速下的风浪资料,结果表明,局域小波能谱可依局域频率分为三部分。风浪的群性在三维局域小波能谱图像下显示得更为明显,与风浪有关的一切性质都是局域的,包括风浪的群性。讨论了局域小波谱峰值与谱峰频率的涨落,指出了前者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并发现了后者与风浪破碎有关的两种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了23年的卫星高度计数据和WOA13气候态月平均温盐资料,考察了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STCC)区涡旋动能谱及其涡旋尺度季节变化的动力过程。为了揭示其动力机制,本文采用了斜压2.5层模式并结合动能串级的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STCC区由于海洋层结及地转流的垂向剪切发生了季节性变化,从而产生的斜压不稳定是导致涡旋动能谱季节变化的原因。涡旋动能最大的时间发生在5—6月份,滞后于斜压最不稳定发生的时间(3月份)约2—3个月左右,这是由于斜压不稳定产生的扰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展成振幅足够大的涡旋。斜压不稳定提供的能量使得涡旋相互作用加强,产生了动能逆向串级,动能谱向更大尺度转移。涡旋能量尺度在3月份仅为280km,而在9月份达到最高值335km左右。另一方面,我们发现STCC区动能谱斜率及动能谱通量也有季节变化,在涡旋动能最大的5—6月份,当尺度小于罗斯贝变形尺度时,谱斜率达到1k–3,而动能谱通量达到最大值。对STCC区涡动能谱及涡旋尺度季节变化的研究,对深入认识中尺度涡旋的产生及其演变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一个三维湍能封闭模型应用于渤海潮流模拟,通过流速分解的初边值方法,计算了渤海全海区潮波系统、潮流结构,结果与观测符合较好。计算同时给出了湍粘性系数和湍动能的时空分布,比较常湍粘性系数和湍的垂直抛物分布及湍能封闭模拟表明,湍粘性系数的不同选取会对流场结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