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中学教学楼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老规范设计的砌体结构未考虑抗震,使用年代过长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需对原结构按新规范进行全面检测和抗震鉴定,若鉴定结果表明该结构不符合抗震要求,则需进行加固,结合一实际工程对检测程序和加固方法做一全面论述,供工程实际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震后中小学校舍进行抗震加固是我国各级政府在汶川地震后给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西安地区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加固设计进行了论述.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依据抗震鉴定的结论及现场实地勘察,综合考虑施工进度、施工复杂程度、工期等因素,选用相应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案.根据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工程建议,可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后,根据最新的标准,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需提高一级进行抗震设防,故需对原结构按新规范标准重新进行计算复核以及抗震加固.重点阐述了抗震加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详细介绍了复合砂浆网和增大截面法加固技术在加固地震灾区建筑中的应用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结合地震灾区一实际工程对抗震加固和施工技术做全面的论述,供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强震环境下带钢避难建筑抗震模型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避难建筑通常采用置换混凝土方法抗震,建筑对高强度地震的抗震性能差。因此提出高强度地震下带钢避难建筑抗震设计方法,采用复杂网络带钢避难建筑加固模型对加固前建筑的混泥土强度与荷载能力进行计算,增大框架柱截面,提升带钢避难建筑荷载。采用复合墙体受力加固模型提升建筑墙体抗震性。对加固后建筑模型的坍塌风险评估时,采用带钢避难建筑坍塌的全概率衡量加固后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抗坍塌安全性。设计使用年限内加固后的带钢避难建筑的强震CRC超出概率是P(IMCRC),确保其在高强度地震下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下的带钢避难建筑在遇到强震情况时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砌体建筑抗震设计及加固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燎原 《地震研究》1999,22(4):397-402
介绍了美国砌体建筑物地震评估及加固方面的新发展,以及美国新近推荐采用的基于使用功能的砌体抗震规范,并与中国目前采用多的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规范作比较,指出出砌体抗震设计及加固中,提高它的塑性变形能力与提高它的强度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针对其地震反应特点,研究了砖石古塔的抗震薄弱部位、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评价指标以及抗震加固措施。主要研究结论为:(1)提出了采用极限承载能力与层间位移角2个指标综合评估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提出了对穿锚杆锁定内外钢带围箍和竖向贯穿钢筋为主,聚丙烯酸脂乳液砂浆裂缝注浆为辅的砖石古塔综合抗震加固措施。(3)砖石古塔塔底截面为承载能力抗震薄弱部位,抗拉能力不足是导致塔体破坏的主要原因。(4)地震作用下,砖石古塔随着塔体层数的增加,层间位移角增大,顶层塔体为变形能力薄弱部位。该研究结果可为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评估与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东多座大型桥梁相继建成了强震动监测台阵,为了及时处理与评估地震事件对桥梁的影响,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处理及安全评估系统。基于Java技术、MySQL数据库开发了桥梁地震安全性在线监测与评估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地震报警、桥梁振动数据实时分析、桥梁快速仿真和安全评估功能。系统成功应用于多座大型桥梁的强震动监测台阵,可以为桥梁管理部门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科学决策,为桥梁的地震安全评估及抗震设计与加固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水平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由西部科技学术论坛学术委员会地震研究与工程抗震专委会主办 ,云南省科技学术交流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地震研究与工程抗震学术研讨会”将于 2 0 0 3年 8月在昆明召开 ,会议主题为 2 1世纪的防震减灾技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征文范围 :地震机理研究 ;地震和震后调查 ;地震观测与预报 ;地震危险性分析和抗震设防区划 ;场地效应和地基、基础抗震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鉴定、加固和改造 ;抗震试验技术和结构试验研究 ;非结…  相似文献   

9.
《国际地震动态》2003,(3):44-44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水平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由西部科技学术论坛学术委员会地震研究与工程抗震专业委员会主办 ,云南省科技学术交流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地震研究与工程抗震学术研讨会”将于 2 0 0 3年 8月在昆明召开 ,会议主题为 2 1世纪的防震减灾技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会议征文范围地震机理研究 ;地震和震后调查 ;地震观测与预报 ;地震危险性分析和抗震设防区划 ;场地效应和地基、基础抗震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鉴定、加固和改造 ;抗震试验技术和结构试验研究 ;非…  相似文献   

10.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要求两区八类建筑需采用减隔震技术,并保证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目前针对减震结构满足正常使用功能的设计方法尚未达成共识。RISN-TG 046—2023《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等新编标准针对减震结构提出了系统的基于性能的设计要求。基于一个8层RC框架采用黏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案例,按照该标准及其他现行标准的不同要求进行了减震设计,对比了不同设计方案的土建成本及地震响应,并对减震结构的剪力、位移角和构件损伤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进行减震结构设计时,建议按照RISN-TG 046—2023《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要求控制设防地震下的层间位移角,可按照DGJ 08-9—2013《建筑抗震设计规程》或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或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控制承载力,为减震结构保持设防地震下正常使用功能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震给电力设备带来严重破坏,需要加强对电力设备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根据GB 50260-1996电力设备抗震设计规范,阐述了振型分解反应谱理论计算电力设备地震响应的基本内容及步骤,结合500kV电流互感器抗震性能评估的工程实例,应用强度破坏准则对模型进行了抗震性能验算.结果表明,该互感器可满足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的使用要求;根据危险断面出现位置,给出提高抗震性能的几点措施,可为其他电力设备抗震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沈毅 《华南地震》2020,40(1):100-104
针对当前在地震作用下岩溶加固地基抗震构造的评估模型评估范围不全面,导致评估结果准确性低下的问题,提出地震作用下岩溶加固地基抗震构造评估模型分析。采用莫尔—库仑理论,根据岩溶塌陷地质形成因素,计算岩溶顶板安全厚度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岩溶顶板稳定性,由岩溶顶板抛物线拱力学模型,计算压力拱高度变化取值,完成岩溶顶板注浆加固机理研究,分析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构造可靠性,建立岩溶加固地基抗震构造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地震作用下岩溶加固地基抗震构造评估模型,与传统相比所得到的评估范围更加广泛,使评估结果更加精准。由此可见,此模型更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沙角A电厂主厂房(一期)进行了抗震鉴定,计算结果表明其抗震能力满足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要求,最后提出了一些抗震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村镇房屋多数为砌体结构,具有抗震构造要求少、施工质量差、监管不利等特点,历次地震中大量村镇自建房屋倒塌,给人民生命及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幸的是现有的传统加固方法虽然可以满足部分工程应用,但是由于其工期长、造价高、对环境影响较大等缺点,无法满足村镇砌体房屋的加固需求。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既有砌体的结构特点和后张预应力技术的优势,提出了一个抗震加固新技术;通过实验室对比试验考察了新型加固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通过实际的农村自建房加固改造工程,验证了新型技术在既有砖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方面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与同条件下未加固的墙体相比,采用后张预应力加固方法可提高墙体的延性,及墙体带裂缝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墙体的抗震承载力;通过示范工程可知,与传统抗震加固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低、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仍可正常使用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应满足强柱弱梁等抗震设计理念,但由于设计和施工各种综合原因所致,在历次地震中,规范要求的"强柱弱梁"理想破环机制始终没有出现,竖向承重构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不满足现有规范的相关规定,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竖向承重构件不先于水平构件破坏,对于一些重要位置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修复加固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加大截面加固法、外贴碳纤维加固法、喷射混凝土技术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外包粘钢加固法等加固处理方式为例,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修复加固方法及其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修复加固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坚  谭明 《内陆地震》2010,24(3):221-226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医院医技楼进行抗震鉴定工作,主要依据《GB50023-200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开展。通过具体工作说明A类砌体房屋二级抗震鉴定的方法、过程、内容,以便类似工程借鉴。鉴定结果表明,木垒县人民医院医技楼房屋整体连接构造的可靠性和横墙间距不符合一级鉴定要求,因此在第二级鉴定中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最终得出该建筑物不满足鉴定标准要求的结论。该建筑物需要加固或采取其他维护措施达到抗震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17.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动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工程结构,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参数的现场实测,结合已有的室内、室外强度、抗震承载力实验结果,为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及使用安全性的判定提供一套简便实用的方法,继而为震害预测、抗震设计、抗震加固、房屋安全鉴定等提供较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使国内同行了解国际砌体结构抗震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介绍了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砌体结构的2个专题:无筋砌体结构(URM)和约束砌体结构(CM)。总结了相关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改造、砌体结构数值分析方法、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约束砌体结构规范编制及评估方法、约束砌体结构的工程应用等。指出了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及评估方法、砌体结构简化数值分析模型、既有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等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漾濞6.4级地震灾区开展土木结构房屋加固情况与破坏形式调查。从云南相近震级地震破坏情况的对比、加固与未加固房屋的对比、强震动记录、与烈度衰减关系对比等方面进一步分析,认为抗震加固能减轻土木结构建筑的破坏。甚至可降低其宏观烈度1~2度,对抗震加固的防震减灾效果进行评估;就抗震加固工作及烈度评估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不满足抗震性态目标的一栋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基于框架和填充墙的抗震性态目标,采用附加阻尼器的被动控制方法进行抗震加固分析研究。首先,提出两种被动控制加固方案:1.在一层所有填充墙平面内方向上并联阻尼器进行抗震加固;2.在一层和二层所有填充墙平面内方向上并联阻尼器进行抗震加固;其次,基于Open 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上述两种被动控制加固方案的有限元模型,选取El Centro、Parkfield和San Fenando三条地震动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最后,依据使用功能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态目标的量化指标,即综合考虑层间位移角限值和填充墙破坏情况,判定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采用加固方案二可满足抗震性态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