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产与地质》2005,19(6):F0003-F0003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150余亩,拥有总资产1.46亿元和一批先进的实验室及各类大型仪器,年综合收入7000多万元。全院现有在册职工416人,其中工程师120人、高级工程师(含教授级17人)10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21人(广西区优秀专家5人)、广西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学科带头人4人、第三层次学科带头人4人;博士18人、硕士32人、本科生119人。国家“863”高新技术新材料现任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伯云教授和我国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教授为该院的高级顾问。  相似文献   

2.
詹庚申 《地质学刊》2007,31(2):123-123
著名水文地质学家。1931年11月2日生,无锡玉祁人。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11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术活动中心召开的增选新闻发布会上,宣布5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会理事李曙光教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喜讯传来,我会向李教授致电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他为地质科学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4.
学院概况地球科学学院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始建于1952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院士)、喻德渊教授、地层古生物学家俞建章教授(院士)、岩石学家董申保教授(院士)、沉积学家业治铮教授(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吴磊伯教授和张寿常教授、探矿工程学家胡伟同教授都曾在学院从事过教学、科研和领导工作。1997年原长春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原地质系与能源系合并更名为地球科学学院。2000年6月合校更名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学院由地质学系、资源工程系、能源科学系、国土资源系和实验中心组成。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生共计1110人。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24人),副教授42人,博士后工作人员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5人。外籍兼职教授12人,校际兼职教授30人。学科专业地球科学学院目前有六个本科专业,十个硕士点学科和七个博士点学科以及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变质动力学开放部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詹庚申 《地质学刊》2007,31(3):222-222
顾知微院士1918年5月4日出生于江苏江宁。地层古生物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37年考取湖南大学矿冶系,后考人西南联合大学地学系,1942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6.
《湖南地质》2008,(1):F0004-F0004
长沙矿冶研究院是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是“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选矿工程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选矿工程技术及设计、选矿药剂、环保技术和新型高效选矿设备的开发研究,拥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捷克斯洛伐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4人、博士6人、高级工程师32人,  相似文献   

7.
《安徽地质》2007,17(4):F0002-F0002
11月15-17日,由安徽省地质学会承办的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在合肥隆重召开,安徽省副省长田唯谦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省政府副秘书长余焰炉,省国土资源厅巡视员杨先静,省地矿局局长吴玉龙,省科协副主席程荣朝等出席会议,华东六省一市150余名地学工作者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地质论评》2006,52(5):585-585
2006年6月9日,国土资源部在京隆重举行纪念程裕淇院士座谈会暨《程裕淇文选》首发式。部党组书记、部长孙文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程裕淇文选》编委会主任寿嘉华同志介绍了编辑出版情况,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同志主持会议。王鸿祯院士、刘东生院士、董申保院士、  相似文献   

9.
《湖南地质》2008,(4):F0004-F0004
长沙矿冶研究院是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是“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选矿工程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选矿工程技术及设计、选矿药剂、环保技术和新型高效选矿设备的开发研究,拥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捷克斯洛伐克工程院院士1人、  相似文献   

10.
《湖南地质》2008,(6):F0004-F0004
长沙矿冶研究院是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是“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选矿工程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选矿工程技术及设计、选矿药剂、环保技术和新型高效选矿设备的开发研究,拥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捷克斯洛伐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4人、博士6人、高级工程师32人,技术力量雄厚,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我们热情为广大客户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和产品。  相似文献   

11.
《地质力学学报》2005,11(4):360-360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庆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0月2日22: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地质》2008,(2):F0004-F0004
长沙矿冶研究院是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是“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选矿工程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选矿工程技术及设计、选矿药剂、环保技术和新型高效选矿设备的开发研究,拥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捷克斯洛伐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4人、博士6人、高级工程师32人,技术力量雄厚,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我们热情为广大客户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和产品。  相似文献   

13.
经2011年6月2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矿业冶金学部投票通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建省研究员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11月14日,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委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维克多·库金教授亲临石家庄为石建省研究员颁发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证书、院士证和院士徽章。石建省研究员长期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全球变化地质记录科学研究,先后承担完成数十项国家和  相似文献   

14.
《水科学进展》2007,18(6):852-852
2007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工程学部和中国水利学会联合主办,河海大学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在河海大学举行。出席开幕式的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副部长胡四一,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原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江苏省委副书记张连珍、副省长黄莉新,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工程学部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高安泽,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林萍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5):F0002-F0002
薛禹群,地下水动力学家和水文地质学家,擅长地下水数值模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31年11月2日生于江苏无锡。1952年7月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相似文献   

16.
《贵州地质》2007,24(2):F0004-F0004
2007年5月14—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率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王登红、屈文俊、杜安道、何红蓼、高兰和研究生王成辉等一行7人,考察了贵州遵义的锰矿、镍钼矿,铜仁的汞矿、金矿,丹寨汞矿,三都苗龙金矿,牛角塘铅锌矿,半坡锑矿,晴隆锑矿,织金新华磷矿,水银洞金矿和烂泥沟金矿等10余个矿山。陈毓川院士、王登红研究员还为贵州省地矿局作了成矿系列、地幔柱成矿和同位素定年方面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相油气地质勘探与研究--访李德生院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德生,1922年生,江苏苏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主要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工作。曾在玉门、台湾、大庆、胜利、四川、大港和任丘等油气田从事勘探开发等生产实践工作。1978年以后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石油勘探  相似文献   

18.
今年已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刘广志院士仍然心系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探矿工程事业的发展,近日他向国土资源部领导及相关部门提交了一份工作建议,经征得刘广志院士的同意,本刊摘要刊登,以飨广大探矿工程界同仁及本刊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潘云唐 《第四纪研究》2006,26(5):878-878
2006年6月10日,作为“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一部分,“李捷生平事迹展”在北京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博物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吴新智为李捷先生塑像揭幕,北京市房山区副区长李惠英主持仪式,区委副书记崔国民致辞,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委、区政府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李捷先生亲朋、各新闻媒体记者共100多人出席。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国著名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董申保教授90华诞。为表达对先生的祝贺和崇敬之情,我们组织出版了这期"庆贺董申保院士科学人生"学术专辑,谨祝先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