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泰州市金通物资有限公司为背景,阐述物资远程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对其采用的分布式双服务器的C/S(C1ient/Server)模式结构进行了详细讨论,对系统开发中所采用的微型数据库技术、基于继承衍生的权限管理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FY-1C/CAVHRR数据估算巢湖蓝藻叶绿素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巢湖为实验区,以气象卫星FY-1C/CAVHRR数据为信息源,通过遥感监测值与(淮)同步湖区实地采样叶绿素α(chl-α)含量的对比分析,建立基于FY-1C/CAVHRR数据的叶绿素α含量遥感估算模型。研究表明,FY-1C气象卫星可用于内陆大面积湖泊湖面叶绿素含量的遥感监测,在动态监测方面有明显优势,可作为现有湖泊水质采样观测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3.
标准雷电波形的频谱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绍东  王孝波  李斌  杨少杰 《气象》2006,32(10):11-19
标准雷电波频谱分析可以获悉其电压、电流在不同频段的振幅、能量等分布,为防雷器件和电子设备的标准波形7中击试验以及基层雷电防护工作提供技术参考。选取常用的8/20(μs)、10/350(μs)波形、后续雷击0.25/100(μs)波形和国家标准推荐雷电试验波形(10/200、4/300、1.2/50、10/700(μs)),通过连续傅立叶变换计算了不同波形的振幅、能量的频谱变化,并与自然闪电辐射场的频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雷电电流波形的振幅和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振幅频谱主要集中在1MHz以下,能量主要集中在几kHz到几百kHz;半峰值时间t2是雷电波振幅和能量频谱分布的主要因素,t2的大小决定了低频部分的谐波丰富程度。这些结论在雷电防护设计和应用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沙群岛大气中海盐粒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在西沙永兴岛观测的Cl^-海盐核资料,主要结果有:(1)东北季风期干直径大于2μm的Cl^-核平均浓度878个/L,平均含盐量105.4μg/m^3,其中干直径大于4μm的特大核平均为190个/L,最大间观测到干直径57μm的Cl^-粒子,均较该地在1987年5月西南季风盛行期的观测值高。谱型呈准单调下降的幂函数递减谱。(2)随距海面高度增加海盐粒子浓度与含盐量均有所减小。(3)Cl^-粒子  相似文献   

5.
谷湘潜  谷美繁 《气象科技》1999,(4):30-33,38
简要介绍了Linux/pgf77在科学计算中的优点,并以国家气候中心的现行业务数值模式,T63为例,说明大型数值模式移植到微上运行时应蝗事项,对比数值试验表明在微机上运行大型数值模式是可能的。移植成功的T63微机版本适合科研工作,可以减少我国气象科研工作者的重复工作,对我国的计算机资源不足是一种有效的补偿。  相似文献   

6.
为了理论上研究非静力滞弹性模式中水平分辨率与垂直分辨率之间的搭配问题,以线性斜压滞弹性方程组为出发方程,导出解析的频散方程、水平群速方程和垂直群速方程,同时在最优三维网格C/CP下进行离散,也导出频散方程、水平群速方程和垂直群速方程,然后用图示的方法,比较了在不同的水平和垂直格距下模拟解析解所产生的误差。结果表明:当垂直格距和水平格距相当时,在C/CP网格上对惯性重力波的频率、水平群速和垂直群速都能较好地模拟,产生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7.
汪飞燕  齐晓朋  宋峣 《气象科技》2017,45(2):405-408
为探讨Ⅱ级试验防雷SPD(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I_(max)(8/20μs)值与Ⅰ级试验防雷SPD的冲击电流I_(imp)(10/350μs)值之间的等效关系,采用将I_(max)(8/20μs)电流波和I_(imp)(10/350μs)电流波分别等效为斜角波的方法,分别计算Ⅱ级试验SPD承受的I_(max)(8/20μs)电流波能量和Ⅰ级试验SPD承受的I_(imp)(10/350μs)电流波能量,令两者的能量相等,分析计算出I_(max)(8/20μs)和I_(imp)(10/350μs)应满足的比值关系。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当Ⅱ级试验SPD的电压保护水平值与Ⅰ级试验SPD的电压保护水平值相等时,Ⅱ级试验SPD的最大放电电流I_(max)(8/20μs)值为Ⅰ级试验SPD的冲击电流I_(imp)(10/350μs)值的21.56倍,两者所能承受的能量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GeoMedia Pro和GeoMedia Web技术,对环境气象的多源数据进行了复合分析,并就其服务器端(B/S)、客户端(C/S)进行了实验性研究,使原来传统的、离散的气象信息变成为网上发布的、综合的、图文并茂的环境气象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9.
软件三层结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静 《山东气象》2007,27(2):43-44
针对一个项目实例,结合需求分析和项目实际,采用C/S和B/S的混合模式,开发了三层分布式应用软件,客户端使用的是Delphi和ASP进行开发,中间件采用COM^+来实现三层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天气预报技巧和价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俞小鼎  张艺萍 《气象科技》2004,32(6):393-398
利用一个简单的花费-损失比模型介绍了天气预报系统的技巧和其对用户的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系统的控制预报和集合预报为例,对确定性预报和概率预报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有技巧的天气预报系统只有在用产的花费-损矢比(C/L)在某一数值区间内时对用户才是有价值的。通过对比分析集合预报系统EPS概率预报和确定性预报的相对经济价值曲线,说明概率预报系统比一个与其质量相当的确定性预报系统具有较大的价值优势,而根据C/L选择最佳概率阈值对于实现其最大预报价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省级气象计量管理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嫣 《山东气象》2007,27(3):44-46
根据气象计量管理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了气象计量管理服务系统的需求,基于C/S(Client/Server)以及B/S(Browser/Server)模式,采用ASENET等技术,开发了省级气象计量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不仅在气象系统内部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网络化管理,而且通过Web与外界的信息交换,为社会各类用户迅速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具有完善的服务功能、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省级气象计量服务管理系统的建立,为气象计量检测部门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业务平台,使得仪器检测、查询等实现了由手工操作到自动化处理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ECMWF参考大气谱模式在Convex320机上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滨  舒静君 《高原气象》1996,15(4):490-495
将ECMWF预报模式移植到Convex320机上,修改了I/O结构,使得该模式在该机上顺利运行,在模式中引入了参考大气。计算了6个实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另外,在该模式上还CXS格式,节省了计算时间,也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宝鸡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城郊对比分析法,使用1959-2008年气温的3个要素值(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表征宝鸡市热岛效应。分析宝鸡市近50a热岛效应年、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宝鸡市热岛效应年变化呈上升趋势,升幅为0.245℃/10a,在1976年发生了突变,最低气温的升高是热岛效应增大的主要原因。宝鸡市热岛效应以春季为最强,冬季次之,秋季最弱。各季以热岛效应Ⅱ值为最大。热岛效应Ⅰ、Ⅱ、Ⅲ四季变化均呈上升趋势,除冬季外,均以热岛效应Ⅰ的上升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4.
根据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显示板的工作原理及维修实际经验,介绍了维修显示板的基本方法及主要芯片的性能,并对典型故障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亚地区常规气象观测稀疏,同化极轨卫星FY-3C上的微波湿度探测器-Ⅱ(MWHS-Ⅱ)辐射率资料可有效减小该地区数值预报初始场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首次在中亚快速更新多尺度资料分析和预报系统RMAPS-CA中同化了FY-3C/MWHS-Ⅱ辐射率,评估了其同化效果。研究发现:(1)单个时次冷启动的同化时间窗口内,仅约有56%的辐射率资料通过了质量控制并被RMAPS-CA同化。(2)偏差订正整体减小了各水汽通道的背景场辐射亮温偏差,最大减幅出现在通道14,达0.5 K。通道14偏差订正前的观测辐射亮温和背景场辐射亮温间存在较大偏差,是其同化应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3)FY-3C/MWHS-Ⅱ辐射率同化整体提高了RMAPS-CA系统对高空温度、位势高度、高空风速等的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同时,使得2米温度和10米风速的预报准确率预报均方根误差分别平均减小了0.2 K和2 m/s。其同化有效降低了小雨预报的漏报率和空报率,小雨预报的TS评分提升了16%。降低了中雨和大雨预报的漏报率,三个量级降水预报的BIAS评分分别提升了18%、38%和36%。  相似文献   

16.
1卫星通信简述卫星通信属于微波通信的一种,主要工作在大气电波窗口的1—10GHz频段,其中又以6/4GHz的C波段为主。近年来,14/11GHz的Ku波段也开始使用,Ku波段与C波段相比其主要优点是与地面微波系统之间的干扰小,可使用小口径天线等,主要缺点是雨衰比较大。为了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卫星通信普遍使用了区域隔离技术和极化隔离技术。区域隔离技术通过过控制卫星天线波束的覆盖区域来达到复用频率的目的,极化隔离技术控制波束的极化方向,使指向同一区域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极化特征,实现频率复用。KU波段大多采用线极化方式,有水…  相似文献   

17.
欧善国 《广东气象》1995,(2):34-35,25
本文引入湿静力温度物理量和运用能量天气学方法,对9405号热带风暴登陆前后我省中部和南部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夏季暴雨落区和单站暴雨产生的能量特征,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1湿较大温度含义1.1湿份力温度单位质量空气的湿静力能量是湿热能、位能、潜热能之和巴一C。T+gZ+LqE.称为湿静力能量。为了能用观测资料直接简便地计算能量,引入与能量相当的温度——湿静力温度T.一E。/C。。T+gZ/C。-+L。/C。由于T。综合表示了压、温、湿各要素,故分析其局地演变对于掌握气团属性的演变和本地天气的关…  相似文献   

18.
潘洪祥 《湖北气象》2003,22(2):36-37
针对4.0版ZQZ—CⅡ型地面综合遥测站采集通信软件在仙桃市气象局的使用情况,着重就其运行中的有关参数设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次人工引发闪电初始电流及其电磁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近距离闪电磁场变化测量系统,并在2005年夏季山东滨州的人工引发闪电试验中,获得了闪电电流和距闪电通道60 m处的1μs时间分辨率的电磁场变化同步观测资料。本文详细分析了一次人工引发闪电放电初始阶段的电流及近距离电磁场。本次引发闪电中火箭拖带的导线底端通过一段5 m左右的尼龙线与引流杆相接,这段空气间隙击穿放电所产生的电流为720A,对应的60 m处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变化分别为0.38 kV/m和11.26μT。对同步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工引发闪电上行正先导电流脉冲时间间隔为18.0~25.0μs,平均峰值电流为23.0A,变化范围为16.9~41.0A;单个先导过程转移电荷量的平均值为84.3μC,变化范围为57.8~141.0μC。60 m处先导电场峰值和磁感应强度峰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6.7 V/m和0.3μT,变化范围分别为8.7~28.2V/m和0.116~0.544μT。先导电流峰值Ip(A)与其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峰值B(μT)之间满足Ip=61.9B 2.56。  相似文献   

20.
利用FY-2C静止卫星资料反演云粒子有效半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英英  周毓荃  毛节泰  杨军 《气象》2007,33(4):29-34
为充分发挥FY-2C静止卫星在人工影响天气和气候领域的重要作用,基于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利用该卫星通道4(3.5~4.0μm)的探测数据,反演了云粒子有效半径,并与TERRA上MODIS的相应产品做了比较。结果表明,FY-2C和MODIS资料能一致地反映云粒子有效半径分布的主要特征,但反演的粒子大小存在差异。反演算法、卫星分辨率及选取通道的不同可能是造成两种资料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