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相信从“女生”时代走过来的“白骨精”大都曾钟情于《飘》。十几年前,《飘》是我“逃避”一板一眼无味课堂的一方净土;如今,《Gone with the wind》是摆在我床头的“红宝书”。但当我第三次尝试追逐《飘》的步伐时,心动的已不再是郝思嘉和白瑞德。能够恬静地敞开博大的胸怀,给思嘉一份无忧无虑的“陶乐”成为我心之所系。  相似文献   

2.
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到各地出差。飞机上漫长的时间,我都要一个人度过。不过我很乐于与人交流,因此常跟邻座的乘客相谈甚欢。职业往往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我作为天文学家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我遇到的每个人对此都很感兴趣。不过,当我不想和邻座的人聊天的时候(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也有一个“秘诀”,而且屡试不爽:我会告诉他们我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3.
2002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躺在河南洛阳附近的山里,仰望星空,试图捕捉英仙座流星雨迷人的身影。身旁同行的记者忍不住问我:“三年时间,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我当时回答说.“不要用‘坚持’这个词,一说坚持就好像我忍受了多大痛苦似的。其实我喜欢仰望星空,就好像画家喜欢颜料、球迷喜欢足球一样自然而然,这是我自己真心喜欢。”  相似文献   

4.
今年可谓是喜事不断,久违了的狮子座流星暴的来临可乐坏了我这铁杆的“追星迷”。 “会不会再像98年那次一样,让‘哥们’大跌眼镜?”记得那次,媒体的铺天盖地的狂轰乱炸,使一向谨慎的我也组织了一个“加强排”的弟兄们,想一睹风采。令人极为失望的是,空守一夜,仅得到些“残羹”。还好,用肉眼看到了40多颗。否则,回去了我非被那些大呼“上当”的伙计们一顿饱打。  相似文献   

5.
我从小生活在福建闽侯贫困山区,这里的环境使我从小与天文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很小的时候,经常听老人讲一些关于星空的神话,如“牛郎与织女”“婵娥奔月”等,这些神话故事使我小小的心灵产生了许多好奇与幻想。从此我便养成了睡觉之前总要数数星星的习惯,我这里对观...  相似文献   

6.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我是《天文爱好者》的一名忠实读者。当我初入门时,就想一步到位,买一套顶级器材,但由于种种原因,只购买了一架“天狼D~50T巡天戈”号。过一一段时间,我便有了“烧不透”的感觉,于是又买了一架“天极700—60T”型,可随着我的观测经验不断增长,便又对  相似文献   

7.
记得我第一次读毛主席的诗“到韶山”,其中写到“故园三十二年前”,颇为感慨。想到时光过得真快,伟大领袖都变老了。其实,人到老年,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希望回顾往事。在人的天文生涯中,亚太天文会议是我第一次参加的国际会议,而且在大会做了正式报告。原本通知我,只给“poster”的待遇,即把提交的文章内容写成大字报张贴。后来会议组织者发现我的报告内容不错,才改为大会报告。屈指数来,刚好是三十二年前。在这三十二年间,我多次参加国际会议,但第一次的印象却永远绕絮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8.
谨以此文纪念我与天文“结缘”六周年。我希望,我的梦想能和苍穹上的星辰一样,在茫茫宇宙中飞翔!  相似文献   

9.
我和女儿都听呆了,只是望着他们不停地道谢。院长深有感触地说:“不用说谢,还是你陈老福气好,生病的时候好。要是在几年前,恐怕我们这些人都在‘牛棚’里吧。”大家频频点头,心照不宣地笑了。我骤然想起,当天上午收到徐逸樵发来的电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真是说对了。我还要做更多的事情,我还能做更多的事情,那才是“福”呀!那天正好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收音机里传出孩子们的欢笑声,我的心情好极了,就盼着早点出院。一星期后,我总是催着快点结帐好出院。没想到馆内回电:让老何和小胡二人先回去,我和  相似文献   

10.
从本期开始,我将与大家分享近几年来我对流星和流星观测的一些心得。取名为“流星漫谈”,是因为我发现即便是在众多介绍流星的优秀文章之下,仍有若干不怎么常被提到的内容,让对流星有特殊青睐的我自觉要来提一提;而已有的文字之众多却大多自成体系,又不需要在此复述,因而涉及的内容有时就不免零乱,只好称作“漫谈”。  相似文献   

11.
”林版,你好!我是GW葛伟,计划日环食期间到福建观测,到时期待能和你见面。”疲于工作的我,直到4月底收到“天文在线”论坛网友"Gw"发来的这条短信时,才恍觉环食已近了。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天文梦     
从小就爱听“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神话,爱看那璀璨迷人的星空。上中学以后,学到的知识丰富了。每次天象奇观都令我兴奋不已。学了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后,我邮购了一组镜片,自制了一架望远镜。虽然它的倍数不高,但我能用它观测天体了,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初,我和几位老师、朋友一起去塞罕坝草原采风。塞罕坝草原位于河北承德坝上地区,“塞罕坝”在蒙语里即为“美丽的高原”,这里云淡风清,辽阔坦荡,绿茵如毡,繁花似锦。我曾经去过很多次的草原,一直想画一些草原夜晚中的景色,这次的目标就是草原星空。  相似文献   

14.
《天文爱好者》2014,(6):96-96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就有着独特的向往。伴着诗经“月出皎兮,月出皓兮”的古韵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行,我们能看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能听到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愁思,能领略到苏轼“明月几时有,  相似文献   

15.
两星期后,我从上海来到北京,当我走下火车时,没有想到有很多人来接我。过去,也常有人到车站接送,都是些熟悉的亲戚朋友。这次可不同,除了李元,其他人我都不认识。有科学院、中国科协的领导和一些年轻人。我生平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真有种“走马上任”的“官”感觉。翌日,到科学院向两位院长报到后,正式开始筹建工作。我住在北魏胡同的科学院招待所,那时中国科协和科学院都在文津街办公,早有人为我在那里安排了办公室。我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就餐。吃午饭时人最多,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煞是有趣。有一天,一位女青年一边吃饭、一边对我说:“那天在车站接到你以前,我们猜想你一定是西服革履、戴金丝眼镜。很严肃,不苟言笑,说话摇头晃脑、慢吞吞的。”她还表演起来,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和年轻人在一  相似文献   

16.
小龙 《天文爱好者》2009,(10):66-68
对大多数天文爱好者来说,日全食之前的那十几天,意味着紧张、期待、兴奋。可对我来说,还意味着更多的一些东西——责任、压力、天天工作14个小时。我要干的事情很简单:尽最大努力、最大可能去准确“猜测”7月22日的天气。这件事完全是凭个人兴趣揽来做的,但或许也有那么几个理由:1、我经营“晴天钟”(自己开发的一个天文用途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已经有4年时间,  相似文献   

17.
自从前三篇聊“天”话“佯谬”在本刊发表之后,激发了不少读者的兴致,有的爱好者还来信来电提出了一些十分有趣的题目,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其中一个趣题中的主角竟是“中子”!乍一想,中子似乎与天文学毫无关系。天文学的直接表象是星空,人类在没有使用火的时代,就已经对天穹上“星火”的分布十分熟悉了,  相似文献   

18.
2010年5月22日下午,我在老伴的扶护之下,来到大连青少年宫,先是胡静老师在课间与我会见、留影。然后梁慧秀小朋友特意赶来,与我这位爱好天文的残疾“爷爷”见面。回到家后难忘此次幸会,填词一首。  相似文献   

19.
《天文爱好者》2008,(1):74-75
我跟月亮有缘,我的英文名Phebe便有月亮和月亮女神的意思。十年前的月全食让我爱上了天文,我的望远镜观测得最多的也是月亮……所以,当看到“金秋览月”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充满了使命感,立马报名参加,是第三个在天文在线报名的人哟。  相似文献   

20.
《诗经》里的银河世界·吴水清·古代诗词中赞美月亮的佳句数不胜数,像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东坡的“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样娟”等等,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描述银河世界的诗作也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