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队试验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最初仅开动两台钻机,全孔均用金刚石钻进,虽然效率高,质量好,但成本比钢粒钻进稍高,且国家供应金刚石钻头有限.后来我队钻探工人根据实践经验,调查了矿区岩层情况,提出了软岩层用合金、硬岩层用金刚石分层钻进的建议.通过试验,终于获得成功.1973年,全队采用分层钻进方法,在国家供应三台钻机金刚石钻头用量的情况下,小口径钻机开到10台.1974~1975年又有增加,最多开到14台,占全队开动钻机台数的78%.1973~1976年共完工小口径钻孔160多个,除个别钻孔外,都是用金刚石与合金钻头施工的,完成工作量114145米,合  相似文献   

2.
人造金刚石深孔钻进,是目前我国发展小口径金刚石钻探技术过程中提出的新课题.我队自1975年推广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以来,由于地质找矿的需要,施工的钻孔全为800米以上深孔.为了突破和掌握小口径深孔钻进技术,我们利用现有的转盘钻机,在复杂地层条件下,通过实践,初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小口径深孔钻进方法,从而使我队钻探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以较大的幅度超过了同矿区大口径中深孔钻进的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我队在张北县蔡家营矿区的钻探施工中,由于该矿区设计的钻孔大都是深孔,而且其中有些是斜孔,故使钻机上、下卡盘的卡瓦磨损很快,更换很频繁。因此使钻探施工成本增大。  相似文献   

4.
我队曾于1975年进行了新钢种管材试验。在开始试验过程中,这种钢管已初步表现出强度高、耐磨性强等优越性,同原有普通碳钢比较,管材消耗可降低30%以上,受到钻探工人的欢迎。为了更好地取得试验数据,继续在以使用硬质合金钻进为主的深钻孔进行试验,考察其是否能满足常规大扭矩深尺钻机需要,我队在国产1500米钻机进行了1700米深孔钻进工业性试验。但是由于地震,孔深钻进至1450米而中断。震后,这批新钢种钢管的试验又按原计划正式恢复。先后经过五个半月,曾在两个钻  相似文献   

5.
超千米深孔钻进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深部煤田不断发现和老勘探区煤层的延深,我队工作矿区孔深超过千米的钻孔逐年增多,面对这个现实,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深孔钻探任务。在1974年至1979年期间,先后完成了72个超千米孔,其中20个超过1100米,最深孔达1518.38米。1978年平均台月效率达521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队主要担负安化一带锑钨矿的找矿评价任务.1979年3月,在渣滓溪矿区开动第一台人造金刚石钻机,同年4月,另两台钻机也采用了人造金刚石钻探.1982年,大溶溪矿区同样采用了人造金刚石钻探.至此,我队钻探工  相似文献   

7.
一、概 述关于空气吹孔钻进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的很少。1977年,我队在银川勘探石灰岩时,进行了一次试验,取得了一些实际经验。78年在青海西部钻探水泥配料粘土时,因成岩性差,永敏性强,在水的作用下,粘土岩呈片状、棱块状剥落坍塌,无法进行百米以上钻孔施工,百米以内钻孔施工也很困难。在77年于灰岩中实验室空气吹孔钻进的基础上,我们于79年在该地层中进行了空气吹孔钻进。通过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台钻机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钻探进尺1000多米。实践证明,在该地层中不但顺利地钻成了直孔,而且成功地施工了151  相似文献   

8.
张晓西  梁庆煜 《探矿工程》1984,(2):14-16,47
我队从1980年起逐步从金属(主要是铁)勘探转入煤田普查施工。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钻探质量差(主要是煤心的采取和品质)、效率低一直是我队钻探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1982年,完工钻孔13个优质孔率仅46.2%,台月效率仅286米,纯钻进时间仅27.5%。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队生产被动局面,加快煤田勘探速度,从适应四化建设对能源的需要,我队去年在宁东煤田矿区开动一台S75绳索取心试验钻机,探索这一钻进方法应用于煤田钻探施工的可能性。并与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1979,(2):34-37
由勘探技术研究所和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共同设计,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制造的JU-1500型钻机,由我队【238—2】号机在开化桐村矿区8线14号孔进行试验。从一九七七年四月十二日开始至一九七八年五月三十一日竣工,历时一年另一个多月,终孔深度1803.8米,是全国地质岩心钻探第一个深孔。除开外部因素而造成的停待时间,实际开动7.67台月,全孔平均台月效率235米,平均小时效率1.25米,  相似文献   

10.
贲坤 《探矿工程》1978,(1):35-35,37
一九七六年,我队二分队两台三八钻机,首次进行某磷矿区的普查勘探工作.矿区大理岩严重风化,孔壁极不稳定,大部分钻孔漏水.第一个钻孔打了三个多月,因事故被迫停钻.后来,我们采用φ75毫米口径钻进,泥浆护孔,结合脲醛树酯堵漏,基本上解决了  相似文献   

11.
我队金刚石钻进从1976年5月开始试验,至1978年较大规模推广使用,已完成钻探工作量21594米,完工钻孔24个,大部分深1000米左右,去年金刚石小口径钻进占全大队完成钻探工作量的35%以上。主要施工地点102矿区为花岗闪长斑岩铜矿,属双挤山群,岩石由变质沉淀灰岩、凝灰质千枚岩、古生代侵入岩,千枚岩、变质细粒闪长岩和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岩石可钻性大部为7—8级,部分8—11级,平均孔深为1000米左右,直孔。由于矿区属于三大构造体系的交换部位,岩层挤压破碎历害,陡立发育,断层较多,给钻探施工带来一  相似文献   

12.
我队曾在青铜峡水工枢纽工程进行冰上斜孔钻探历时半月余,钻孔四个,平均孔深60米,水深5—6米,冰厚达0.5米以上,现将我队安迁钻机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海甲 《探矿工程》1985,(4):15-16,13
QJD—50型取样钻机是1980年由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天津探矿机械厂设计试制成功的一种新型钻机。曾在我队进行生产性试验。全队现有六台,开动3台,其中一台打煤,一台打白粘土矿,一台对外承包打工程钻。几年来在田阳等地施工了五个矿区,从事铝土、煤、膨润土、白粘土等四个矿种普查找矿。还抽调一台钻机用于地方厂矿、机关、学校、社队找水、土工建筑、水利桥梁等工程的钻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论在松软地层或硬地层、复杂地层钻进中,钻进深度、口径、岩矿心采取率,基本上达到地质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全国焕 《探矿工程》1984,(4):14-15,24
在部、局有关部门和勘探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1979年秋我队开始金刚石小口径绳索取心钻进试验,到83年7月共开动7台钻机,全队生产实现了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一、经济技术效果我队担负地质普查勘探的矿种多,地层情况差别大,岩石可钻性主要为中硬到硬,少量坚硬。由于施工矿区都受地质构造的影响,绝大部分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漏失、掉块或坍塌。自推广使用小口径绳索取心钻进以来,已完工钻孔134个,累计进尺35636米,钻头总平均寿命79.38米/个;年平  相似文献   

15.
为完成凤太矿田的深部评价工作,我队组织了六台钻机在该矿区进行钻探施工.在施工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岩(矿)芯采取率不足.因为该矿区钻探工程中80%的岩层系片理发育、易破碎和遇水剥落的千枚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后使用了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队煤田矿区部分机台转入到金属矿区,从深孔作业转为浅孔钻探施工,由合金、钢粒钻进转向采用金刚石钻进新工艺。浅孔钻探施工周期短,安装、搬迁、平修地基的工作量多,有时平地基的时间远远超过该钻孔的施工期。而我队没有现成矮的钻塔,  相似文献   

17.
苏联在1962年决定实施一项国家性的超深钻探计划,孔深大于6000米.现计划约20个孔,其中第一个孔科拉SG-3位于穆尔曼斯克地区贝辰加镍矿区. 超深钻计划旨在解决三个互相关联而又极其复杂的课题:1.陆壳的构造和演化;2.探寻深处包括油气在内的矿床;3.在孔深10~15公里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深孔钻探实践及其经济技术问题. 科拉钻孔深度已超过11500米(1982年8月孔深11515米),目标为15000米.至今世界上只有两个孔超过9000米(均位于美国的沉积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1979,(2):37-40
我队在某铜矿区开动五台金刚石千米钻机,矿区除第四系复盖层外,主要岩石有变质沉凝炭岩、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以及古生代侵入岩变质细粒闪长岩和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可钻性一般六至八级,部分九级,磨擦性较强,硬合金无法钻进钻孔设计孔深大多为千米深孔。过去使用大口径施工,由于孔斜严重,深部取心困难,深孔台月效率仅一百五十米左右,还有部分钻孔因地层复杂而达不到地质设计要求,始终未能打出千米深孔。使用的钻机为无锡金刚石千米钻机和本省研制的小口径转盘钻机,水泵为无锡探矿厂或本队制造的WX200/40型水泵。从七六年五  相似文献   

19.
我队矿区钻孔一般都在1000米左右;岩石坚硬多为10-11级的含长石石英砂砾岩、含铁石英岩和矽化较深的大理岩等。钻进效率很低。经常出现事故,而且孔斜严重,影响矿区及时评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于一九七二年开动了金刚石钻机一台,对推动勘探新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20.
一、小口径金刚石岩心钻进概况及其主要优点几年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支援下,我队前后开动两台金刚石钻机。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六十多个钻孔,共进尺16,000余米。实践证明:小口径金刚石岩心钻进是提高钻探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