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泉州-湄州湾地区地表环境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地矿部门网格化均匀布设的水系沉积物组合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直接制成污染指数分级图,对泉州—湄州湾地区近八千平方公里范围,进行地表环境质量评价,指出了引起环境污染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包头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头地区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完成面积800km2,选定16种微量元素的分级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和综合致贫指数对第二环境(地表)土壤的污染程度和致贫程度作出初步评价。并对全区土壤质量进行了分区,划分出三个一般过剩区,二个明显过剩区和二个明显不足区,评述了这七个质量区中微量元素的过剩程度和不足程度。同时对微量元素与农作物和地方病的关系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指出土壤质量下降已明显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文中还探讨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首先是自然景观因素,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基本继承了原生环境中元素分布特征。其次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土壤质量下降的主因,应切实采取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郴州地区1:200000区域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选择Pb、As、Cr,Hg、F、Cu、Zn元素作为污染评价因子,对区内地表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划分出5类不同级别的污染分区及含量标准,为该区制定防污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4.
平阴县浅层地下水调查采样密度为1点/16km^2,分析测试27项指标的含量变化规律后,认为调查区浅层地下水中除K,Mn,NO2^-等指标含量变化较大,局部富集外,其他指标含量变化小,在浅层地下水中分布较均匀。选择As,Ba,Be,Cd,Co,Cu,Fe,Hg,Mn,Mo,Ni,Pb,Se,Zn,F^-,Cl^-,Cr^6+,NO2^-,COD,pH等20项指标,按《地下水质量标准》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的单因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较好级以上者达88.4%,而较差级仅占11.6%,无极差级分布,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平阴县浅层地下水调查采样密度为1点/16km2,分析测试27项指标的含量变化规律后,认为调查区浅层地下水中除K,Mn,NO-2等指标含量变化较大,局部富集外,其他指标含量变化小,在浅层地下水中分布较均匀.选择As,Ba,Be,Cd,Co,Cu,Fe,Hg,Mn,Mo,Ni,Pb,Se,Zn,F-,Cl-,Cr6+,NO-2,COD,pH等20项指标,按<地下水质量标准>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的单因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较好级以上者达88.4%,而较差级仅占11.6%,无极差级分布,调查区内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As、Pb、Hg的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偏高,Cu偏低。一些地区多种元素过量规模大,地克病、地甲病、肺癌、元素中毒等发病率高。研究表明,地克病与Mo、Ni、V、Cd、As、Hg、Pb、Zn、F、U、P、Cu等的过量分布区相关;饮水型地氟病与非石灰岩区的富F的酸性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7.
9.
滇西地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高温地热带,也是种类繁多的矿泉水集中分布区。笔者试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对矿泉水形成作一初步探讨,提供今后在该区开发、利用和评价矿泉水参考。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矿泉水的基本类型根据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1986年1月发布的《饮料矿泉水水质标准》,可将滇西的矿泉水主要分为六类,即重碳酸盐及混合型矿泉水、氯化物及混合型矿泉水、硫酸盐及混合型矿泉水、碳酸矿泉水、硅酸矿泉水及放射性氡矿泉水。 相似文献
10.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初探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分子有机地球化学与全球变化以及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两个方面,探讨了环境地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学科分支新领域──环境有机地球化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文中列举了两个研究实例,一是应用分子标志物方法研究了北京、贵阳和广州三城市大气飘尘可溶有机质组成的成因;另一例是在广州市大气飘尘、水和底泥样品中鉴定出属于美国EPA优先控制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并探讨了这些毒害有机物在环境中气、液、固界面间可能存在的表生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区域水文地质,实测水化学资料及前人有关地下水水化学研究成果,总结了市区地下水水化学变化规律,同时对1996-2000年乌鲁木齐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水文地质化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0年间乌鲁木齐地下水污染面积减少,污染程度减轻,水体质量好转,地下水环境状况有明显改善。这一结果与近年来政府环境保护政策的贯彻落实,及各部门采取的防止地下水污染措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以牟平-乳山地区浅成热液金矿床为研究对象,从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基础资料分析入手,建立金矿找矿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标志,根据各地质特征标志对金矿贡献的大小将各标志数量化;对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特征提取。通过金矿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将地质、地球化学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统一的数学评价模式,从而能够综合评价浅成熟液金矿的地球化学异常。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隐伏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西平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7,6(5):283-285
隐伏矿尤其是大型隐伏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思路应该包括两个层次;区域有利成矿环境的分析对比和局部有利于矿床定位的具体空间位置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