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村镇空间结构演变与驱动力分析——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县为研究区,基于多期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结果,选取公路和河流两个因素,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村镇的变化特征,总结出村镇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从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两方面分析对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自然驱动力主要从地形和河流两方面进行分析;人为驱动力主要从人口、经济发展、公路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此研究结果可用于辅助村镇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DEM地形描述误差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之一。然而,DEM误差的存在程度不同地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精度。本文首先说明DEM地形描述误差的提取方法,通过误差地图以及量化研究方法,揭示DEM误差的空间分布规律。试验结构显示误差地图是实现DEM误差可视化的有效方法;DEM地形描述误差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自相关值随地形复杂度与DEM分辨率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变化。该结果为DEM误差的估算与模拟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活动且建立在自然系统基础之上的群体,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最集中活跃的地方。城市空间结构已成为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GIS在村镇社区数字化管理建设中起十分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当地的综合发展。本文介绍了基于GIS的村镇社区数字化管理对政务管理、产业发展和社区服务的提升作用,指出了基于GIS的村镇社区数字化管理的优点与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6.
7.
针对当前村镇级别建设用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不衔接、规划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探讨GIS与工作流的集成方式,并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到村镇建设用地详细规划业务中.通过设计基于GIS的工作流模型,采用GIS、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并无缝集成GIS与工作流数据库,建立村镇建设用地规划信息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为制定村镇建设用地规划方案提供... 相似文献
8.
9.
选取安徽省2001年、2004年、2007年、2011年和2014年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全省近13年来A级旅游景区演变特征;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热点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类型、集中程度和均衡程度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安徽省A级景区总量逐年上升,其中3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增加数量最多;A级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在皖中和皖南地区,整体上呈现"少—多—多"的格局;2007年以后,景区等级结构逐步形成以4A、3A、2A中间等级旅游景区为主,两端高级和初级旅游景区较少的纺锤型结构,趋于相对稳定、合理;全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从随机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同时地理集中指数表明各个时期在各地市分布愈加集中,基尼系数表明在三大地理区域中分布愈加集中不均衡,全省A级景区在2004—2014年十年间逐渐由景点分散和热点区域集聚不明显演变为以黄山市和合肥市为核心的多极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村镇土地利用管理中缺乏功能完备、可操作性强的调控管理平台,结合村镇土地利用的特点,在重点研究了调控优化选址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体化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调控模型,并基于GIS技术设计开发了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调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提取、土地利用警情分析核查以及调控方案的辅助编制,为决策者提供了一套一体化的调控管理作业平台. 相似文献
11.
于雷易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2):153-156
就当前WebGIS发展中的空间资源共享问题,结合新兴的网格技术,从网格的角度提出了包括基础网格、空间数据网格、空间信息网格 (狭义)、空间知识网格和空间服务网格在内的GIS网格体系,以期改善Internet上空间资源共享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的村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调控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顾及土地利用监测评价结果的村镇土地利用调控模型。该模型整合空间单元划分、调控单元判别、空间配置于一体,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实现了多目标控制下的空间优化调控。实例验证了此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15.
村镇公共管理服务平台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种新模式。本文结合增城市的实践经验,围绕平台设计的目标、原则、结构、数据库和功能,开展了对村镇公共管理服务平台的探讨。在确定的目标和原则下,提出了平台设计的四层结构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服务层,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量方面分析了数据库设计的要点,并以增城市大敦村为例,从基础功能和应用服务功能两方面展示了该平台在村镇社会公共管理方面的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16.
周素红;吴帅霖;卢俊文 《测绘地理信息》2023,48(2):8-14
基于县域村镇建设和空间规划的多主体参与治理机制创新,通过技术赋能的方式,引导村镇空间有序发展,并为县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控提供科学、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总结适用于县域村镇空间发展和管控的主要新技术手段,梳理县域空间规划编制与管控全过程的主要工作环节,分析技术赋能可重点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规划基础、规划编制、规划实施3个方面,提出了县域村镇空间发展与管控技术赋能的体系框架。该框架整合了现有相关技术手段和治理理念,对于促进县域村镇空间发展与管控的科学化、促进技术赋能下的村镇空间治理现代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辅助村镇的建设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管线的地理分布特征,阐述了管线空间数据的拓扑结构,介绍了基于AutodeskMap实现管线空间分析的过程与方法,具体分析了管线图元的数据结构,解决了如何提取图元数据表中的特征数据的问题,实现了管线GIS的空间查询与统计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8.
网格GIS的四重地理空间网格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对网格与网格GIS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格GIS体系结构的四重地理空间网格模型,论述了其结构与特点,简述了网格GIS的技术体系,并对一个工程设计实例进行了网格化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