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名  孟超  党瑞 《陕西气象》2019,(2):53-55
为解决实际业务运行中物资信息彼此不透明,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互联网+,建设网络化的具有电子商务功能的可面向全国气象部门的物资储备供应系统,实现了气象装备和备品备件的快速申请、检索查询、设备全生命周期跟踪、仓储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功能。通过系统构建出布局合理、运转流畅的气象装备供应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扁平化的业务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气象物资周转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贵州省自动化综合气象观测设备的不断增加,为改善我省气象装备保障综合管理工作,实现全省各类气象装备备件库存的三级管理,中心建立了一套全省现代化气象装备保障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初步实现了对全省各类气象装备全寿命的跟踪,提高了我省气象装备备件库存管理的科学性和现代化水平以及我省气象技术装备配置、调拨供应等技术保障体系的运转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各类气象装备备件的实际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3.
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梁海河  孟昭林  张春晖  李雁 《气象》2011,37(10):1292-1300
为了提高我国气象装备运行保障能力和观测数据质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从2006年起创建了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并依此逐步建立了监控业务。文中围绕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关于台站、省级和国家级的三级用户需求,明确了以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监视、技术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为主线的监控业务设计思想,并奠定了监控业务系统的技术框架,提出了"两级布设、三级应用"的分布结构,基于互联网和WebGIS技术,建立了一套实时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和分析系统,具备实时设备运行状态监控、装备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基础信息管理、运行统计评估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文中介绍了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概况,通过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全网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握,开展监控产品分析服务,定期评估装备运行效能和数据质量状况,使重要气象装备如天气雷达的可用性大幅提升,为提高气象装备运行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力  韩笑  刘培宁  钱文斌 《气象科技》2015,43(3):451-457
针对气象业务和公共服务对气象数据统一管理与监控的需求,基于MQ(Message Queuing)消息中间件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气象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由于多种气象探测设备数据源分散、难以统一管理,本文从数据采集端入手,对不同种类,格式各异的气象采集数据进行资料种类划分、数据消息规整、采集路由配置等方式实现了多种气象探测数据采集流程的统一,气象数据采集入库灵活及时,在数据流程环节中进行监控码的规范与定义,通过输出日志信息和监控信息,完成了客户端程序、气象数据更新状态、队列服务器等内容的监控,在装备运维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辅助于日常的故障发现与定位。  相似文献   

5.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对海量气象数据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设计开发了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 (CIMISS)。该文描述了系统基本设计思路、功能结构、基础平台体系结构、信息流程,阐述了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基础数据使用环境。系统由数据收集与分发系统、数据加工处理系统、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业务监控系统5个业务子系统组成,承担数据收集、加工处理、存储管理、共享服务和业务监控任务。系统设计和开发采用了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基于消息和文件共享的平台内信息交换、气象数据标准化分类、数据处理作业调度和算法的动态扩展、元数据的设计和应用、公共配置信息管理、全流程业务监视和调度控制、面向服务的多维度数据存储策略、全局数据访问视图和统一访问接口设计等。该系统为我国国家级和省级气象业务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气象数据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6.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运行综合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昭林  李雁  陈挺  石城 《气象》2011,37(2):219-225
综合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系统是我国气象探测设备运行保障的实时业务系统.文章以装备技术保障工程理论为基础,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业务性、经济性等多个范畴,从装备运行状态、装备性能参数、探测数据质量、通信传输、供应保障、维护维修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网中各类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障等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我国高空气象探测装备的更新换代产品,在2/3左右探空站进行了布设,其探测数据的精确程度,对数值预报等业务的准确率有很大影响.本文就影响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所取得数据质量,即探测数据精度的几个因素,对人员素质、高空气象探测环境、仪器设备、规章制度和技术规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该系统台站的业务质量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及系统升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及运行监控系统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运行监控业务的发展设想,并对运行监控系统升级做了科学的设计。结果指出,运行监控业务将成为装备保障工作的核心中枢,具有监控、指挥、调度、管理功能,应形成设备监控、维修保障、装备供应与评估业务关联互动的业务体系。运行监控系统需突破目前依赖观测资料质量检查为主要手段的技术,建立以设备自身状态信息为主,故障维修业务填报信息和观测资料检查等多元信息相互校验的技术,实现监控、维修保障、装备供应的信息联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气象站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对气象信息关注度的提升,气象站的管理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在移动互联网与气象站监测结合方面的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大部分气象站数据以气象工作者在办公领域PC机上获取为主,受地域和时间等限制,使气象工作者不能随时查看实况气象数据,及时获取设备报警信息。为了更灵活便捷地获取气象数据,对设备报警及时做出维护处理,系统使用Android软件开发工具包Eclipse和Java语言进行开发,结合移动应用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在移动客户端可以随时查询气象站相关数据的信息查询系统,为气象工作者监测台站设备状态和维护设备提供便利,扩展了气象业务的安全运行空间,提升了移动气象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省级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省级气象业务对气象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的需求,提出了一套气象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建设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对海量气象信息的有效管理,能够提供气象信息的高效定位、检索,以及要素级的数据服务等功能。系统采用消息型中间件技术,为二次开发提供了便捷的接口,一方面使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访问效率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支持各种不同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对数据库的访问,由此实现了开放式的气象信息共享服务。基于该模型开发了省级气象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并投入业务应用,对省级业务提供信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气象装备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东梅  王连华 《气象科技》2013,41(3):496-500
根据我国气象装备库业务管理现状,结合RFID电子标签技术,开展气象装备库现代化管理的研究。通过对RFID电子标签构成和工作原理的研究认识,设计一套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气象装备库管理系统,介绍该系统各部分组成和信息流程,重点介绍气象装备信息录入硬件子系统设计及其工作原理。归纳总结出RFID电子标签技术给气象装备库管理带来的改进,并对该技术应用在气象装备库管理中将发挥的作用和效益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从气象观测设备运行保障角度出发,基于各观测设备自身运行状态检测信息,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气象观测元数据信息以及各级气象观测技术保障业务人员人工填报业务数据,研制了我国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同时制订了各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分类标准和显示标准,将设备运行状态分为正常、报警、故障和非观测4类状态,分别用绿色、橙色、蓝色和灰色标识.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气象观测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该技术贴合气象装备技术保障业务实际需求,设备运行状态判定真实率达100%,结果经实践证明科学合理有效,基于该方法开展的设备运行监控保障工作提高了观测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玉涛  史潇  陈景丽 《气象科技》2021,49(2):297-302
气象观测数据通常情况下通过内网有线宽带进行上传,但因设备故障、人为、自然等因素造成有线线路不通时,需要一种应急通信替代内网通信。此外,由于气象观测台站缺少断网、断电、软件卡死等故障告警机制,造成故障处理周期长,影响观测数据传输质量。本文针对气象观测台站存在的风险设计开发了基于5G的气象数据备份传输及监控报警系统,具备网络通信监测、数据自动传输、软件状态监控、各种信息提示、故障报警等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气象观测台站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业务人员故障解除过程耗时,从而提高气象信息传输质量,适应地面测报业务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浙江省装备管理实际,设计完成了浙江省气象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相关数据的统一和规范及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提高了装备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自动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是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的业务应用系统。系统实现了气象探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探测数据质量监控、维护维修信息管理、装备保障信息管理、运行监控综合评估、监控信息发布和站网信息管理等功能。利用ASOM系统中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的4000余条故障维修填报记录,围绕故障修复流程进行分析,探讨新一代天气雷达故障维修信息的规范填报并给出建议。文章旨在围绕雷达系统故障维修信息的规范填报,还原故障维修过程,改进故障诊断技术,达到提高台站雷达维修水平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房岩松  涂爱琴  黄磊 《气象科技》2013,41(5):861-863
将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尤其是军工产品制造和应用领域的寿命周期概念和理论引进到气象装备技术保障领域中,对气象装备的设计寿命、实际寿命、经济寿命、技术寿命和剩余使用寿命等几种不同的寿命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就每种寿命概念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充分认识装备寿命的不同概念,将有助于提高气象装备维护、维修、更新、报废等各个业务环节的科学性,尤其是剩余使用寿命的概念,它的预测和应用将会促进现代维护维修理念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基于B/S结构、开源WebGIS进行系统构建和网页发布,并采用Flex、Jsp和applet等技术搭建起全国气象观测台站的空间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台站信息多方位、多表现形式的展示,能充分满足当前对气象观测系统综合、高效、精确管理的需要.该平台的应用解决了近年来综合气象观测管理水平不能满足气象事业高速发展需求的问题,为设备保障、站网优化布局等提供了决策支持,全面提高了综合观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社区是公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的群众基础机构,也是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基本组织单元。我国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目前尚不完善,社区抗灾能力仍比较薄弱。文中通过对国内外社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社区气象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社区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