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溥  高维安 《地质科学》1976,11(1):64-73
强震作用下地面的变形和破坏是一个广泛的震后效应。它直接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工程设施的安全。工业和民用的厂房、军工设施、地下建筑、铁路、公路、桥涵、农田水利设施和水工建筑物、海底通讯设备等等,在强震作用下由于地面变形而破坏的,比比皆是。强烈的地震,常常因为地面的强震效应使地震的灾害大大地加剧。例如,1960年智利地震(M=8.5)主要的震害是由于山崩和滑坡引起的,最大的滑坡体达30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地震地质工作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而提出来的,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本文是在整理中国地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由于地震地质的许多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们只是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便和从事这一工作的同志们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3.
甘肃龙首山区及马衔山区前震旦纪地层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省前震旦系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及阿拉善区,可分南北两带。北带分布于龙首山及北大山一带,前人称“阿拉善群”,1967年,我队在区域地质调查时将其改为龙首山群,向西出露在三危山至东巴兔山一带的前震旦系称“敦煌群”;南带分布于阿尔金山及中祁连山一带,向东出露在兰州马衔山一带的前震旦系称“马衔山群”。此外,在北山区的洪格尔吉山及雅布赖西山等地尚有零星出露。  相似文献   

4.
锺嘉猷 《地质科学》1974,9(2):161-170
地壳表面的许多构造轮廓均与基底断裂(即深大断裂)的破裂程度和其所切成块体的形状有直接联系。对导致构造体系形成的动力,早在1926年,李四光教授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在这以后,张文佑同志对于基底断裂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其对于盖层构造的控制也先后作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西山煤田古交矿区为例,从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到解释进行了介绍,对山区水文地震勘探进行了研究,为打破地震勘探的禁区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和林格尔地震地震地质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6年4月6日0时54分,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境内,发生了6.3级地震。宏观震中位置和仪器震中基本一致(北纬40°14′,东经112°12′)。  相似文献   

7.
邢鳳鳴 《地质科学》1959,2(9):275-276
康滇地盾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較典型的地盾。但是仔細分析康滇地盾的地质史以后,觉得无論从沉积厚度、岩浆活动或构造变动中,均可看出康滇地盾的活动性在三迭紀以后有显著的增强。由于康滇地盾上許多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的生成与此有密切关系,因此弄清康滇地盾在中生代的活动性,对普查找矿工作,无疑将有許多帮助。作者认为,康滇地盾在后期(中生代)有活化現象,其根据是: 一、断裂发育、部分地区的褶皺很强烈自会理至盐边,长达几公里至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断层,就有5—6条之多。在永仁那拉箐煤田和攀枝花矿区,除灰槽子逆断层及灰老张正断层外,沿攀枝花輝长岩体分布之地区。  相似文献   

8.
孙广忠  周瑞光 《地质科学》1980,15(4):368-376
许多学者早已发现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与试件尺寸有关,即随着试件尺寸增大,其变形模量变小,破坏强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尺寸效应。 近来研究表明,所谓尺寸效应实际上是岩体结构效应和试验技术条件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10.
山西隆起区断陷地震带是指南起渭河、灵宝、运城盆地,北至大同、蔚县、怀来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断陷盆地控制的地震活动带。此带历史上是一个强烈的地震活动区,在新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其相互联系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是华北地区一个独特的构造地震带。自1967年至1970年我们在这一地区开展了地震地质工作。通过实践,对该带地震活动特点及今后地震活动趋势获得了以下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稀土元素(钇及镧系)做为一组地质指示剂,国外已广泛用于矿物学及岩石学的研究。随着测试技术及分析精度的提高,国内有关报道也日渐增多。近三年来,笔者在五台山区从事前震旦纪变质沉积铁矿研究,曾按不同地层、不同岩石类型采集了一批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含量测试。本文就是对其结果的初步研究。主要目的试图探索五台山区变质岩系不同构造层、不同岩石类型中稀土元素丰度及分配型式的变化,以便为本区变质地层的划分、变质岩的原岩恢复提供某些信息。  相似文献   

12.
关于海城地震震源模式的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震源模式是对地震形成条件、孕育和暴发过程的认识,它是与地震预报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讨论一个地震的震源模式应该解决震源应力场、发震构造和震源物理、化学过程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依据来源于震前、震时和震后所暴露出的各种实际材料。地震地质特征是认识这些问题的背景,模拟实验则为我们认识这些问题提供对比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地面γ能谱资料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崔振生 《铀矿地质》1989,5(3):171-176
本文根据铀钍元素性质的差异及其关系,论述了地壳中古铀及活性铀的研究方法。从铀的迁入、迁出特征,将富铀钍地质体分为铀源体、富铀体、含铀体,并给出了定义和在华北地台的划分标准;对三种地质体的存在与否及组合特征与铀成矿前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举出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4.
湖南花垣渔塘地区层控型铅锌矿床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国忠 《地质科学》1986,(2):179-186
有关本区矿床成因先后有同生沉积、低温超低温热液、沉积改造等不同看法。本文根据宏观、微观资料的初步分析认为,本区铅锌矿床属于后成深循环热卤水成因——后成层控矿床。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郭旭东  亚富华 《地质科学》1993,28(2):197-198
百花山是北京西山的第3高峰,海拔2046m。1991年10月12日,我们登上了山顶。事实证明,第四纪时期这里不存在任何冰川作用,但冰缘现象还能见到若干。  相似文献   

16.
川滇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滇地区系指云南东部、东北部,四川西部及西南部的广大地区。南起云南华宁,北至四川峨眉,长600公里,宽40—60公里,沿康滇古陆东缘分布的一个狭长条带。该区震旦纪、寒武纪地层发育完整、岩性单一、厚度大、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和解决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的重要地区之一(图1)。在云南东部前人对有关本问题曾进行过一定探讨,前文已有[1]论述。  相似文献   

17.
祝时照 《地质科学》1975,10(2):150-165
一、引言铸石是利用天然岩石,如玄武岩、辉绿岩或某些工业废渣为原料,经配料或直接熔化、浇铸成型、结晶、退火而成的一种工艺岩石。它的矿物组分主要为单斜辉石,磁铁矿的量很少,在个别情况下可有少量橄榄石。从生产技术来看,铸石就是把天然玄武岩类所含的复杂矿物相用人工转变为单一矿物相,也就是将原料中大量的斜长石和相当量的橄榄石  相似文献   

18.
何宇彬 《地质科学》1975,10(3):279-284
“相对隔水层”这一术语在我国水文地质界已广泛使用。在碳酸盐岩层分布地区寻找微弱的岩溶化岩层作为相对隔水层,对大比例尺水电工程地质测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例如广西红水河流域,大面积分布着厚层石灰岩及白云岩,很少见到碎屑岩夹层;从而寻找相对隔水层对论证水库、坝址渗漏是有特殊意义的。但是,如何确定相对隔水层?这个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唐山地震区域构造背景和发震模式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在我国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地震的发生,是有它的区域构造背景和震区的构造条件的。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认识地震的形成、孕育和发生是十分有意义的。唐山地震震中与深大断裂没有表现直接的联系,而是分布在不引入注目的北东向断裂上。其控制因素我们认为是包围震区的边界断裂起了重要作用。边界断裂的存在使被围限的北东向断裂得到了暂时的平衡,形成相对“闭锁”区段。当区域应力场急剧变化时,“闭锁”就被突破,产生大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