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采灌现状、地下水位分布特的分析与研究及地下水可开采量的预测,指出上海市主要水位漏斗分布区、超采区、因过量抽汲地下水而导致地面沉降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超采程度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超采已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了从区域上认识深层地下水的超采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分别以地下水开采潜力系数(深层地下水可利用量/现状开采量)、地面沉降量、多年平均水位下降速率为指标对地下水超采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从区域上来看,深层地下水总体上处于超采状态,已无开采潜力。地下水开采程度指标采用以2003年为现状年的开采量,因此更多反映的是开采程度现状。利用地面沉降和多年平均水位下降速率计算的超采结果更多地反映了深层地下水开采历史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祚顶 《水文》2004,24(1):18-21
分析了我国地下水开采状况,通过对比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实际开采量分析地下水开采情况,论述了由于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勇 《地下水》2009,31(6):134-136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采量逐年增长。同时,在地下水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地表沉降、塌陷、裂缝,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下降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居民的正常生活。文章描述了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现状,探讨了因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所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下水的开采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校玮 《地下水》2014,(3):47-48
随着廊坊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对水资源的严重依赖,尤其是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廊坊市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市供水的80%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生命线的作用。对廊坊市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地下水埋深变化进行分析,对超采地下水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为廊坊市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和配置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孙悦  冯启言  许公瞻 《地下水》2008,30(4):54-56
枣庄市以岩溶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多年的超采造成了十里泉及丁庄主要岩溶水源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并诱发了地下水污染、岩溶地面塌陷等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枣庄市岩溶地下水21年的监测资料,揭示了枣庄市岩溶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岩溶地下水水位呈现季节性和多年变化特征,其中,岩溶地下水水位季节性变化特征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多年水位变化受降水和开采量的综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苗乃华  王金钟  杨化勇  陈克森 《水文》2003,23(4):52-54,12
依据大量实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潍坊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由地下水资源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揭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潍坊市地下水超采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大量实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潍坊市地下水超采现状以及由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揭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开采布局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封、置、补、保"多措并举保护地下水资源,创建节水城市等防治地下水超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志忠 《地下水》1998,20(1):12-13
地下水超采及其由超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遍及世界许多城市特别是缺水城市的又一灾害性问题。因此,研究地下水超采,划分地下水超采区,对于合理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有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工地下水超采的基本含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地下水超采的含义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比较推崇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地下水超采必然引起降落漏斗、水质恶化、地裂缝、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而且认为只要开采区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就必然发生地下水超采。另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0.
王东  孟涛  王云智 《地下水》2007,29(2):78-80
通过对石河子市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根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相关规定,对石河子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和开采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地下水水位的年变幅,对石河子市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了划定,针对超采现状,提出了治理地下水超采的规划目标和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11.
探地雷达测量土壤水含量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括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在内的许多电磁方法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近地表水文地质领域。探地雷达技术基于介质的电磁特性,通过介质介电常数和速度的变化来反映土壤的体积水含量。水的相对介电常数为81,而周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约为2~30,这样大的介电常数差异使探地雷达成为监测和分析地下水的有效工具。介绍4种应用探地雷达测量土壤水含量的方法,包括:探地雷达反射波法、探地雷达地面波法、钻孔探地雷达方法、以及探地雷达地表反射系数方法4种方法各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其中反射波方法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12.
511铀矿床区域水文地质综合评价中的同位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家和  王志明  李森 《铀矿地质》2002,18(2):104-109,117
本文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应用同位素水文技术,水化学和水中微量元素分析及同位素单孔示踪技术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地下水成因及运移的控制因素,查明511铀矿地浸采矿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陶虹  丁佳 《地质论评》2014,60(1):231-235
关中城市群地下水自集中开采以来区域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位降幅30~50 m,最大超过120 m。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近年随着城市群限制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下降及其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在局部地段有所缓和。本文以50年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针对关中城市群地下水动态特征及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预防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Direct and indirect formulations of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s are described for two-dimensional problems of transient ground water low. A numerical algorithm for obtaining solutions to complete any two-dimensional problem is outlined. The algorithm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several problems which demonstrate its usefulness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非线性多含水层地下水越流系统水资源管理的方法。内容包括非线性系统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算法原理、程序软件设计和理论检验,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唐山市以防治岩溶地面塌陷为目的的水资源管理中。  相似文献   

16.
神府东胜矿区水土环境问题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神府东胜矿区为例,在分析煤层开采顶板岩层变形破坏的基础上,讨论了由此引发的矿井突水溃砂、地表裂缝塌陷、水源地破坏、植被死亡并造成沙漠化加剧和水质污染等严重的水土环境问题。提出了建立水源地分级保护体系、以拦蓄排泄带方式开采地下水等保护水环境的应对措施;还介绍了防治或减轻含水层结构破坏的“开采技术措施”;在一定措施控制下的“含水层再造技术”;在烧变岩带采用“疏排型水源地开采技术”;“排水-供水-生态环保三位一体结合技术”以及针对矿区周围沙地较多特点的“矿井水沙地净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王意超  王路 《地下水》2003,25(1):46-46,51
“支农70-2”型电侧仪一直是基层水利单位进行地面电法找水和电测井的仪器之一。为解决该仪器内所用“锌汞电池”因电电压下降需要更换又难以购买的问题,笔者设计并制作出一种可给锌汞电池充电器,现撰文将其基本原理、线路结核、元件选用及制作方法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丰沛平原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及潜在水源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丰沛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特征,对该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及潜在水源地进行分析,计算了华栖隆起区岩溶水可利用资源量,探讨裂隙岩溶水利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 丰沛平原区地下水主采层位为中上更新统孔隙含水层和新近系—下更新统孔隙含水层,已形成丰县城关—孙楼—常店和沛县—龙固2个大型超采漏斗区,总面积超过750 km2,引发了大面积地面沉降; 华栖隆起区为裂隙岩溶水的富水地段,总可采资源量为667.51万m3/a,可作为潜在水源地进一步开展地下水勘查评价工作; 裂隙岩溶水过量开采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后期应对裂隙岩溶水开采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华栖隆起区岩溶水距离城区近,水量大,水质好,开发难度小,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e accelerated use of agricultural chemicals over the past 20 to 30 years has profitably increased production but has also had an adverse impact on ground water quality in many of the major agricultural areas of the world. The pollution of ground water, related to nitrogen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from widespread, routine land application, as well as point sources has become a serious concern. Ground water contributions also impair surface water quality. Research, worldwide, has shown rates of nitrate-nitrogen (NO3-N) increases in ground water typically between 0.1 to 1.9 mg/l per year for 10 to 20 years, concurrent with major increases in nitrogen fertilization. Many shallow ground water supplies now exceed the recommended NO3-N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While many sources contribute nitrogen into the environment, synthetic fertilizers have become the major component. There are clear economic incentives to improve management; harvested crops often account for less than 50% of the purchased fertilizer inputs. Pesticides are appearing in ground water with unanticipated frequency, typically in 0.1 to 10.0 g/l concentrations. While these concentrations are well below acute toxic levels (for most pesticides), many are of concern for possible chronic effects. Such widespread pollution is of real concern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for long-term and widespread exposure to the public of toxic substances through drinking water. While there are many uncertainties, agriculture must move forward toward solutions through bett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丰沛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特征,对该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及潜在水源地进行分析,计算了华栖隆起区岩溶水可利用资源量,探讨裂隙岩溶水利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 丰沛平原区地下水主采层位为中上更新统孔隙含水层和新近系—下更新统孔隙含水层,已形成丰县城关—孙楼—常店和沛县—龙固2个大型超采漏斗区,总面积超过750 km2,引发了大面积地面沉降; 华栖隆起区为裂隙岩溶水的富水地段,总可采资源量为667.51万m3/a,可作为潜在水源地进一步开展地下水勘查评价工作; 裂隙岩溶水过量开采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后期应对裂隙岩溶水开采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华栖隆起区岩溶水距离城区近,水量大,水质好,开发难度小,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