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裂缝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高产及稳产的关键,目前,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定性识别与表征仍很困难.在对致密砂岩裂缝研究现状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以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志丹地区延长组岩芯、成像测井、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分析裂缝发育类型,利用岩芯和成像测井标定,明确裂缝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对裂缝响应敏感的测井参数,建立有效的裂缝测井识别方法.研究表明:(1)定边—志丹地区裂缝按成因分有天然构造裂缝、钻具诱导裂缝、井眼崩塌裂缝、应力释放裂缝,按角度大小分为垂直裂缝、高角度裂缝、低角度裂缝、水平裂缝;(2)常规测井系列中对裂缝反映灵敏的参数依次为微电极、八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双感应电阻率、井径;(3)通过裂缝敏感测井参数,分别构建曲线变化幅度参数(FIA)、曲线变化率参数(FIG),进而构建裂缝识别综合指数(FFA),结合电阻率侵入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判识方法,排除泥质条带、钙质砂岩等岩性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最终确定裂缝可能发育段,裂缝综合识别率为80.6%,能够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进行识别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具有复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非均质性,为了实现对基岩油气藏储层的精细评价,以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和井周声波成像测井资料为核心,通过岩心资料标定,结合录井、常规测井、试油、地质等实际资料,系统建立了基岩油气藏变质岩储层的成像测井解释模式.根据成像测井模式的识别实现了对基岩油气藏特征的认识、准确的裂缝分析和现今地应力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底变质岩地层中基本以基岩内幕油气藏为主;裂缝以中高角度缝、网状裂缝为主,其主要走向与井旁断层走向大致平行,属纵裂缝;裂缝主要发育在东西两侧靠近断层、近源的构造陡坡上;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呈NE-SW和NEE-SWW.成像测井解释结果与地质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厘清裂缝性地层双感应测井响应特征,建立裂缝参数评价方法,本文建立了含基岩、裂缝、井眼、双感应测井仪器的裂缝性地层双感应测井正演模型,以Gianzero几何因子理论为基础,结合阿特拉斯公司1503双感应测井仪器开展了高阻背景下低阻裂缝测井响应数值模拟.首先计算了1503双感应测井仪器几何因子,然后根据该几何因子求解不同裂缝开度、裂缝充填流体电导率、基岩电导率条件下双感应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了裂缝开度、裂缝充填流体电导率、基岩电导率对双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归纳了裂缝性地层双感应测井响应规律.采用深感应视电阻率及深、中感应视电阻率比值作为横纵坐标,结合裂缝充填流体电阻率绘制了一套双感应裂缝开度评价图版.通过对图版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裂缝开度评价模型.在采用岩心、成像资料对评价模型刻度以减小几何因子理论计算非均质裂缝产生的误差后该模型可用于求取裂缝参数.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镇泾油田致密砂岩裂缝性储层进行裂缝参数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与成像测井评价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致密砂岩储层抗拉强度直接影响压裂过程中裂缝起裂、水力裂缝扩展以及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的沟通能力.基于巴西劈裂实验圆盘测定了 14组致密砂岩抗拉强度,同时在围压条件下测定了相同取心位置的14块岩心的纵横波波速和密度.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并与岩心所处井深测井数据对比分析,建立了基于地球物理测井数据(声波时差测井和密度测井)的致密砂岩抗拉强度的预测模型,模型相关系数大于0.93.由预测模型可知,抗拉强度与岩样密度和纵波波速呈正比(与声波时差呈反比).利用所建立的抗拉强度评价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M16井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应用分析.得到了全井段抗拉强度,并基于抗拉强度预测了储层断裂韧性,其评价结果与压裂后产能监测数据相一致.本研究可为压裂设计、可压裂性评价及工程"甜点"选择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在地质和地震资料研究基础上,通过岩心、录井和测井分析,探索不同频率尺度测井曲线的储层意义,优选研究区内钻穿古近系底砂岩段砂泥薄互层储层5口探井的储层敏感曲线.在曲线预处理、标准化和敏感性分析的前提下,利用曲线分频拟合,对储层敏感曲线和声波曲线做小波多尺度分解,提取反映薄互层储层岩性变化的中频中尺度伽马曲线和反映地层速度的低频大尺度声波曲线.利用统计模型信息融合构建具有声波量纲的拟声波曲线.在地质研究和沉积演化模式的指导下,运用井约束反演的方法补充地震资料的高频和低频信息,提高地震资料的质量,预测有利储层分布.研究表明,伽马拟声波分频重构反演能有效的提高地震资料的纵向和横向分辨率,刻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薄层储层分布.  相似文献   

6.
南图尔盖盆地K油田古生界(Pz)岩性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针对常规岩性解释方法对该储层岩性识别准确度未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制约了测井储层解释等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的岩性识别方法.通过岩心资料分析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测井相识别图版.选择对研究区岩性敏感的自然伽马、阵列感应电阻率、声波、中子、密度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等七条测井曲线参数作为输入特征值,以粒子群算法优选合适的支持向量机参数(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对研究区4口取心井进行样本学习,建立基于PSO-SVM的岩性识别模型,其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7%.相对于传统SVM算法,PSO-SVM岩性识别模型预测结果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通过将该模型应用于取心井与试油井,在正确识别岩性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测井储层解释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K油田复杂岩性识别中应用PSO-SVM方法,可为提高测井储层解释的准确性提供较可靠的岩性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受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启发,出现了利用测井属性分析泥页岩裂缝油气藏的新方法.为了避免常规测井信号受到噪声干扰影响裂缝识别效果,利用小波变换的高频属性对裂缝识别展开研究.以贵州岑巩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的泥页岩裂缝性油气藏为例,观察和分析野外黑色页岩露头、岩心薄片及镜下照片,总结了该地区裂缝发育特征和成因;然后着重利用研究区的测井资料,运用小波阈值去噪和小波高频属性方法对裂缝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高角度剪性缝、张剪性缝、低角度滑脱缝及层间缝,采用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具有高信噪比和低均方差特点,在保留原始信号特点的基础上得到更加真实的信号;通过小波高频属性方法提取了声波时差信号中的高频信号,识别出了常规测井方法无法识别的泥页岩裂缝,该套方法成功在贵州岑巩页岩气裂缝识别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测井约束反演过程中测井资料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测井、地质等资料的分析,选择分布稳定、岩性单一的地层作为标准化处理的标准地层.通过对声波曲线进行误差校正和重构,使储层的速度和波阻抗特征更加明显,以此来区分砂岩与泥岩,提高识别储层的精确度.同时,通过对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使反演剖面的横向变化比较均衡,而且与地下地层岩性的实际变化更加吻合,解决了井间能量分布不均匀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低序级断层的正确识别,对油田开发后期落实剩余油分布、解决注采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使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对声波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对于吸收边界的处理采用完全匹配层(PML)技术,实现了对地震波传播的模拟.借助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从低序级断层的产状特征、地震资料频带及信噪比等因素入手,设计断层模型,利用声波方程模拟低序级断层的波场,经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探讨低序级断层在偏移剖面及切片上的表现规律,得出在不同资料质量以及不同地质情况下,所能够识别的断层极限.研究成果对低序级断层的正确判别、提高断层检测方法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以为粉砂岩、细砂岩和不等粒砂岩为主,岩性非均质性较强,应用常规测井交会图识别岩性难度大.本文介绍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及实现流程,利用网格搜索法确定的参数对δ2(C,δ)=(2000,0.707)开展了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的测井识别.应用效果表明,测井识别岩性与岩心分析资料的符合率达到了86%,可满足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识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DB气田非均质储层级别划分及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B气田以裂缝-孔隙型、孔隙型岩屑砂岩储层为主,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程度是决定产能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立足于储层的录井、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开发了储层级别划分和常规测井识别储层级别的方法.首先,定义了每米产能指数作为标准化的产能参数;其次,基于产能参数与储层物性参数关系的考察,筛选综合物性参数(孔隙度和总渗透率的乘积)作为储层级别划分的评价指标,将DB气田储层分成了2个级别,给出了分级的物性标准;最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综合主成分,基于综合主成分与每米产能指数交会图给出了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储层级别的标准.2口井的应用效果表明,依据上述方法划分及识别的储层级别与生产情况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储层多数具可观的油气资源潜力。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因其具有与泥质地层相类似的放射性测井响应特征而常被误判进而会导致有效储层遗漏。本文在分析常规砂、泥岩地层中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响应特征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定量识别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常规砂、泥岩地层中的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响应具有同步性且呈正相关,然而在相对高放射性砂岩中两者并不同步。基于这一关系,实现了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定量化识别,并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放射性"虚拟补偿",同时就其测井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可以减少对储层的误判和遗漏。  相似文献   

13.
变质岩潜山油气藏中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是研究裂缝储层的前提,可靠而有效地综合利用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识别裂缝发育带不仅为变质岩油藏提供技术指导,还为该类油田高效勘探开发奠定基础.变质岩潜山储层内幕油气富集程度与裂缝发育密度直接相关,裂缝发育状况的不同致使双侧向、声波时差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高产井地震波场特征错断而杂乱,低产井则表现为强的连续反射轴;地震属性波阻抗差异性也较大,低阻抗的高产井与高阻抗的干井能较为明显区分.利用测井曲线的敏感性拟合裂缝特征曲线,采用绝对阻抗的量化差异勾画研究区裂缝发育带,对该类油气藏勘探及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交会图法识别国外M油田岩性与流体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岩性与流体类型的识别是测井解释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为油田油气藏的综合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基于交会图法和岩心资料,本文分析研究了国外M油田的常规测井曲线特征与岩性和流体类型的关系.首先以岩心资料为基础,选取对岩性和孔隙流体敏感的物理量进行交会图分析识别,在现有测井资料的前提下,综合这些物理量建立了GR-BK、GR-NGR、NGR-BK、PHIE-SW交会图版,然后利用这些图版进行了岩性和流体的识别.其中:岩性主要依据自然伽马、中子伽马、电阻率交会图版来识别,流体类型主要依据饱和度和电阻率交会图版进行识别.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该油田不同类型的岩性和流体的识别标准值范围:1)碳酸岩识别标准为GR<70API,NGR>2.5CU,BK<5Ω.m;砂岩识别标准为,70API162API.2)油气层有效孔隙度PHIE>20%,SW<55%,BK>2Ω.m;水层的有效孔隙度PHIE>20%,但是SW>55%,BK<2Ω.m.从上面的结果可看出,在该研究区域,该方法不仅可以区分砂岩和泥岩这样不太复杂的岩性,甚至可以区分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这样易混淆的岩性.最后,通过待测试数据对建立的交会图版进行检验,岩性和流体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4%和100%.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亚地区油田的岩性识别和储层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塔河油田奥陶系以碳酸盐岩为主,油气的主要储渗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洞,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本文利用常规及成像测井资料,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识别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了综合各种测井方法识别裂缝,建立了综合裂缝概率模型,计算综合裂缝概率指示裂缝的发育程度.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进行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定性、定量解释.定量计算的裂缝参数为:裂缝密度、裂缝长度、裂缝平均宽度、平均水动力宽度、裂缝视孔隙度;定量计算的溶蚀孔洞参数有:面孔率、孔洞密度.根据缝洞型储层孔隙空间类型及其中子孔隙度、补偿密度、声波、双侧向电阻率的测井响应物性特征,建立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复杂孔隙介质解释模型,用于确定裂缝、溶蚀孔洞孔隙度和评价储层.  相似文献   

16.
致密砂岩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裂缝的存在可以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同时裂缝是油气重要的储存空间和运移通道,裂缝发育也有利于水力压裂过程中裂缝网络的形成,裂缝预测可为致密砂岩气储层的开发和部署提供重要依据.地震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可以提供储层中垂直裂缝的信息,本文针对HTI介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位振幅差异反演方法,并结合岩石物理理论预测表征裂缝性质的裂缝弱度参数.常规的反演方法一般同时反演弹性参数和裂缝参数,改进的方位振幅差异方法引入一个参考方位,构建消除各向同性背景的方位振幅差异道集,仅反演与各向异性项相关的裂缝弱度参数,充分利用方位各向异性响应,提高裂缝识别的敏感性与裂缝参数反演的准确性.实际数据应用表明,方位振幅差异反演方法对裂缝参数预测的敏感性较常规方法有所提高,预测的裂缝弱度与测井渗透率曲线相吻合,并且与致密砂岩气储层产气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利用方位振幅差异方法预测裂缝分布及其发育程度可为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有利区的识别与开发提供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位于巴西深J油田的盐下碳酸盐岩岩性及孔隙结构的识别对于区域储层的分布规律十分重要,但由于海外资料的获取量有限,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资料进行精准有效的岩性识别成为难题.本文在已有的各项地质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先利用成像测井资料提取出储层内主要岩性典型的结构标准图版,然后探索各类岩性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规律,并提取出识别岩性的敏感参数,建立起常规测井参数的交会图法识别规律.确认其应用在全井段识别中取得效果后,进一步利用数据挖掘软件中的决策树技术,组合成交会图-决策树模型法.将此模型应用于实际井资料的处理,利用薄片资料和成像图像进行验证,得到了更高的岩性识别符合率,证实了模型在仅有常规测井资料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致密砂岩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由于其岩性致密、基质孔隙结构复杂且非均质性强.储层含油气性和产能对裂缝的依赖性强,裂缝的测井识别与评价是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致密砂岩储层本身的非均质性以及裂缝分布复杂、规律性差导致目前尚缺乏一个能全面解决裂缝精细描述与刻画的研究方法,在地下裂缝识别和裂缝参数定量表征方面都尚未形成完整的方法理论体系.本文由此拟从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出发,对裂缝分类方案进行归类总结,最后就测井资料在裂缝定性识别和裂缝参数定量表征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能弥补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的薄弱现状,并有助于裂缝空间分布预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岩性致密,具有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低阻气层和高低阻水层并存的特点.其测井响应关系复杂,微电极电阻率曲线在低渗透层上无明显幅度差,常规测井技术系列和解释方法已呈现出新的不适性.本文综合分析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不同层位下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HDIL)电阻率曲线的差异,应用累积法建立电阻率曲线总差异参数.另外,在无阵列感应测井条件下,通过有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HDIL)数据的井点建立与常规测井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使得常规测井也具备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将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SVM算法(GASVM)引入到测井解释当中,建立了流体识别的非线性模型,解决了常规测井技术系列和解释方法在致密砂岩储层上无法准确识别流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测井识别及评价技术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碳酸盐岩裂缝发育机制的复杂性,开展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分析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调研,梳理了碳酸盐岩裂缝的定义、成因和分类,系统归纳了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表明,常规测井方法对碳酸盐岩裂缝均有不同程度的揭示,基于不同原理的常规测井方法对碳酸岩盐裂缝的响应程度差异显著,利用常规测井方法对碳酸岩盐储层裂缝识别应遵循综合识别原则;碳酸盐岩裂缝成像测井识别方法中,电阻率成像测井、偶极声波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反映裂缝较为直观,但成本高;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灰色关联识别方法、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小波多尺度识别方法等非线性数学方法,弥补了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识别碳酸盐岩裂缝的不足,并且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