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海官亭盆地考古遗存堆积形态的环境背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黄河上游的官亭盆地在6000 a BP开始有人类活动出现,在盆地内留下了50多处考古遗址。通过野外调查及考古发掘,将官亭盆地内考古遗址的堆积形态分为叠置型遗址 (连续的不同类型的文化堆积) 和单一型遗址 (一个类型文化堆积)。同时发现,官亭盆地内考古遗址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显著。黄河阶地在形成过程中,河流持续切割时间比较长,形成的阶地高度很高,是官亭盆地形成叠置型遗址的一个地貌条件。由于气候原因,黄河上游在3700~2800 a BP存在一段洪水频发期,造成人类活动辗转于二级和三级阶地,形成以单一型遗址为主的文化堆积。洪水发生时,人类活动主要在三级阶地;两次洪水之间如果间隔的时间比较长,会有人偶尔在二级阶地上居住。这种二三阶地间的反复迁移,形成同时期文化遗址分布上的“旋回”特征。在官亭盆地,叠置性遗址似乎代表了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连续的文化传承;而单一型遗址,代表了一种不稳定的生活方式,非连续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2.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成因的探索与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强  张玉柱 《地理学报》2015,70(11):1774-1787
在黄河上游官亭盆地的考古发掘中喇家史前灾难遗址的发现让人震惊,其灾难的成因是近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地球科学的视角入手,在详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利用第四纪地质地貌学、沉积学、古洪水水文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当前关于喇家遗址史前聚落毁灭原因的各种观点进行科学辨析,尤其是对剖面中红色粘土层与喇家遗址北部大红山脚下的岗沟源区沉积物及其上游积石峡黄河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距今3950年前,伴随着强烈地震发生了暴雨山洪,源自于北侧谷坡大红山地区的大规模泥流,沿着岗沟、吕家沟倾泻而下,彻底的掩埋毁灭了这个重要的古村落,造就了喇家史前灾难遗址。  相似文献   

3.
青海东部高庙盆地史前文化聚落演变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庙盆地内史前文化遗址密集, 史前文化聚落的分布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受河流地貌影响尤其显著, 绝大部分连续性文化遗址都分布在T3 阶地上。5~4 ka BP 本区气候暖湿, 对应马家窑到马厂时期, 盆地内聚落分布由T3 阶地向T2 转移, 聚落分布模式由均匀到凝 聚, 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 到马厂时期, 聚落发展到鼎盛, 并出现了中型遗址, 成为聚落的中心, 聚落等级上升为两级; 4 ka BP 时气候突变, 急剧的降温, 使得从齐家文化到卡约-辛 店文化, 盆地内的聚落形态倒退。因此, 气候变化对盆地内聚落演变影响显著, 聚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  相似文献   

4.
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地层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周围黄河第二级阶地广泛的野外考察,在官亭镇下喇家村段发现了典型的风成黄土土壤层。在地层剖面可见其齐家文化层古地面被数组地震裂隙分割。有一层团块状的、鲜艳的红色粘土质泥流层覆盖了遗址的古地面,并且填充了地震裂隙。经过详细观测和采集光释光样品,应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 获得该剖面样品的光释光(OSL) 年龄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14C年龄数据和地层对比方法,确定官亭盆地黄河第二级阶地形成在35.00 ka BP,其后风成黄土土壤剖面开始发育。同时断定全新世古土壤S0中间所夹红色粘土泥流沉积层及其下的地震裂隙的形成年代为3.95 ka BP。结合磁化率和粒度成分等气候替代指标分析,表明在35.00~11.50 ka BP 晚更新世晚期,亦即末次冰期的晚期(MIS-2),气候寒冷干燥,沙尘暴活动旺盛,在官亭盆地第二级阶地上堆积了典型的马兰黄土层(L1-1)。在11.50~8.50 ka BP全新世早期,沙尘暴活动堆积了具有过渡性质的黄土层(Lt),反映气候逐渐变暖。在8.50~3.10 ka BP 全新世中期大暖期,气候变得温暖湿润,降水量增多,沙尘暴活动减弱,风化成壤作用强烈,堆积形成了黑垆土类古土壤层(S0下、S0上)。  相似文献   

5.
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侯光良  刘峰贵 《地理学报》2004,59(6):841-846
对青海东部史前文化的分布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史前文化在空间上不断扩大,较为显著的扩大曾发生过两次;同时以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为通道,史前文化从东向西不断扩展。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分布与温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尤其是与日平均气温 ≥10 oC期间的积温关系最密切;且史前文化变迁与气候变化在时相上具有一致性。初步证明了史前文化的发展、扩张与气候变化呈显著的相关性,而气候变化是引起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因此气候成为青海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激发因子,它对文明的分布、传播、扩展、演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全新世气候突变对青海东北部史前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青海东北部自然环境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且本区史前文化发达、序列完整、遗迹丰富。因此本区是我国研究气候变化对史前文化影响的典型区域。利用气候和考古研究结果,采用GIS和数学分析方法,发现:4 kaBP本区气候向干冷化突变,齐家文化在3.9 kaBP突然衰弱,在干冷形势基本稳定的3.6 kaBP,出现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遗址数猛增;齐家文化是农耕文化,辛店文化继承了齐家文化的生产活动,其地域范围缩小,向低海拔和向东部的低山丘陵、河谷、沟谷地带退缩;而卡约文化在适应气候突变后,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方式--畜牧业,并向西和更高海拔的中山地、高山地等扩展,地域范围达到史前文化最大。因此气候突变,史前居民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气候突变是本区史前文化由单一向多元分异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本区大型聚落难以维系,文明进程受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30  
张登山 《中国沙漠》2000,20(1):59-62
通过对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农牧业人口、牲畜总数、耕地面积、降水量和大风日数42 a资料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作为最主要综合指标的第一主成分中的人口、牲畜总数及耕地面积的影响,贡献率是46.5%;第二主成分中的降水量和大风日数的作用,贡献率为24.6%;第三主成分中的自然、人为因素,贡献率为14.9%。土地沙漠化是众多因子综合作用下生态与经济不相协调的产物,其中人口压力下生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青海东部史前人口-耕地变化及其对植被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青海东部考古数据和DEM,利用面积和墓葬相结合的估算法计算了区域史前人口数量,并利用GIS工具重建史前区域耕地面积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时期区域人口、耕地迅速增加,并在晚期马厂时期达到新石器的顶峰,人口总数接近4万人,耕地面积达到462 km2,人口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湟水谷地内;齐家时期人口和耕地有一定幅度下降,在青铜时代人口和耕地有显著回升和增长,人口总数达61 000余人,耕地面积达到1 076 km2,约占区域适宜耕地总数的1/10。伴随人口与耕地的变化,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也逐步显现,5~4 ka B.P.人类活动导致研究区河谷地带乔木的减少,伴人植物增加,尤其是禾本科含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与当时的粟作农业关系密切;4 ka B.P.后大范围的乔木减少是气候变化结果,其后人类活动加强,加速了乔木覆被面积的萎缩。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对重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重庆作为多种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和山地灾害的多发区,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着许多自然灾害限制因子。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与城市化的加速.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式、掠夺式利用也不断变本加厉,从而诱发和加剧了潜在的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又反作用于土地利用,使其现有的生产力下降。文章在分析自然灾害与土地资源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重庆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自然灾害特征,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0.
青海喇家遗址土壤序列及史前山洪泥流灾难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的青海民和官亭盆地喇家遗址,保存着全新世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复杂地表过程演变与突发性灾难事件的记录。关于其史前群发性灾难的成因及发生年代问题,争议颇多,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来深入彻底的调查研究,在上喇家村南侧、喇家遗址北部区域首次发现完整连续的晚更新世晚期以来黄土—土壤地层剖面。在详尽的土壤与沉积学观察和层次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性采集样品,进行了光释光测年。由此在黄河第二级阶地风成黄土与黑垆土类土壤为主的区域,建立起了喇家遗址土壤沉积物地层序列与年代框架。结果表明,该剖面从12000 a BP堆积发育至今,从下至上的层序为晚更新世马兰黄土顶部(L1-1)、全新世早期过渡性黄土(Lt)、全新世中期古土壤(S0)、近代黄土(L0)与现代土壤层(MS)。其中在全新世中期古土壤黑垆土层(S0)之内,OSL年龄3960-3650 a BP期间,发现有3层红色粘土质泥流沉积层插入,记录了3次大规模山洪泥流溢出沟槽、在平坦的阶地表面扩散沉积、掩埋齐家文化聚落而成灾的事件。综合多种断代方法结果,确定这3期山洪泥流灾难性事件分别发生在3850 a BP、3800 a BP、3600 a BP左右。其中第一场山洪泥流在阶地表面大范围扩散过程当中,覆盖了喇家遗址东部区域。这就充分表明,来自于官亭盆地北部第三系红层丘陵沟壑区的暴雨山洪泥流过程,与同时期发生的若干次大地震,共同毁灭了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的东部区域。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探讨官亭盆地环境变化与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准确理解喇家遗址的形成、史前人类活动、突发性灾难及其毁灭过程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蒙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   总被引:63,自引:7,他引:56  
夏正楷  邓辉  武弘麟 《地理学报》2000,55(3):329-336
内蒙赤峰西拉木可流域属我国北方干旱-背地里我农牧交错带。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这时生态环境失调,沙化严重,人地关系处于十分紧张的状况。但是,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在8000 ̄3000aBP期间的全新世大暖期,该流域曾是我国史前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当时人类文化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剖析西拉木伦河流域史前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将有助于了解当时的人  相似文献   

12.
全新世以来南阳盆地的新石器文化以中原类型为主导,但源于汉水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深刻影响了南阳盆地史前文化演变的内容和过程。除石家河期遗址集中分布于盆地南缘的低地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人类遗址均分布于100~200 m地势和缓的岗地区。盆地内史前文化相互角逐的动力源于中原型和江汉型两种原始农业的消涨,因而旱作农业快速发展期对应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南扩;粟作农业的衰落对应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北进。南阳盆地史前时期的生业模式序列表现为:仰韶文化早期的采集捕捞业、仰韶中晚期的粟作农业、屈家岭时期的稻作农业和石家河—龙山时期的稻粟混作业。其中,屈家岭文化后期生产工具的精细化、家庭畜牧业的规模化改变了先民的食谱结构。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因灾减产粮食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灾减产粮食量是衡量农业自然灾害强度的重要指标。本文探索了农业自然灾害因灾减产粮食量测算的思路和方法,具体测算了云南金沙江流域45个县(市、区)1979-2000年农业自然灾害因灾减产粮食量,并分析了该流域因灾减产粮食量的特点和时空分异性。可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囊谦盆地出露有晚始新世贡觉组石膏—红色泥岩沉积旋回,对研究古气候演化和沉积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以往的研究仅限于膏盐地层海陆相判定,而对其形成过程未有报道。采集囊谦盆地的盐泉水、贡觉组第三段的石膏和碎屑沉积物样品,并分析锶同位素比值和孢粉组合特征。结果表明,囊谦盆地盐泉水和石膏~(87)Sr/~(86)Sr比值分布在0.708 53~0.708 98之间,且位于陆源水的比值范围内;红色碎屑层孢粉组合主要以麻黄—白刺—栎粉为主,其中干旱成分占到45%,主要以麻黄粉(30%)和白刺粉(13%)为主,指示了干旱的气候环境;裸子植物杉粉在红色泥岩中的含量有所波动,最高含量达到36%,平均含量为9%,指示气候干湿交替变化。综合Sr同位素分析和孢粉分析认为,在全球中纬度干旱的大背景下,囊谦盆地石膏层形成于相对干旱和相对湿润的气候环境交替变化的陆相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刘哲  兰措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2):304-315
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是影响河道径流的两大驱动力,研究两者对径流的影响有利于深入理解流域水文过程,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鉴于利用不同方法获得的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有必要使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论文基于Budyko水量平衡法和新增水库模块的分布式水文模型(DHSVM)法量化了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青海省北川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① 自1960年以来流域出口流量以每年0.037 m3/s的趋势下降,突变年份发生在1969年。② 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均表明,年代际尺度上,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990—1999年>2000—200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2010—2019年,且下垫面变化是1970—2019年流域出口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对应的贡献率分别为94.58% (Budyko法)和65.68% (DHSVM法)。③ Budyko方法只能揭示流域整体的变化,而DHSVM方法能够体现水文过程变化的时空差异,模型结果表明上中游、下游地区的年平均径流变化分别受气候变化、下垫面变化主导;流域出口处月径流变化则对下垫面条件中的水库调节更敏感。此外,文中就2种方法量化结果差异的原因也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洮儿河流域中上游水循环要素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选取洮儿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为研究区,分析1961~2000年期间径流、降水、气温等水文气象要素的演化趋势.采用特征参数时间序列法,初步探讨了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径流效应,并通过洮南站40年天然径流与实测径流的比较,定量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气温均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径流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年降水、年气温分别与天然年径流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关系,然而这种影响随着时间序列的延长均有所减弱;近30年间,植被覆盖度降低可能是天然年径流增加的主要原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1986~2000年期间的年径流减少5.8亿m3,占天然年径流量多年均值的37.1%.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综合农业自然灾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3个指标,运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了云南金沙江流域综合农业自然灾害区划,将该流域划分为3个农 业自然灾害区、10个农业自然灾害灾害亚区,揭示了该流域农业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性,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自 然灾害防治规划及减灾防灾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