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国际矿物学协会举办的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于1990年6月28日—7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9名中外矿物学家参加了这次大会,其中外国学者和代表294名分别来自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这次大会是国际矿物学协会首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也是该组织自1958年创建以来召开  相似文献   

2.
1988年10月15—23日,在日本松江市和南朝鲜汉城举行第五届东南亚及太平洋钨锡花岗岩国际讨论会,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西德、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苏联、美国、南朝鲜、阿根廷和中国(10人)的120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进展》1991,6(6):53-53
由国际景观生态协会(IALE)、加拿大景观生态和管理学会,以及国际景观生态协会美国区会联合发起与主办的景观生态学世界大会,于1991年7月21—25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召开。美、加、荷、德、比、丹、瑞典、法、意、英、澳、捷、波、苏、中、日、泰、以色列、古巴等40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付所长肖笃宁研究员参加了大会,在加、美的留学人员何方良、黄常山等4人参加了会议,并提  相似文献   

4.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第三届国际大会于一九七八年九月四日至八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共有五十五个国家,约八百余名代表参加。大会由西班牙工程地质协会具体筹备。 由国家地质总局、国家建委、中国科学院、水电部、交通部、铁道部等部门的十六名代表组成的中国工程地质学家代表团应邀参加了这次大会。刘国昌教授和谷德振研究员分别担任正、付团长。 我国代表二人应邀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了九月二日  相似文献   

5.
《水文》1982,(6)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为庆祝其建立六十周年大庆,于1982年7月19月至30日在英国埃克塞特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水文科学大会。这次国际水文科学大会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的赞助,共同发起。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下设的6个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6个专题讨论会,各国代表共提出论文200多篇,参加的代表近460人。讨论的重点是水文测验技术的新进展,水资源系统优化分配,地下水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区域地质与成矿规律委员会、吉林地质学会共同发起的,吉林地质学会筹备主办的全国第一届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7月16—20日在长春召开。会后考察了长白山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宝石矿床。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来自16个省市、40多个单位的专家、工程师和技术骨干83人。会议还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9~12日,ESSP在北京召开了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ESSP OSC,即"2006年地球系统科学联盟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此次会议是继2001年ESSP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第一次全球变化大会之后的第二次重大会议,由于正值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成立25周年,由WCRP牵头组织,中国国家气候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承办.来自世界各地的900多位地球系统科学的专家(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青年科学家)、资助机构的代表以及国内外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官员(其中国外代表近700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8.
《水文》1993,(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际科学协会(ICSU)于1993年3月22~26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召开了第四届国际水文大会。大会就水文研究和业务水文如何才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的需要这个问题认真展开了讨论。UNESCO和WMO每隔六年联合召开一次国际水文大会,迄今已经举行了三届。水文大会的目的是协调两个组织在水文和水资源方面的活动,以求取得最佳合作。鉴于非政府间的科技组织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中开展的与水有关的活动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第四届国际水文大会也邀请了国际科学协会作为发起单位。  相似文献   

9.
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2年8月24日至9月3日,在日本京都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4245名代表,其中中国代表273人(包括台湾代表40人)。中国代表团由地质矿产部朱训部长率领,煤炭系统代表4名。大会收到论文6000多篇,以岛弧地质为主题,共组织222个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全国海相火山岩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3月27日-4月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以及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联合发起召开的,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地矿部、冶金部、核工业部、黄金部队、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共43个单位81人.会前和会议中征得论文或论文摘要共139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在大会及3个专业组的小会上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术气氛活跃,讨论热烈.此外加拿大学者蔡斯教授也向会议介绍了太平洋东北部Exploe洋中脊火山岩、硫化矿床及构造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规律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地质学会、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长春地质学院矿床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矿床专业学组共同发起,吉林省地质学会负责筹备的第一届全国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7月15日—20日在长春举行学术报告与讨论会,7月21日—24日赴长白山考察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宝石地质。 来自全国16个省市、40个单位的代表83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98篇论文(摘要),有32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裴荣富研究员致开幕词,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张秋生教授作总结报告。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张贻侠教授、吉林省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12.
据外刊报道,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89年7月9—19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该届大会由美国全国科学院和美国地质调查所主办,预计有6000多位地质科学家参加。国际地质大会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发起,每四年召开一次。它的宗旨是促进地学领域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发展。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已于1984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日本申请在1992年主办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6~14日以“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主题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盛况空前,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300余名代表,中围县参会人数最多的五个国家之一,代表人数达376名。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于2002年5月22日至24日在南京举行。本次大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与技术协会和南京大学发起,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本次大会是南京大学百年华诞的系列庆祝活动之一。参加会议的学者共13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11日—13日,第四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构造地质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吸引了包括1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全国500多名代表参会。大会开幕式由张国伟院士主持,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国际减灾10年”活动,加强减灾多学科交流和研讨减灾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我省减灾提供科学对策,由四川省地质学会发起牵头,由省科协组织,有气象、水利、地理、地震等13个学会联合召开了“四川省首届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有90多名代表参加,收到论文65篇,大会宣读交流了34篇.这批论文针对我省4大圈、5大灾类、18个灾种都有论述。代表们根据我省历年发生的主要自  相似文献   

17.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举办的“在可溶岩上建筑的工程地质问题”讨论会,于1981年9月14—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召开。参加这次国际讨论会的有29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其中土耳其国家以外的代表有70名,我国派出代表6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名誉主席M.阿诺(法国),主席Y.M.谢尔盖夫(苏联)、司库兼代理秘书长M.朗格(西德)参加了会议,土耳其国家的能源、自然资源部部长及伊斯坦布尔市市长等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 讨论会开始前的两天召开了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的理事国  相似文献   

18.
李亚松  尹立河  蒙彦 《地质通报》2019,38(5):901-903
<正>1会议简况2018年9月9—14日,第45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在韩国大田召开,会议由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主办,IAH韩国国家委员会(IAH-KNC)承办。本次会议共有64个国家和地区的702名代表参加。与会人数韩国最多(469人),其次是中国(186人),中国地质调查局18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的主题为"地下水和生命:科学与技术付诸行动",大会邀请了10名专家做主题报告,165名学者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八 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0月18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立大会,同时与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在贵阳开幕。全国227个单位的357名代表出席会议。 25日本会成立大会有324名代表参加投票,选举出由49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20.
由地矿部和亚太经社理事会(ESCAP)共同组织,地矿部探矿工程装备工业公司和亚太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心(RMRDC)共同筹备的“联合国亚太地区钻探、取样、测井研讨会”于1985年11月5至16日在我国江苏无锡召开。代表有来自孟加拉,裴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西萨摩亚、斯里兰卡、尼泊尔、泰国,越南和南朝鲜的代表十七人;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瑞典的国际专家四人。国内代表除二十三名论文宣讲者外,还有来自各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