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半球夏季500hPa候平均高度场的遥相关和环流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秋明 《大气科学》1993,17(2):148-154
本文用10年(1980—1989)夏季北半球500hPa候平均高度场资料进行遥相关分析,得到东亚太平洋型(EAP)和西欧型(WE)两种遥相关型及西亚-太平洋-大西洋振荡,并对高度场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讨论了环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春季4月份北半球500hPa遥相关型,得出4月存在5个遥相关型。它们的中心位置与冬季相比已有了较大的改变。计算了1951 ̄1990年各遥相关型的逐年强度指数。研究了它们的年际变化,指出4月的西太平洋型(WP)、欧亚型(EU)的强、弱是我国4月份大范围旱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9-1995年6-8月逐月的100hPa平均高度场资料及相对应的降水资料,对新疆夏季降水异常月的南亚高压的环流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分别总结出了南疆和北疆降水偏多月及降水偏少月时南亚高压环流特征不同的8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1975-1995年HIRS-Tb12和OLR资料分析了热带地区Walker环流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Walker环流环流上升、下沉支具有各自“不同”的强度演变特征及位置的东、西向季节性振荡现象;此外,通过构造一些指数对Walker环流进行了多方面描述,分析了其在ENSO事件冷、暖位相的差异情况,进而分析了它与我国夏季雨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盛夏北半球500hPa遥相关型,得到7月份北半球存在7个遥相关型,8月份有6个遥相关型。研究了它们的中心,计算了各遥相关型的历年强度指数(1951-1990),研究了它们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指出7月份的东亚太平洋型、北美东西遥相关型;8月份的EAP型、欧亚型与我国盛夏季风降水关系密切。1991年夏季发生的弱EAP型是江淮流域大涝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春季4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存在的5个遥相关型出发,计算了1951-1990年各遥相关型的逐年强度指数,研究了强度指数与我省交年秋季降水的关系,并地其物理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4月500hPa的西太平洋型(WP)、太平洋北美型(PNA)的强弱,与我省次年秋季大范围旱涝关系密切,而且物理机制较为清楚。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进一步分析南亚高压在新疆夏季降水过程中的作用,本文用1979-1996年盛夏7-8月逐日100hPa天气图和对应的08时至08时24h新疆各测站的降水资料,分别对南北疆大降水日与南亚高压逐日环流特征进行了普查统计,系统分析了南疆及北疆大降水时南亚高压的类型,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及脊线位置,并对南亚高压呈双体型及东西部型时造成新疆大降水的副热带槽的位置也进行了统计分析,所得结论在今后的预报工作中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正山  杨辉 《大气科学》2001,25(3):401-404
利用NCEP/NCAR1980-1997年夏季月平均风场及同时期我国160个测站月平均降水资料,讨论了运用向量经验正交展开(EOF)方法得到的流场月距平主要模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主要模态与中国夏季降水(雨型)的相关分布,指出EOF1及EOF2模态与中国夏季降水最主要分布型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用小波变换方法对主要模态的时间系数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各模态的多时间尺度性质,发现3-6年周期振荡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郜邦勋 《贵州气象》2000,24(6):14-17
在对铜仁地区夏季(6~8月)降水预报区域进行分区的基础上,要用相关分析方法了各区域降水与前期、同期500hPa、100hPa高度场及南方涛动指数,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预报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区域对全区夏降水趋势进行预测,通过1996~2000年独立试报,总体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应用气象学报》2005,16(Z1):48-55
利用奇异值分解 (SVD)方法分析和讨论了夏季 85 0hPa和 2 0 0hPa高低层纬向风距平差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 ,发现澳大利亚东北部高低层纬向风切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有较好的反相关 ,并定义了澳大利亚季风指数。 9个澳大利亚冬季风 (南半球 )指数低值年与 7个高值年我国夏季降水的平均差值图表明 ,显著的降水差异出现在长江中下游 ,低值年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 ;澳大利亚冬季风指数与夏季北半球 5 0 0hPa高度场的相关图在东亚至西太平洋的相关分布呈现出“ - -”结构 ,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中低纬和贝加尔湖的高纬地区是负相关区 ,正相关在我国北方至日本的中纬地区。  相似文献   

12.
冬春500hPa高度场与中国夏季降雨场的场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场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大陆6-8月降水场与前期1-5月各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切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一种研究场与杨之间相关关系的长期天气预报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葛旭阳  朱永是 《气象科学》2001,21(2):147-153
本文首先对青藏高原热力状况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高原下垫面热力状况分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除具有整个高原一致性外,还具有南北反相关及东西反相关等异常的热力对比分布型,不同的下垫面热力分布型能够对大气环产生不同的影响。并针对南北反相现象进行成因及持续性分析,青藏高原下垫面热力状况南北反相关分布型与大气环流的异常有关,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下垫面热力状况南北反相关分布型与大气环流的异常有关,青藏高原下垫面热力状况异常实际上可能是亚洲冬季风异常活动的结果;而高原下垫面热力异常状况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其与后期大气环流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影响亚洲夏季风进而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分布型,即当青藏高原下同前冬热力状况为南侧偏暖(冷),北侧则偏冷(暖)分布时,对应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易偏旱(涝),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欧亚环流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林海  何敏 《气象学报》2004,62(3):355-364
文中利用奇异值分解 (SVD)方法 ,分析了 5 0 0hPa环流与中国降水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 ,夏季高度场和降水场相互的空间分布与大气环流的遥相关型紧密联系 ,所对应的时间系数对夏季旱涝趋势有较好的表征能力。冬、春季高度场和夏季降水场的相互关系显示出与夏季相类似的遥相关分布型。利用高度场与降水场奇异值分解的结果及前期环流异常信息 ,可以为夏季降水趋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500hPa高度场资料和中国16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根据夏季各种降水型的特征,寻找环流型与降水型的同期及前期关系,确定降水分型的物理意义和前期环流型对降水预报的指示意义,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王绍武等[2]的降水分型在环流上有较明显的天气学意义,对应的前期环流型在统计上有显著的差异,可以用来作汛期降水预报.高度场与降水场的关系随考察地区和时间的不同有较明显的变化,这表明控制降水的因子各地并不完全相同,同一地区也随时间而变化.研究表明,对于中国东部地区而言,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在不同区域有一定差异,比较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预报性较其它地区要大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部夏季主要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顾薇  李崇银  杨辉 《气象学报》2005,63(5):728-739
针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存在着20世纪50和60年代为“南旱北涝”、80和90年代为“南涝北旱”的相反形势,该文应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近54 a来的夏季降水进行分析,发现二者都具有不同周期的年代际变化。对于周期小于24 a的年代际变化,其morlet小波分析表明两地夏季降水的位相关系并不是固定的。对于更长的时间尺度,用正交小波分析了周期大于28 a的年代际变化,这种长周期的年代际变化能较好地体现出“南旱北涝”和“南涝北旱”两种形势,说明两地降水还存在着更长时间尺度的准周期变化。对于两地降水的这种长周期变化,分别选用不同位相的17 a为代表进行海温、环流形势的合成分析,对比发现两阶段所对应的海温、环流形势具有极明显的差异。最后,用近期的海温、环流形势与上述两种位相的海温、环流形势进行对比,讨论了未来降水型的可能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7.
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与中国夏季降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 1 979~ 2 0 0 3年月平均射出长波辐射 (OLR)资料 ,分析了中国夏季江淮多 (少 )雨年的同期及前期热带太平洋地区OLR场分布特征。通过定义和计算OLR对流强度指数 ,探讨对流活动与中国夏季雨型的关系。结果表明 ,夏季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平均对流活动强度与同期江淮地区降水有很好的反相关关系 ,即当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强时 ,江淮地区降水易偏少 ,当对流活动弱时 ,江淮地区降水易偏多。不仅如此 ,前期冬、春季对流活动强度与夏季对流活动强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则可利用前期冬、春季对流活动强度对当年中国夏季降水趋势进行预测和补充订正。因此 ,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强弱对于中国夏季降水预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40年(1961-2000年)观测资料,分成1951-1980年和1981-2000年两个时段,研究了江苏南部地区夏季(6-8月)面积平均雨量与北半球500hPa季平均环流时滞遥相关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这两个时段遥相关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且后一时期时滞遥相关强度明显强于前一时期,它反映了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对东亚季风降水和环流年际相关的影响,与年代际和年际时间尺度振荡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东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的区域差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EOF方法对我国东北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区划,并通过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分区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夏季降水异常可划分为南部、中部、东部、西南部、西北部和北部6个区域,东南部(包括前3个区域)的年代际变化高于西北部(后3个区域)。50 a来东北全区夏季降水没有明显变干或变湿的倾向,但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其中,南部与全区旱涝在两种时间尺度上(特别在年代际尺度上)的相关均较高;东部与全区的相关也主要表现在年代际尺度上,而中部、西南部主要表现在年际尺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