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2005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开展了1∶10万《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项目采用了遥感分析、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海水和地质样品分析、海洋环境多参量测量、海流观测、锥探、钻探及实验分析等方法,对珠江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物类型、浅地层结构与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海水化学特征(水污染)、潜在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等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项目综合评价了珠江三角洲海洋地质环境质量,提出了减灾防灾建议,为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的发展规划、海洋管理、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基础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伶仃洋海底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2003—2005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10万《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的实测资料,综合分析了伶仃洋海底的沉积特征,认为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类型有:砂、黏土质砂、砂-粉砂-黏土、砂质黏土、黏土质粉砂、粉砂质黏土等6种类型。伶仃洋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底地层主要有两套:层A为全新世冰后期海侵以来逐渐堆积而成的沉积物,钻孔揭示的沉积物类型主要为黏土质砂和砂—粉砂—粉砂质黏土;层B为一套晚更新世的黏土质粉砂、细砂—粗砂(含砾)、粉砂质黏土—黏土,以陆相沉积和剥蚀为主,局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其下地层则为基岩风化物和基岩。  相似文献   

3.
深圳大鹏湾、珠江口海水有害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深圳—珠海近岸海洋地质环境调查及地质灾害防治的调查研究”项目海水样品有害重金属测试数据,分析了深圳大鹏湾、珠江口海水有害重金属的分布特点,并与沉积物中的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综合比较,最后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有害重金属含量、比例以及分布特征不尽相同,深圳大鹏湾超标有害重金属主要是Cr^+6、Cu、Pb,珠江口则主要是Pb、Cr^6+,其中以Pb是超标最为严重,其来源不仅与地球化学本底值有关,也与人类活动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算法在海洋地质研究的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海洋地质调查、海洋地质灾害评价、海洋地质建模等多个方向都得到了应用。海洋工程地质调查是海洋工程地质研究的基础,调查数据的精细化、自动化处理对数据的高效挖掘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概述了人工智能在海洋工程地质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物理调查、地质取样、地质灾害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地球物理调查、地质取样、地质灾害评价等各项问题,只是目前在海洋工程地质领域应用仍然较少。最后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海洋工程地质领域的应用前景和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限制因素,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大鹏湾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001年,我局在大鹏湾深圳海域开展了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调查研究,结合实测的海底地形地貌背景,根据潜在的海底地质灾害因素和海底工程地质条件等资料及水化学有害因子分析,综合研究了大鹏湾海域的海洋地质环境;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大鹏湾的海洋地质环境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的综合评价;为大鹏湾的海洋开发工程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京津冀沿海地区海水淡化取水适宜性,于2016年对京津冀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项目和海洋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并对我国海洋取水现状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综合研究发现:从海洋自然属性角度出发,沧州和天津沿海地区属于淤泥质海滩,水浅坡缓、深水区离岸远、风浪作用下水体中泥沙含量高,适合开发大型(10万m3/d)海水淡化工程,取水方式适宜在海上建设沉淀池、采用潮汐式取水;唐山大清河口以西唐山沿海近岸海域属于淤泥质海滩,深水区离岸较远、水体中泥沙含量较高,适合开发大型(10万m3/d)海水淡化工程;大清河口以东唐山和秦皇岛近岸海域大部分属于砂质岸滩,深水区离岸较近、水质较好,适宜各种规模的淡化工程,且取水方式可采取开挖埋管道的形式采集深水区的海水;沿海海港码头工程岸段由于水深条件较好,适合建设各种规模的淡化项目。  相似文献   

7.
广东大亚湾海域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大量地质一地球物理实测资料,分析了大亚湾海底潜在地质灾害因素,特别是基底断层、沙波、浅埋基岩、陡坎、异常堆积区等与海洋工程关系密切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危害性,为海洋开发与海底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是综合性的海洋科学研究所。主要任务是:综合调查研究东海及其他海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为实施海洋管理、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服务。 该所设有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质、海岸带、海洋遥感技术、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及分析计算、情报资料等九个研究室、并设有两个服务中心,即:海洋环境调查服务中心、海水淡化和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拥有一批先进的调查、研究、分析测试仪器设备。现有各类科技人员四百余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十三名,有助理研究员、工程师约二百名。 该所以广泛的海上现场调查和深入的综合研究为特色,并在东海地球物理场、大陆架地质基础调查研究、沉积动力学、环流数值模拟、沿海港口风暴潮增水特性、海水淡化和水处理技术,以及在国际合作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成果,为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繁荣和  相似文献   

9.
根据杭州湾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和地球物理探测所获得的资料,将杭州湾常见的地质灾害分为活动性地质灾害和限制性地质灾害.对杭州湾常见的地质灾害因素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特别是潮流冲刷槽、古河道、软土、滑坡、砂土液化、浅层气等与海洋工程密切相关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危害性等,为本区海洋工程建设和海洋开发提供基础资...  相似文献   

10.
序言     
目前,我国大规模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滩涂和近岸浅水海域的狭小空间范围内,这带来了病害风险、质量安全、产业冲突、生态损失等一系列问题。海水养殖向深远海拓展、走绿色创新之路是产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海洋大学在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渔业工程方面有着深厚学术积淀,同时有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工程、海洋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以及经济与管理等学科的有力支撑。基于上述学科基础,经几年酝酿,水产学院“黄海冷水团冷水性鱼类养殖科技攻关团队”于2012年初正式提出了在黄海冷水团养殖鲑鳟鱼类的计划。经与多家养殖企业商讨,最终在2014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开始与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协作,在我国率先实施了基于现代海洋装备的深远海鱼类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