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文》1959,(12)
随着国民經济建設的蓬勃发展,特別是水利水电建設事业的不断跃进,对于解决冰情問題提出了愈来愈多的要求,如在結冰河流上进行綜合利用規划設計,象南水北調,松辽运河的規划設計工作,都提出了需要考虑冰的問題。由于水利工程修建后,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水力条件,随之冰情現象也会在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2.
松辽大型移置体和大兴安岭隆起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张振法 《物探与化探》1997,21(2):91-98,90
地质、地球物理和钻探资料证明,松辽盆地为前寒武古板块。然而,在中生代早侏罗纪,大兴安岭东缘和松辽构造区还是西太平洋敞开着的深海沟环境〔6〕,怎么会出现前寒武古板块呢?显然,只有大规模的板块漂移活动,才能把松辽前寒武板块移置到中生代深海沟区。所以,松辽板块是大型移置体,而大兴安岭则是松辽板块与蒙古板块(兴蒙古生代褶皱系)挤压碰撞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松辽残留地台区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讨论松辽残留地台区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松辽地台区地幔流场的演变历史及热流演化特征,探讨了该区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4.
松辽分水岭东段白土山组成因与时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庆  杨景春 《地层学杂志》1995,19(4):287-290
综合考虑松辽分水岭东段地区白土山组的地层分布、沉积特征、地貌部位及第四纪以来松辽分水岭的演化过程、松辽水系的变迁,认为其为河流冲积物,形成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5.
松辽流域水文设计成果修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  马雪梅 《水文》2019,39(3):87-91
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松辽流域水文成果发生较大变化。原有松辽流域径流系列至2000年,洪水系列仅至1998年,流域现有水文设计成果已经不能反映流域目前的水文情势。松辽水利委员会根据《松辽流域水文设计成果修订任务书》的要求,开展松辽流域水文设计成果修订工作,对松花江和辽河流域总面积78.23×10^4km^2范围内选定的63个水文站和工程点进行水文设计成果复核,将系列延长至2010年(其中黑龙江、松花江、浑河流域延长至2013年),分别进行设计径流及设计洪水成果复核,分析得出10多年来松辽流域水文成果的变化结论,提出推荐采用的水文成果,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松辽分水岭的隆起在松辽平原腹地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隆起带状地貌单元,使松辽平原的水文地质特征和景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基于地质地貌学原理,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首次根据隆起断裂带位置划定了松辽分水岭隆起带的范围,不仅对认识自然环境的演变具有参考意义,而且在松辽平原的环境变化和松辽分水岭的影响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 前言 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有十多名同学在松辽平原作了短短的几个月生产实习,受到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同志们的热情关怀与帮助,并从大队取得了1957年、1958年的许多地质资料,这是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几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晶,同学们回校后根据这些宝贵资料进行了一些辅助劳动,参考了苏联专家的许多深刻见解,试探性地写出了本文,这应该算作前人(主要是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多年劳动的成果,应该深深地感谢他们和敬爱的苏联专家。  相似文献   

8.
晚更新世以来形成的松辽分水岭是松辽平原新构造运动中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也是松辽平原西部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地质因素.通过对松嫩平原分水岭的形成演化、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论述松辽分水岭的形成对松辽平原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松辽分水岭是通榆、长岭、乾安、双辽一带水资源缺乏及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地质因素,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应考虑到这一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是松辽地下水系统区的一部分,是一个多层叠置的地下水盆地,西部以大兴安岭山地为界,西南部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东南部以长白山山地为界,北部、东部以吉黑省界为界,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一级地下水系统。本文主要叙述潜水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松辽地块大地构造属性: 古生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制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松辽地块南部上古生界哲斯组的碎屑锆石应用LA--ICP --MS U --Pb 测试的结果显示了4 个主要的年龄段: 263 ~ 378 Ma ( 峰值年龄274 Ma) ; 405 ~ 547 Ma ( 峰值515 Ma) ; 660 ~ 974 Ma ( 峰值为 923 Ma) ; 其余均为中元古代年龄1 165 Ma、1 369 Ma、1 476 Ma、1 517 Ma。其中最年轻一组锆石年龄263 ± 2 Ma 代表了哲斯组主体沉积的下限年龄; ~ 274 Ma 的峰期年龄与附近地区的大石寨组火山岩和岛弧岩浆岩的年龄一致; ~ 515 Ma 的峰期年龄与东北地区泛非期基底变质杂岩的年龄一致; 其余的古老年龄均反映了松辽地块基底的信息。结合松辽地块的北部上古生界土门岭组、西部本巴图组和东缘黑龙宫组的碎屑锆石年龄,显示松辽地块应存在太古代和元古代的变质基底,为古生界地层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松辽地块应为一个稳定的微地块,而不是长期活动的造山带。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1989,(4)
东北松辽流域到八十年代中期,松辽流域四省区,配套机电井超过10万眼,井灌面积近1000万亩,开采量近30亿立米/年。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不平衡,其中以辽河中下游平原及松嫩低平原最高,松嫩高平原及三江平原次之,呼伦贝尔高平原较低,且全开采浅层地下水,总  相似文献   

12.
经地震探测和地质分析,松辽深部晚中生代断陷盆地与其周围地区J_3—K_1的断陷盆地在地质结构和成盆期均具有相似性,同属东北亚晚中生代断陷盆地系。作者认为,应用其周围同类型断陷盆地模式对松辽深部煤成气远景的预测和生油潜力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样也适用于深埋于下辽河第三纪坳陷之下的晚中生代盆地成气远景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外部构造系统对松辽残留地台构造的干扰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残留地台区中的构造型相与伊陕,四川残留地台区的构造型相比较,既有稳定区构造型相的同一性,又有较大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局部地区系统性较强,并出现了较多的逆冲断层。通过运用"壳体"构造理论分析,作者初步认为它是外部构造系统干扰和改造的产物。据此对松辽地北部地段的油气远景评价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东部区深部构造特征和大地构造问题浅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东部区为镜像异常区 ,莫霍面隆坳与现代地貌特征呈镜像关系。松辽前寒武古陆块 (含开鲁坳陷 ) ,是大中型移置体 ;大兴安岭是松辽地体与蒙古板块 (兴安古生代褶皱系 )挤压碰撞活动的产物 ;大兴安岭以东是中生代构造区 ,希洛克—石勒喀—鄂霍茨克中生代缝合带 ,是西伯利亚和华北地台东段拼合位置。  相似文献   

15.
松辽流域水资源现状与地下水开发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辽流域是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的地区之一,1994~2001年整个流域的年均降水量为6052 13×108m3,水资源总量1931 11×108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668 81×108m3,地下水资源量637 16×108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资源重复计算量374 86×108m3。松辽流域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和34%。基于流域水均衡的观点,从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水资源总量四个方面分析了松辽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其特点,并对1994~2001年流域供水、用水组成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水资源的时空展布规律与社会经济布局不相匹配、地下水在总供水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结论,进一步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沈抚运河局部段渗漏严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下伯官提水站闸下段的严重渗漏更对堤外居民的生活安全造成危害。为满足城市景观河道的整治要求,对沈抚运河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渗漏段渠道、排水工程不畅以及在施工期间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问题,通过对沈抚运河实施灌区改造工程有利于利用水资源、提高生活水平,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地学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日趋恶化,就地学原因而论,新构造活动引起的长岭弧形隆起带即松辽分水岭的形成是最主要的地学因素,它的形成破坏了原属于一个由北向南流的统一完整的松辽水系格局,一分为二为松花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使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水资源逐渐减少,开始进入日趋消亡的进程,从而形成了该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前提条件.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松辽平原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芬兰滑坡的发生情况,描述了天然滑坡和人为活动诱发滑坡的岩土工程条件发生原因和后果。大型滑坡在芬兰是很少发生的。天然滑坡在西南低地地区最常见,并沿那些切入滨海相粘土的河谷发生。这些粘土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其腐植质含量高,进而引起干裂,降低抗张强度和边坡稳定性。滑坡的发生通常与运河和其它的工程建设有关,例如出现在连结芬兰西南部Lappeenranta和苏联Vyberg的Saimma运河的滑坡和Lahti东部Kimala运河的滑坡,和出  相似文献   

19.
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仍起着重要的灌溉、输水等作用,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对其研究保护更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运河变迁与历次治理的回顾,阐述运河目前面临的处境,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宝  王为民等 《水文》2001,21(2):57-60
从降水过程,暴雨时空分布,洪水发生时间及过程,洪水组成特征和洪水稀遇程度等几方面,分析了1995年7月中,下旬发生在松辽流域东南部地区的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