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6,(4):47-48
“守着水库没水吃,守着电站不敢用电;电站越建越多、群众越迁越穷。”这种怪现象,就出现在黄河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地区。日前,中央党校课题组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黄河上游青海河谷的水电开发不但没有富了当地群众,反而加深了当地的贫困。  相似文献   

2.
胡春波 《地理教学》2011,(12):11-12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分成若干小组查找相关资料。(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及其特点;“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相关资料;我国加入“WTO”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8,(5):45-45
2月22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一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工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4.
“数字黄河”科学工程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黄河”作为科学工程,是数字地球的组成部分。该文提出了数字黄河科学工程的框架,并依次论述了框架所包括的数字黄河科学工程的设计,数字黄河的空间基础设施,数据更新能力,虚拟现实与仿真,科学工程的网络以及应用工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数字黄河”基础研究,建立“数字黄河”科学工程示范和科学工程阶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清霞 《地理教学》2008,(12):18-19
学习目标 掌握黄河的自然概况(发源地、长度、注人海洋、流经省区和主要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支流、主要水电站)——(知识目标) 理解“地上河”的成因以及黄河的综合治理(重点),了解黄河的三个奉献。——(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6.
7.
许炯心 《中国沙漠》2014,34(6):1641-1649
“十大孔兑”来沙造成黄河干流强烈淤积.为了通过流域治理来减轻泥沙灾害,研究“十大孔兑”侵蚀产沙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0—2005年的河流输沙量、径流量和降雨量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大孔兑”输沙量高度集中于几个大水大沙年份,其余年份对46年总输沙量的贡献很小.最大1年、最大3年、最大5年和最大10年的累积输沙量分别占到46年总输沙量的21.26%、37.18%、47.92%和69.29%.1960—1991年和1992—2005年两个时段相比,后一时段输沙量年均值减少了37%.这一差异可以用暴雨特征的差异和下垫面(如植被)的变化来解释.1991年以后,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但最大1日降雨量在p<0.10的水平上呈现减小的趋势.虽然20世纪90年代西柳沟并未大规模实施水土保持治理,但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土地的压力减轻,对植被的破坏大大减弱,使得植被逐渐恢复,NDVI呈增大趋势,因而侵蚀产沙减弱.“十大孔兑”产沙模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从西向东增大,在西柳沟达到最大值,然后再减小.流域自然地理因素具有明显的变化,从西向东,沙尘暴频率减小,降雨量增大.沙丘类型也发生了变化,由以流动沙丘为主变为以半固定沙丘为主,进入河道风沙的输沙强度减小.另一方面,水力驱动的侵蚀和泥沙输移从西向东增强.上述两种作用叠加的结果,在区域中部西柳沟附近出现了侵蚀产沙的峰值区.  相似文献   

8.
9.
赵志伟  李素琴 《中国沙漠》1999,19(2):191-194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使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市场经济的建立又使工程建设面临多重困难和考验。如何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采取增加投入、分类经营、加大科技含量、引进并建立新的经营机制以及各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等措施,就成为今后工程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建立“农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游上  王泽巍 《福建地理》2006,21(2):51-54
现代社会的都市化及人工化,引发人类种种生理、心理问题,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逃出“现代围城”的欲望日益强烈,让身心回归真正的自然,于是“3N”旅游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德化县的实例,探讨“3N”旅游及其产品的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3.
“第一军规”诞生地——湖南桂东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东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第一军规颁布地,红色旅游资源亮点突出,是湖南红色旅游开发的一个新热点。通过实地调研和区域比较,认为桂东县红色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厚重,资源开发的支撑条件多样,但红色旅游发展劣势与挑战也十分明显。因此,作为桂东县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其红色旅游开发应确立总体发展思路,搞好重点景区项目策划,注重红色旅游产品整合,加强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严格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民的菜蓝子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普遍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为了更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探索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针对蔬菜生产,运输,供销,消费,宏观管理各环节上经常有关的空间信息,以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作为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分析,模拟,显示,输出,传输,发布的手段,通过流畅的信息,疏通各环节的障碍,把菜蓝子这一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5.
李森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4,14(2):55-63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根据“一江两河”综合开发部署和沙漠化的实际状况,制定了本区沙漠化防治的目标、对策和治沙工程布局。“八·五”、“九·五”期间治理沙漠化土地8.46万ha。治沙工程实施后,综合效益指数将比1990年提高33.7%,系统功能状况与效益水平在整体上提高1/3。  相似文献   

16.
今后重庆将再多一座城——"西城"。该城位于九龙坡区西部,即中梁山以西的9个镇。三五年后,将成为重庆人生活、居住、工作的好地方。1月30日,九龙坡区召开了"再战西城"誓师大会。仅今年,就将投入200亿元进行开发建设,实施5大工程共165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步伐,2007年初,中国铁道部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再次将铁路建设作为西部开发工作的重点。决定建设兰州至重庆、临河至策克、西安至平凉、奎屯至北屯的铁路及青藏铁路延伸线,以改善西部铁路网布局;修建西部各省区联系中东部地区的中卫至太原、重庆至利川、贵阳至广州的铁路;建成中缅国际铁路一大理至瑞丽段和中吉乌国际铁路——喀什至吐尔尕特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地域功能优化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飞  樊杰  周侃 《地理研究》2019,38(10):2415-2429
“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构建国土空间的基本战略格局、实施功能分区的科学基础,为主体功能区降尺度传导、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国土开发强度管制等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参数。以地域功能理论为基础,从人地关系演化出发,探索“双评价”的理论内涵,建立“双评价”到地域功能优化分区的科学逻辑,指出“双评价”集成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时所形成的主体功能分区方案为地域功能优化分区的最优方案。以福建省、六盘水市为案例,将人类生产生活的合理需求转化为用地需求参数,通过降尺度的参数分解与测算,结合上位规划及政府与专家系统研判,确定总量控制、结构化控制、空间结构或战略格局控制等目标参数,并在“双评价”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指标、参数及阈值,逐步进行格网单元地域功能优化。着重考虑相邻区域功能冲突与协调、差异化的主体功能定位、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以及海陆统筹等区域特征,不断校核与优化。从数据的可获取性、数据集满足理论模型及评估方法的适应程度、可使用的分析方法及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尺度效应等方面,探讨功能分区方案不确定性及其解决途径,增强优化结果的鲁棒性,以此作为“三区三线”划定等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