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4月4日,我院与辽河油田勘察开发研究院签订了“辽河油田注蒸汽热采条件下碎屑岩稠油储层变化规律研究”联合攻关技术合同。 注蒸汽热采储层性质变化研究,是辽河油田稠油开采集输加工一体化系统工程的主要攻关内容,直接关系油田社会经济效益。本课题属高科技范畴,攻关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学院与油田合作,可以互相取长补短,集双方优势于一体,从而提高研究质量。去年11月以来,油田与学院双方专家经过多次协商论证,达成合作协议。3月29日,辽河油田勘察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祝学江一行四人来我院,与朱自尊院长等专家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关中盆地地热井中地下热水的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地热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下热水补给时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关中盆地地下热水接受补给时的温度以西安地区最低,咸阳次之.同时应用Na-K-Mg三角图和水化学平衡温度理论的方法,估算在平衡条件下关中盆地最大热储温度为118 ℃.热储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关中盆地腹部应为中低温热储层.  相似文献   

3.
我院与辽河油田携手攻关稠油开发与储层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由我院与辽河油田研究院历时一年共同完成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八五重点攻关项目“辽河油田注蒸汽条件下碎屑岩稠油储层变化规律研究”中四个子课题不久前通过专家评审.研究人员通过对粘土矿物变化热模拟、蒸汽...  相似文献   

4.
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对于科学认识其内部的演化环境与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岩溶水是水-岩作用后主要的信息载体, 定量分析其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是揭示岩溶关键带含水系统介质环境与水动力条件的有效手段。以滇中高原岩溶关键带3个典型岩溶含水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不同含水系统出露的岩溶泉进行野外采样与室内测试, 综合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水化学图解、离子比例系数与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 深入剖析了各含水系统岩溶水水化学组分特征、成因作用和含水层介质特性, 并对关键带中水循环与水化学的内在联系及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①HCO3-、Ca2+是各含水系统岩溶水中含量最高且来源稳定的离子组分, Mg2+是控制各含水系统水化学类型异化的关键因素; ②碳酸盐岩类的岩石风化、矿物溶解是各含水系统内岩溶水化学组分特征的主要成因作用, 岩溶水对华宁水系统含水层的溶蚀作用仍在发生, 阳离子吸附交替与硅酸盐岩类的风化溶解是区域岩溶水中Na+、K+的重要来源; ③区域岩溶的发育强度、岩溶含水层的出露条件及含水介质岩性与连通性共同塑造了滇中高原岩溶关键带不同含水系统地下水化学特性。研究成果丰富了对滇中高原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 为区域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基于水化学的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空气辅助蒸汽吞吐采油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填砂模型驱替、吞吐实验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蒸汽(热水)—空气驱替和空气辅助蒸汽吞吐规律,分析空气辅助蒸汽吞吐的采油机理.结果表明:100℃温度时,注入空气使热水驱的驱油效率降低,热水—空气驱采出稠油的黏度较热水驱采出稠油的升高20.43%;200℃温度时,蒸汽—空气驱与蒸汽驱的开采效果差别不明显,蒸汽—空气驱采出稠油的黏度较蒸汽驱采出稠油的升高10.80%.蒸汽(热水)—空气驱采出稠油的沥青质质量分数高于蒸汽(或热水)驱采出稠油的.蒸汽—空气驱采出气的O2体积分数低于3%,CO2体积分数为3%~5%.在蒸汽吞吐过程中,注入空气与稠油反应而被消耗,利用未反应的N2及生成的CO2等烟气的增压助排、气体降黏、生热、提高热效率和固砂等作用,能够改善蒸汽吞吐开采的效果,与N2辅助蒸汽吞吐增产效果相当,较蒸汽吞吐周期采油量提高20%~30%,吞吐开采轮次越高,增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阿拉德油田哈浅22块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通过试采,发现在注蒸汽开采中存在强水敏等储层损害,未采用有效的储层保护技术。通过分析哈浅22块的岩性特征、孔喉特征、流体特征及热采现状,对储层进行了常温和高温敏感性实验,黏土矿物膨胀、转化、溶解实验等综合分析确定储层注蒸汽损害机理。结果表明:高温速敏比常温速敏略强,高温碱敏弱于常温碱敏;碱性越强,黏土矿物的膨胀率越高;高温蒸汽液的注入会促进高岭石向蒙脱石和方沸石转化,会促进蒙脱石向伊利石和方沸石转化;碱性越强、温度越高,黏土矿物的溶解速度也就越快。依据注蒸汽储层损害机理,从注蒸汽措施优化、抗高温黏土稳定剂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储层注蒸汽开发时注气速度应控制在0.75 mL/min以内,pH值控制在9以内可以有效地降低速敏、碱敏损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黏土矿物的膨胀和溶解;注蒸汽前和注蒸汽过程中采用无氯小阳离子黏土稳定剂是抑制黏土矿物膨胀和微粒运移,防止由于储集层固有的水敏性而造成对地层伤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截止目前,我院八五科研项目达八十余项,科研经费近500万元,其中15万元以上的项目六项: 1、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控矿规律及靶区优选与评价研究 国家三○五攻关项目;项目负责人:姬金生;科研经费70万元;起止时间:1991~1995年。 2、辽河油田注蒸汽热采条件下碎屑岩稠油储层变化规律研究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与辽河油田勘察开发研究院联合攻关;项目负责人:西安地院朱自尊教授、顿铁军副教授,辽河油田祝学江总工、杨会贤高工;科研经费69.2万元,起止时间:1992~1995年。  相似文献   

8.
研究地热资源形成机理及水化学特征可为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通过采集贵州省毕节市米底河水样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用Piper三线图、地温温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等手段对米底河地下热水水化学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受平寨穹窿构造影响穹窿内节理构造极其发育,利于深部热水向穹窿内承压相对低区域运移,形成褶皱穹起构造对流型地下热水资源;通过区域断层探测,推断该区域存在5条断层破碎带(或者裂隙),其中F4与F13断层产状较陡,向下延伸较浅;F9比较明显,倾向北西;F1走向近似南北向,倾向北西,延伸较深;F17与F18反映较为明显,但是延伸较浅,推断F1断层具有良好的控热性,是地下热水上涌的有利位置;在平寨穹窿边部环带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径流至2 500 m深度内获得围岩的加热,并在上覆寒武系碎屑岩隔水、保温盖层的作用下,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形成深部承压热储;水化学特征分析得出地热水属低矿化度水,地热井水源中Na+  相似文献   

9.
五龙背热矿泉水为高氟热水,除含有通常的地下水常规组分外,还含有F~-、SiO_2等特殊组分,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型。气体成分有CO_2、O_2、N_2,其体积百分含量比仍在大气降水含量比范围内。地下热水中的F~-、Na~+、SiO_2、CO_3~(2-)、SO_4~(2-)、pH值、矿化度等与水温呈正相关;Ca~(2+)、Mg(2+)、HCO_3~-以及硬度与水温呈负相关。地下热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围岩,即地下热水对围岩的溶解、水解、溶滤作用,使围岩化学组分进入地下热水中所致。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或地下热水形成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水化学平衡。F~-、SiO_2可作为五龙背热矿泉型地下热水的水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叙利亚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前期蒸汽吞吐中存在的注汽压力高、注汽效果差、原油黏度高、开采效率低等问题,采用石油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聚氧乙烯醚、希夫碱为原料复配了一种热采辅助驱油剂XLYO-1。室内测试结果表明,该驱油剂是一种优良的多功能驱油剂,在经过300℃高温处理之后,界面张力达到10-2 mN/m,在驱油剂质量分数较低情况下对叙利亚高含硫原油降黏率在90%以上,并体现出良好的润湿反转性能,将亲油储层转变为亲水储层。在室内蒸汽驱替实验中,该驱油剂降低了注汽压力,延缓了蒸汽突破时间,最终提高了驱替效率。   相似文献   

11.
江平盆地侏罗系为一套内陆河湖相沉积,地层结构及岩性变化复杂。可分3个基本层序组,其变化特征,反映了中晚侏罗世江平盆地从扩张到萎缩时期沉积变化规律和沉积体系域变化过程,具有物源丰富、湖水浅、相变快等沉积特点,其层序地层及体系域特征与大陆边缘盆地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й????363????????λ???????????????????????????NAKAI???????3???????????????????????????????9?????????????????????????????????????????????????????????A??B??C??D??E?????????????????????????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分析咸阳市区低级阶地深层地下水资料 ,说明当地在 30 0m以下赋存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因此 ,进一步研究咸阳市区深层地下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造成成都市蔬菜外运损耗的原因,并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青芹外运损耗率与沿途气象条件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对车厢内青芹的热负荷和需冰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为成都市蔬菜安全外运的车厢内需冰量及利用沿途气象条件来减少损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必须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长沙市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勘查,采用了地形测量、水工环地质综合测绘、工程物探、工程钻探、压(注、抽)水试验、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方法手段,提交的技术成果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确的晶体定向,其晶体几何常数应与内部结构中的晶胞参数一致,而在《砂矿物图册》中的方柱石和钨铅矿、《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褐锰矿,却是"晶形的(100)与单位晶胞的(110)相同"。在《系统矿物学》下册中的钼铅矿和《砂矿物图册》中的甘汞、黄铜矿、金红石及《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黄铜矿、块黑铅矿、金红石,虽然走向正确,但在矿物晶形制图和单形符号标注上,有些差错;还有一些晶形图的差错可能是由于做图不规范或清绘时笔误造成的,如《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软锰矿、《砂矿物图册》中的钙轴云母和铜铀云母等等。鉴于此,笔者对方柱石、钨铅矿、银铅矿、甘汞、软锰矿、钙铀云母、铜铀云母、重担铁矿、锡石、氟镁石、黄铜矿、褐锰矿、块黑铅矿、金红石等14种矿物晶形图的差错做了改正。首先用上述14种矿物的晶胞棱长计算出各矿物在原书中所给定的诸单形的晶面角度值(方位角平和极距角产);再依此做出各矿物的极射赤平投影;然后,对原书中各矿物的晶形图进行分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差错部分;最后,利用正确的定向,用极射赤平投影作晶体立体图的方法,做出上述各矿物的精确的晶体立体图形,并做简要的文字描述。  相似文献   

18.
GNSS����ƽ̨���ݴ���Ŀɿ��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NSS?????????????????????????????????????????????????????????????????????????????????GPS????GLONASS?????????????????????????Galileo???????????η?????????澫??????????????????????????????????????????????  相似文献   

19.
???????????????λ????????λ?????????η??????С???????????????????????飬???????????????????????????????λ?α????????????衣???Ч????????λ?ú?????????????????????′??????????λλ??????????????????GPS????????????????????м????????÷?????????α??????????????Ч???  相似文献   

20.
伟德山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岩相学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荣城伟德山岩体的暗色微粒包体和寄主花岗质岩石的野外地质,岩体构造环境,特别是岩相学的研究,着重阐述了伟德山花岗质岩浆的混合作用特点和岩相学标志,并首次提出伟德山岩体是二长花岗质岩浆和辉石闪长质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