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褶皱构造模拟实验及理论研究的历程和发展趋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褶皱构造模拟实验和理论研究在50~80年代取得的主要成果,重点说明了该项研究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取得的巨大成果,及70年代初由于褶皱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的迅速发展和相互配合以及仪器的更新所取得的成绩,指出褶皱理论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在野外和室内都应用不广。最后探讨了这一研究的5个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然伽马响应函数与其探测器长度间关系的研究,选择长度为0.1 m的NaI晶体作为新型高分辨率自然伽马仪器的探测器。为克服短NaI晶体会导致计数率降低和统计涨落误差增大等问题,利用4个大小完全相同的NaI晶体同时测量伽马射线强度,获得4条高分辨率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然后,对4条测量曲线进行累加并结合带通滤波技术充分降低统计涨落误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正则化反褶积处理提高仪器的纵向分辨率。理论模型和井场试验结果均证明,该新型高分辨率伽马仪器具有0.15 m的纵向分辨率,比常规自然伽马测井仪器的分辨率提高了4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Nd3+∶YAG晶体的研究始于1951年,13 a后由美国贝尔实验室首先用它研制成了激光器.自20世纪60年代发展以来,提拉法晶体生长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经历两个阶段:70年代初,完成了对晶体生长条件的探索,基于固液界面有关研究成果,确立了(111)方向凸界面生长的基本模式,使钇铝石榴石(YAG)从实验室走向生产;80年代初期,大尺寸的钇铝石榴石晶体生长技术研究成功,提高了晶体质量和产量,降低了成本.近年来,采用提拉法生长Nd∶YAG晶体的工艺技术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4.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寻找地下水方法及测量仪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外,从50年代开始进行激发极化找水的研究,但由于机制尚不清楚,又缺乏专用仪器。实际应用较少,国内从70年代初开始,对含水岩层的激发极化现象的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在理论上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并选取适合找水的新参数;研制的专用仪器,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使用,并在援外工作中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常规电阻率法相比,激发极化法具有对含水层反映直观、受地形影响小等特点,可以解决复杂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 应用230Th/234U法研究洞穴沉积物年代已取得可靠结果,成功的为距今35万年以来的洞穴沉积物标上时标。近十几年来,为了开展老于35万年洞穴沉积物年代学研究,曾探讨应用234U/238U法和ESR法研究碳酸钙沉积物年代。目前已在234U/238U法研究洞穴沉积物年代方面取得成果。然而,由于样品条件不适合,洞穴采样困难以及样品初始234U/238U放射性比值确定存在问题和争论,这方面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本文报道一个石笋五个不同生长层样品的234U/238U年代测定结果。试图对老于35万年的洞穴沉积物年龄研究,提供一个可用方法。并对相应时期的古气候环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白云岩的成因在沉积学界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此方面的研究还在继续,新模式不断涌现。 由于在常温常压下,实验室不能合成有序白云石,过去许多沉积学家否认在地表条件下白云石可以直接从水体中沉淀出来。然而到了60年代,在苏联的巴尔喀什湖东部阿拉库司湾的浅水沉积物中发现了现代白云石。以后,Mckenzie(1981)在研究波斯湾的现代潮坪沉积时,发现自形针状文石晶体在白云石晶体上生长,而晚期白云石又围绕文石晶体生长,没有交代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我国地震仪器标准化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数字地震观测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地形变学科的“地形变观测仪器的进网条件”,以及其内各类形变仪器更为细化的技术指标测试方案(企业技术标准),三者的初稿均已相继出台。三种技术标准的制订,涉及了诸多仪器品种。又限于相关的基础研究薄弱,且业务人员以往的专业习惯和固有理解的差异,在制定中经历一个磨合时期是自然的。本文介绍了在地形变观测仪器标准制定中就主要技术指标取得的共识,和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建议从连续精密观测的特点出发,加强对误差理论,以及对于标定、检测技术、计量器具的要求等基本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1)压电法:该方法是地震法与电法相结合的一种找矿方法。自然界中,某些岩石和矿物具有不同的压电效应,压电法正是以其压电效应的差异为基础进行找矿的。该方法主要用于寻找和查明具有明显压电性差异的伟晶岩型、含金石英脉型矿床。前苏联对该方法研究和  相似文献   

9.
柯石英 (coesite)是SiO2 的一种高压相 ,柯石英人造晶体是在 35 0 0 0atm (1atm =10 132 5Pa)压力和 5 0 0~ 80 0℃温度下 ,熔融氧化硅结晶在实验室人工合成的 (Coes ,195 3) ,柯石英天然晶体是在美国Arizona ,Meteor陨石坑首次发现的(Chao等 ,196 0 )。对其较系统的结晶学与矿物学研究是在2 0世纪 5 0年代末和 6 0年代初 ,其形态参量、物理性质、光学性质的数据均测自人工晶体 ,晶体结构参数和原子坐标也仅见人工晶体的X射线衍射资料 ,至今尚缺少化学成分的定量全分析资料。 70年代在RobertsVictor金伯利岩矿井的超高压变质岩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岩体爆炸测量的新型压电应力计--RS 型应力计.它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直接测量应力。由于外壳采用爆炸现场测点处的岩芯材料制成,避开了应力测量中难以解决的匹配问题.实践表明:只要保证 RS 型应力计按规定工艺要求制作,并进行系统的标定和回填,对中硬和坚硬岩体中自由场和毛洞周边的爆炸应力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摩尔比为1∶1的NaOH-KOH混合熔融物对红柱石晶体各不同结晶学方向的自然晶面和切面进行了腐蚀实验,建立了红柱石晶体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相同腐蚀条件下,红柱石晶体同种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相同,不同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不同,故根据腐蚀坑形态可进行晶体定向。腐蚀坑形态能体现了晶体的对称性。红柱石晶体各晶面(切面)的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和投影图可用来进行红柱石晶体的定向及缺陷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摩尔比为1∶1的NaOH-KOH混合熔融物对红柱石晶体各不同结晶学方向的自然晶面和切面进行了腐蚀实验,建立了红柱石晶体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相同腐蚀条件下,红柱石晶体同种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相同,不同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不同,故根据腐蚀坑形态可进行晶体定向。腐蚀坑形态能体现了晶体的对称性。红柱石晶体各晶面(切面)的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和投影图可用来进行红柱石晶体的定向及缺陷研究。  相似文献   

13.
纳米地球化学已经成为目前地球化学研究领域新涌现的一个具有潜在生命力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总结了纳米地球化学的产生,纳米晶体的发现与迁移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在覆盖区矿产勘查方面的应用案例。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超微粒金"的提出与证实,90年代到本世纪初"地气中纳米金属微粒迁移"的推测和证实,开创了中国纳米地球化学研究领域。进入2010年以后,又相继在地气、土壤和矿石中观测到纳米金属晶体微粒,获得了纳米地球化学迁移的完整证据链。矿体中成矿元素纳米颗粒或矿物在风化中产生解离,纳米级金属微粒具有巨大的表面能,可与气体分子表面相结合,以地气流为载体,穿透厚覆盖层迁移至地表,也可以自身以"类气相"形式迁移,到达地表后一部分纳米颗粒仍然滞留在气体里,另一部分被土壤地球化学障所捕获。通过土壤中纳米金属微粒分离应用于隐伏矿勘查,已取得一些成功案例。随着研究的深入,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地球化学必将对地球化学勘查理论和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水文测验都是存在误差的。在水文测验工作中,在数据的比较、分析、整理时,常常会遇到如下一些问题: 1.不同时间或不同仪器、不同方法所取得的两组数据之间有没有显著偏离? 2.上述不同条件下所取得的两组数据之间的散乱程度(或波动幅度)有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对NaCl和K2SO4晶体在流化床中的动态生长行为及单个晶体在溶液中的静态生长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还考虑了晶体表面的完整程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并对上述晶体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此外,对存在添加剂及纯溶液中NaCl和K2SO4晶体的溶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选用的添加剂在低浓度下即能有效抑制NaCl和K2SO4晶体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50年代,偏光显微镜技术被引入到矿物学和岩石学中,使这两门地质学科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893年俄国学者费多洛夫发明了一种后来被称之为“旋转台”的仪器加在偏光显微镜上,使矿物光学性质的研究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光性矿物学即应运而生。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1912年劳埃证明晶体对X射线有衍射作用,从而引起了物理学、化学和矿物学的一场大革命。八十年来已有成万种物质的晶体结构被测定出来,矿物晶体  相似文献   

17.
垂直磁偶源电磁测深法近些年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以及煤田,地热、油气资源的探查。我国近年来在河北物探大队开展了仪器研发、方法研究,并在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方法试验。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高阻覆盖层具有较强穿透能力;对低阻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对于这一类地电断面的地质构造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地质较果。  相似文献   

18.
FDY-9602微机γ和β岩芯编录仪(见图1),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仪器研究中心与地质总局地质处和西北地质局地质处三方共同努力,于1997年9月研制成功,目前已提供给西北地质局216队和203研究所试用。1仪器组成及用途该仪器由探头和操作台两部分组成。探头由各自独立的γ探头和β探头及公用底座组成。γ探头由Nal晶体和GDB44光电倍增管以及高压电源和跟随器组成。β探头由ST551对联三苯晶体和GDB52光电倍增管以及高压电源和跟随器组成。操作台中包括单片机控制系统,数据测量分析及存储系统,点阵液晶显示器,低压电源以及触摸按键…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在兄弟队的协作下,使用我组研制的多频仪器和进口的双频仪器,在各种不同成因类型的导电或导磁导电的金属矿床上进行低频交流电法的试验,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地质效果.最近,为扩大低频交流电法的应用范围,我们与云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综合研究队协作,在云南某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褐(菱)铁矿体上投入了多频振幅比相位差法的试验工作,以研究该法的间接找矿能力.此文是根据两个单位共同编写的试  相似文献   

20.
明渠非恒定流流速分布及非恒定流作用下推移质运动分别是水力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这些领域做过很多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也存在较多问题。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述了明渠非恒定流试验方法、流速分布、床面切应力、非恒定流输沙与水流运动不同步现象、产生原因、以及非恒定流推移质输沙公式等方面的成果,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应用先进的量测仪器,研究非恒定流作用下非均匀沙运动输移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