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矿山地质学是在新中国诞生后建立起来的.三十年来,矿山地质工作随着矿山生产建设的大发展而得到了迅速地全面地发展.已经培养了一支数以千计的矿山地质专业科技队伍,进行了上百万米的生产探矿工程和相应的地质编录、取样以及储量计算等基础工作,直接起到了为矿山生产服务的作用,同时还与地质部门和科研部门共同开展了老矿区找矿探矿(尤其寻找盲体矿)和成矿规律的科研.总之,矿山地质工作在大打矿山之仗和为地质科学开拓新的领域中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矿山地质学现已成为我国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相似文献   

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徐友宁 《地质通报》2008,27(8):1235-1244
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正成为影响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目标,需要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减轻矿业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依据8年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简述了矿山环境地质的兴起与发展、研究意义和方法、现状与进展,提出了今后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旨在推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工作的同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特征,在分析总结以往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下国家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对今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提出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分析了调查工作部署依据,提出了部署设想,为推进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加强矿产资源基地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矿床经过普查找矿和矿区勘探,都要进行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为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但在矿区勘探结束后,对矿床地质的认识并没有终结.在矿山基建和生产中,还要开展大量地质工作.纵观普查找矿、矿区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的全过程,总结矿山地质工作的经验,将有助于确定对矿区勘探的合理要求,也能不断提高矿山地质工作的水平.现以我矿矿山地质工作的几点经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矿山探矿工作是有色矿山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工作,是地质勘探工作的继续.建国以来,有色生产矿山重视开展地质探矿和生产探矿,不断地积累地质资料,并探明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为矿山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科学依据.认真研究和及时总结探矿工作中的经验,为有色矿山开展二次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省为单元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已经结束,通过调查摸清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然而,调查成果存在局限性,它不能反映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发展变化情况。文章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法研究,提出了一套包括监测技术路线、监测内容与指标、监测方法、工作程序、监测组织与管理、质量控制、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等内容的监测工作方法。鉴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和复杂性,提出此文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7.
矿山地质工作是矿业开发中重要一环,通过阐述四川鑫顺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多年矿山地质的做法与成果,从矿山地质工作的主体任务,结合现有市场行情,就如何应用矿山地质科技成果进行工作,确保矿山正常生产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西北五省(区)第二届矿山地质学术交流会于1985年10月24日至10月28日在西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西北五省(区)矿山、勘探、科研、设计、大专院校等44个单位的100余人。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加强基础地质工作、矿床地质研究工作、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矿山地质管理和新技术、新方法在矿山地质工作中应用方面的经验。促进了矿山地质工作的开展,并提高了对矿山地质在矿业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敬军  陆华 《江苏地质》2004,28(1):17-21
回顾了以往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现状及工作成就,剖析了我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目标与方向,部署全省矿山地质环境重点研究领域的工作,为江苏生态省建设和矿山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矿山地质工作是地质勘探的延续与深化,对矿山企业起着保证生产、指导生产与监督生产的作用.矿山地质工作具有观察、分析、研究的时间长久的特点,因而能获取十分丰富的地质资料;矿山地质工作还具有生产实践强的特点,直接为矿山生产服务.矿山地质工作的特点决定了  相似文献   

11.
杨涛毅  陈静  冷洋洋 《贵州地质》2012,29(3):204-209
矿产资源开发必然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趋势,有利于预防矿山地质环境的恶化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采集贵州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对矿山恢复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用基于PRS模型分析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未来变化趋势,得出在未来较长时期矿山地质环境会有较大变化,且是向好的方向转化的结论,但变化速度不会太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12.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查明矿赋存特征及与矿山开发有关的地质问题,在为矿山生产提供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保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矿山安全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学科,而其中的地质条件和成灾机理研究是事故防控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但是,目前还没有系统地研究安全地质的学科和工作机制。因此,提出应建立矿山安全地质学新的交叉学科。针对矿山建设和采掘安全生产的需求,介绍了矿山安全地质学的概念、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主要矿山安全地质问题、安全地质问题风险评价等,并对矿山安全地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防控关键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和展望,同时,本文还简要综述了本期深部矿山安全地质专辑收录的主要文章在矿山安全地质方面的创新性工作,期望为深部矿山安全地质理论研究与灾害防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綦江县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显明 《城市地质》2010,5(3):21-24
针对我国基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中地质环境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调查评价、规划、监测等工作滞后,资金短缺等普遍问题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环境保护监督,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pGis的天津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天津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基本查明天津市固体矿山生态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矿业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潜在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支持。天津市固体矿山主要分布在蓟县山区及山前地带,蓟县是工作部署的重苣地区:平原区丰耍部署凋杏砖瓦粘十矿山。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兴建的一批矿山,经过30多年的生产,现在已相继到了开采后期,有的按设计规定已临近闭坑期。但在此情况下,能不能使矿山延长寿命?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矿山地质工作,建立相应的矿山地质工作程序,把矿山地质工作在为采掘服务同时,开展矿床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7.
矿山地质编录是进行地质综合研究、获得与提高矿床地质认识,掌握矿床地质规律的基本方法以及确定矿体产出特征、矿石质量和数量的基础资料,是开采设计的依据,也是指导矿山生产作业的重要手段。因此,地质编录不仅是矿山地质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也是建立和建全矿山生产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有效地做好这一工  相似文献   

18.
何昆英 《地质学刊》2005,29(4):249-249
为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整治规划,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积极探索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思路,日前,江苏省赣榆县全面开展全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19.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波  肖桂珍 《西北地质》2003,36(C00):130-133
本文主要叙述了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任务、评估思路、工作方法以及矿山环境生态恢复治理等。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工作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行政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也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变为矿山企业保护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实施生态恢复与治理,建设“绿色矿山”的自觉行动,促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社会民众的关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已成为河南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一个重大课题。豫南某市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山丘陵区,经多年开采,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问题较突出。本文在开展该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基础上,对市域西部露天矿山集中开采区就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评价,可作为今后政府科学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数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