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根据潍坊酸雨监测站2003~2006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分析了酸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统计得出,在186个降水样本中.pH值小于5.6的酸性样本39个,占21.0%,pH值大于等于5.6的样本147个,占79.0%;酸雨在秋季出现频率最高.春季较少;酸雨多出现在夜间,菲酸性降水多出现在白天,酸性物质多集中在大气边界层中上部,而碱性物质多漂浮在大气边界层的中下部.分析得出,酸雨的形成与大气的污染物浓度、混合层的高度、风向风速,以及降水量和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酸雨测量值准确性与操作方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雨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类的活动造成降水酸化。除自然原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外,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合物(NOx)进入大气后,扩散迁移,转化成酸性物质。这些产物除沉降外,其它是通过大气降水冲刷到地面,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1992-2006年郑州酸雨观测站数据以及2001年4月-2006年12月郑州空气质量逐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郑州市降水酸性呈现增强趋势,主要发生在秋、冬两个季节,频率在40%以上,冬季酸雨发生天数要多于秋季,降水酸度在秋末至12月较强。影响酸雨的主要因子为PM10、SO2与NO2浓度和降水量,PM10主要通过与酸性气体的化学反应来影响降水电导率K值,降水对大气中PM10的净化有较强的作用。连续性降水过程中降水pH值有减小趋势的占57.14%,主要在于降水对地面的湿润作用有效地阻止了来自地面的可溶性微粒进入大气中,不能足够吸收大气中酸性物质,致使酸性物质直接进入降水中造成降水持续酸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酸雨研究综述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回顾了我国开展酸雨研究以来所取得的各方面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酸雨的定义、空间分布特征、化学特征、影响酸雨pH值的因素、酸雨对生态社会的影响以及酸雨控制的对策和方法6个方面。研究表明,海洋降水pH值以4.8、内陆降水以5.0作为酸雨的界限更为合理;我国酸雨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且以城市为中心分布;我国降水中总离子浓度很高,酸雨是典型的硫酸性酸雨,降水酸度与(SO42- NO3-)/(NH4 Ca2 )的浓度比值有着高度的正相关;酸雨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酸性物质的排放,还与酸性物质的迁移和扩散、土壤的性质、大气中的氨、大气颗粒物及其缓冲能力和气象条件有关;酸雨对生态系统、建筑物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酸雨还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发展酸雨控制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1酸雨观测仪器的基本原理PH计是用来测量溶液PH值的仪器,实验室常用的酸度计有雷磁25型、PHS-2型和PHS-3型等。酸雨观测仪器测PH值的方法是电位测定法,利用溶液的电化学性质测量氢离子浓度,以确定溶液酸碱度。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称为PH值。通常PH值为0~14。25℃中性水的PH值为7,PH值〈7的溶液为酸性,PH值〉7为碱性。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酸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3—2008年北京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北京市观象台、昌平站、上甸子站)的酸雨观测资料并结合探空及大气成分资料,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08年降水平均pH值均小于5.6,且近6年来,降水pH值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北京地区夏、秋两季降水平均pH值及K值较春、冬季节低;pH值及K值随降水量的增大呈下降趋势,而强酸雨频率则随降水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在偏南气流影响下,降水酸度增强且酸沉降量大,酸雨污染严重;当连续发生逆温状况时,酸雨出现频率增大;大气污染物SO_2,NO_2,PM_(2.5)的浓度与降水pH值成负相关关系,说明近地层污染物浓度对降水酸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太湖沿岸湿沉降的化学特性及水体酸化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太湖沿岸湿沉降的实际监测,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太湖沿岸3个测点自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大气降水pH值和化学离子组成,并结合文献和太湖水体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太湖流域大气降水酸化的趋势及地表水酸化的状况。结果表明:太湖地区的酸雨比较严重,沿岸酸沉降具有普遍现象;大气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是SO4^2-,约占全部测定阴离子的48%。Ca^2+是主要的阳离子,约占全部阳离子的37%;太湖酸雨频率及酸雨强度近20a来有增强的趋势,但水体pH变化不大,水体有轻微酸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5.6的酸性大气降水,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其形成机理尚未完全搞清,比较公认的是大气中的含硫和氮的氧化物,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作用下,转变成酸性物质,从而使大气降水呈酸性。本文研究了杭州市降酸雨时的风场和边界层有关气象要素,并利用中性雨天天气实况作对照分析,从中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酸雨和酸沉降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指用以表示溶液的酸度或碱度的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因为最早发现的是酸性的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为酸雨.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很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是由于燃烧煤和石油以及金属冶炼等,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酸雨对生态环境有害,酸雨可使湖泊、河流酸化,水生物减少或中毒死亡.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使土壤瘠化,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酸雨还腐蚀建筑物,金属结构和雕塑,并且污染地下水源,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对工业污染进行治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2005—2010年贵阳酸雨观测资料并结合探空及大气成分资料,分析了近年来贵阳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研究了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物与酸雨的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0年降水平均pH值均小于5.6,且近5 a来,降水pH值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分布型。贵阳地区夏、秋两季降水平均pH值及K值较春、冬季节高;pH值及K值随降水量的增大呈下降趋势,而强酸雨频率则随降水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酸雨污染严重;当连续发生逆温状况时,酸雨出现频率增大;大气污染物SO2、NO2、PM2.5的浓度与降水pH值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近地层污染物浓度对降水酸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的非酸性降水和气溶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明星 《气象学报》1985,43(1):45-52
本文计算了降水与大气CO_2和SO_2处于平衡态时,干净地区和污染地区的降水酸度。结果是,中纬度干净地区降水的pH值在5以下。在气溶胶浓度较高的北京地区,由于气溶胶中的氯化物和CaO与降水中的酸性物质反应,降水的pH值增加。降水pH值与云中液态水含量、降水量以及气溶胶中Cl和Ca的浓度有关。用这种机制可以解释在SO_2和气溶胶浓度都很高的北京地区所观测到的非酸性降水。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宿迁市沭阳县和泗洪县观测站2007—2010年的酸雨观测数据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宿迁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并对比了酸雨pH值与降水量、降水电导率(K值)、酸雨频率变化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宿迁市5 a来酸雨单次降水pH值最低达3.26 mol·L-1,属强酸雨。5 a来,沭阳县降水平均pH值均达酸雨标准;泗洪县降水平均pH值未达酸雨标准。春秋季降水酸性最强,酸雨频率出现也最多,冬季则降水酸性和酸雨频率最低;地面风向对宿迁酸雨污染也有一定的影响,形成宿迁酸雨的主要是东南风和东北风;宿迁市雨量的大小对酸雨出现百分率影响不大,但对降水酸度有影响,暴雨的酸性最强,其次是大雨。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72016年酸雨和同期气象资料及气溶胶数据,对洞庭湖滨湖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72016年年降水pH值为4.03~4.70,且呈显著增加的趋势,酸雨的强度明显减弱。降水的酸性强度显著减弱主要表现在春季和秋季降水。3月、10月酸雨最强,6月、7月最轻。酸雨出现频率为84%,其中弱酸雨、强酸雨、特强酸雨出现频率分别为40%、25%、19%。酸雨频率变化不显著,但弱酸雨频率显著增加而特强酸雨频率显著减少。酸雨的强度不随降水量级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降水持续天数的增加,降水的酸性强度明显加强。水样温度升高,降水的酸性强度明显减弱。风速越大,降水的酸性强度越强。风向频率较大的偏北风降水的酸性强度较强,而风向频率较小的偏南风降水的酸性强度较弱。大气气溶胶对降水的酸性强度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城市工业布局、大气污染物输送方向均与酸雨观测日主导风向一致,导致降水的酸性强度加强。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雹等。酸雨是因为人类活动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污染现象,对公众健康、工农业发展、生态环境都有重要影响。大气降尘是指从大气中靠重力作用自然沉降到地面的颗粒物,其直径一般大于10μm,是开展较早的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项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至今,中国气象局陆续建立起包括88个站点的酸雨监测网,它是我国唯一全国性的、监测区域大气酸沉降的业务站网,其覆盖了我国除台湾以外的全部省、市、自治区,目前己积累了包括各站点每场降水的pH值、电导率和部分降水化学等大量资料.所获得的酸雨资料基本反映我国大气背景条件下的湿沉降时空分布特征.十几年来,我国酸雨发展状况大致经历两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为我国酸雨急剧发展期;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不同地区降水年平均pH值有升有降,总的趋势是进入相对稳定期,但我国的酸雨形势仍不容乐观.20世纪90年代已获得的降水化学资料包括 SO2-4、NO-3、Ca2+、NH+4月、季变化,以及H+、SO2-4、NO-3、Ca2+、NH+4月、季湿沉降量特征和酸性气体SO2、NO2月、季变化和干沉降特点等其时空分布特征在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区域气候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仍有必要尽快更新已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酸雨是指雨水呈酸性而言,以酸碱度PH值来衡量。PH值的定义为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其大小范围规定由0—14,7为中性,高于7为碱性,低于7为酸性。在标准大气压力下,自然大气雨水的PH值大致为5.6,所以当PH<5.6时,才算作酸雨。而当PH为6、5、4时,分别表示每升雨水样品中有1、10、100个微当量(PPm)酸度(H~ )。PH值低至3左右时,近似于醋。南宁市曾监测到过PH最低值为3.45的。今后需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加强研讨,以摸清其出现变化规律。 造成雨水呈酸性,主要是因为未充分燃  相似文献   

17.
徐梅  祝青林  朱玉强  姚青 《气象》2016,42(4):436-442
根据1992—2012年的酸雨观测记录,对天津市近20年的酸雨变化特征及长期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天津市的降水pH值范围变化较大,1992 2012年的降水pH值在3.30 ~8.80变化,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出现182次,出现频率21.2%。近20年来天津市降水pH值变化分两个阶段,1992-2002年降水pH年均值呈缓慢升高的趋势,pH值平均年增长率约为0.13 a ~(-1);2003—2012年为降水pH值波动阶段,增长趋势放缓,pH值平均年增长率约为0.11 a ~(-1)。近20年春季降水pH值变化趋势不明显,夏、秋两季降水pH值呈明显增加趋势,夏、秋季是主要影响天津的降水pH值长期变化趋势的季节。大气中SO_2和NO_2的浓度与降水pH值呈负相关,本地源和周边源都对天津市的降水酸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8~2015年西藏自治区所设4个酸雨自动站(拉萨、日喀则、林芝和那曲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8年来酸雨变化特征,探讨了酸雨的变化规律,并对酸雨与气象要素的分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拉萨、日喀则和那曲站酸雨出现频率分别为0.66%、1.61%和1.68%,林芝站无酸雨出现;拉萨站酸雨频率出现在7月,日喀则站酸雨频率和弱酸雨频率均出现在6、8和9月,那曲站酸雨频率和弱酸雨频率均出现在7~9月和11月。降水强度能改变降水的酸性程度。三站风速与降水pH的变化春秋季相同而冬季相反,拉萨和日喀则站降水pH随气温升高有减小趋势,三站大气稳定与否,对当地的降水pH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1983年4月28日至29日一次降水过程所监测的降水酸度资料,分析讨论了大气中颗粒物对降水酸度的影响,及碱性降水过程发生的天气条件。一、杭州市酸性降水概况杭州是长江以南地区经常发生酸雨的城市之一。从已测定的降水酸度结果表明:杭州一年四季任何时期都可以发生酸性降水,大部分酸性降水的pH值在4.1—5.1之间。pH  相似文献   

20.
利用杭州市气象局1992-2008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包括年平均降水、pH值、酸雨频率、风速风向等,分析杭州市酸雨形成的因子,并对酸雨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杭州市酸雨17年间pH平均值为4.40,酸雨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从年变化趋势来看,酸雨强度较大,受酸性降水污染较重,但近几年来有逐年减缓的趋势;从季节变化趋势来看,酸雨春季和冬季较为严重,酸雨频率也比较大,而夏季和秋季降雨酸度和酸雨频率均比较小。杭州市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SO2、NOX等污染物浓度超标,同时与降水量、风向、风速、大气层结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并根据其原因提出控制酸雨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