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运城震群是近年来我省发生的最大—次震群活动,震群发生后,山西省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及邻省地震局的同志组成现场工作队赶赴现场工作.本文根据现场的工作情况和地震目录,讨论了运城震群活动的地震活动性背景,构造特征以及震群的序列、频度、能量释放、衰减等特征.旨在提供一完整的震群活动资料.  相似文献   

2.
大同—阳高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89年10月18日开始,山西省大同—阳高—带发生了主震为 Ms 6.1的震群活动。这次震群活动使山西、河北和内蒙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受到严重损失。本文从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同-阳高地震现场工作特点、基本参数、震源机制、地震序列的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前兆异常变化、宏观烈度及震害、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灾情。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震群与前震的识别、震群活动总体作为大地震的前兆、震群活动与地下热源勘探的关系,以及震群发生的物理机制等四个方面综述了震群研究的进展、特点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闽,赣地区小震群性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地震频度衰减系数h值,震群能量释放均匀度u值、震群归一化熵值K等地震活动参数的统计分析,研究了长汀震群以及闽赣地区其它小震群的殊征,认为长汀震群是一次无前兆性质的正常地震活动,而龙南震群是一次前兆性震群。  相似文献   

5.
震群活动和地震预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震群和大地震的关系、用前兆震群预报未来地震的发生,是世界范围内比较活跃的课题之一。文章例举了震群的一些指标以说明前兆性震群的预报意义,并从大范围的众多震群活动阐述大震前震群活动的一些特征。根据震群的分布可确定未来大震的发生地点,并解释不同类型震群的力学成因。  相似文献   

6.
震群是地震活动的一种形式.但对震群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只是在构造地震中,根据最大地震能量占整个序列总能量的百分比将震群列为一种类型.岩石破裂试验表明,震群活动和高余震活动反映岩石整体性较差.实际观测表明,震群的孕育、发生和发展,不但与地质构造、介质特性有关,而且受大范围的区域应力场、一定范围的局部应力场控制.多年来国内外均对震群进行研究,为了区分震群与一般弱震、大震前的震群与一般震群,提出了前兆震群的概念,试图用震群预报未来的强震.朱传镇等在研究华北地区的震群  相似文献   

7.
1997年青海省震群活动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青海省1996年12月~1997年7月发生的4起震群活动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其空间分布图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锡铁山震群和大武震群为前兆性震群,龙羊峡震群和茫崖震群为非前兆震群.4起震群在总体上形成NW向条带.根据震群的总体特点及地震空区等,讨论了青海省近期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8.
2016年10月7日至26日广东省乳源县发生M_L2.8级震群活动,共记录到地震250次,其中M_L1.0~1.9级166次,M_L2.0~2.9级17次,最大为10月10日的M_L2.8级地震,震源深度8 km。根据乳源震群与南水水库震群活动、波速比、视应力和应力降对比,初步判断此次乳源震群活动在弱挤压应力背景下产生,且为非水库诱发地震,印证了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地震活动由水库区向非水库区转移或扩展的特征,是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进一步增强的表现。根据乳源震群沿北西向沟谷展布的特征、主震震源机制解北西向节面的左旋走滑正断性质,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及现场调查结果,推测从震中区到英德市望埠镇存在走向310°,倾向南西,倾角47°的隐伏断裂,为乳源震群发震构造,此隐伏断裂可能是北东向吴川-四会断裂带的共轭构造,与近年来吴川-四会断裂活动增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88年1、2月间岫岩震群进行了分析,发现该震群具有震源位置稳定集中、地震活动周期性明显、能量释放缓慢和振幅比线性关系好等特征。与海城地震前震相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认为岫岩震群不属于前震性质的震群活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喀喇沁旗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典型震群活动,2008年8月19日至9月14日再次发生震群活动.本文分析了本区历史震群活动与周围中强地震的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喀喇沁地区的震群活动与周围地区的中强地震有一定的呼应关系.因此本次震群活动对周围地区未来中强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研究华南西部地区震群活动与中强震的关系,发现华南西部地区震群活动主震震级在ML3左右;震群活动与区域强震关系密切,小震群频度的起伏可以反映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的强弱;华南西部地区震群频次超阈值2为异常,可做中短期预测,通过预测效能检验。区域震群对中强震地点的预测有积极意义:震前2年,震群呈条带状分布,中强震发生在震群条带上,震群时间和地点距中强震都是由远到近,时间跨度超1年,最远距离380 km,中强震震级比震群高2~3级。  相似文献   

12.
江苏及邻区震群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地整理研究了江苏及其邻近地区36次小震群活动,总结了震群活动的参数特征,探讨了震群活动与大震的关系,分析检验了前兆震群类型的判定指标.江苏地区震群活动分布集中,强度以ML2.0~3.9地震为主,震群序列总频次在30次以下居多,持续时间在15天以内的震群占总数的55%;震群序列中地震总频次和震群持续时间与震群的最大震级之间不成正比;研究区78%震群发生后对应M4.6以上中强地震,其中500km范围内时间间隔在1年内的占对应地震总数的57%,具有一定的中短期地震预测指示意义;震群与未来中强地震的距离较为离散,但尚无在原地发生大地震的震例.震群强度大小与未来中强地震的对应率高低和对应的地震强度大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震群频次的多少与其后发生地震的对应率高低也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采用U-p组合或者全组合判定震群类型的效果相对较好,检验正确率约占总数的50%,但总体而言效果并不十分有效,需要参考其它方法和手段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3.
2017年称多震群为青海省称多县第一次记录到的ML3.0以下小震群活动,发生在唐古拉地震带MS5.0地震平静被打破且ML4.0以上地震活跃的背景下.为研究2017年称多震群对青海及邻区后续震情的影响,对该震群的活动特征、震群参数、震源机制、视应力等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主要表明:该震群为前兆震群,震群中地震以走滑为主....  相似文献   

14.
2005年9月新疆克孜尔震群活动特征分析与震后趋势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9~10月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地区发生5次4级地震,对该次震群活动的序列特征分析表明,这是一次非前兆性震群。震群中最大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区域构造特征显示,本次震群的发生可能与克孜尔断裂活动有关。对比分析历史震群及其前后新疆及周边的地震活动后认为,本次震群附近短期内不大可能发生更大地震,但震群活动可能反映了新疆区域应力场增强,新疆及周边地区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前震序列型震群的识别方法及动态跟踪预报程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发生在辽宁地区12个震群活动的特征及其前兆意义,提出了前震序列型震群的概念,定义了两个新的判定震群性质的特征参数Pt、Et,给出了前震序列型震群的识别方法和判定标准,探讨了震群动态跟踪预报程式方案和具体实时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研究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震群活动,按照《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选择震群原则筛选了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强震发生前的震群,利用MAPSIS软件判定震群性质。初步探讨该地区震群活动与强震(MS≥6.0)的空间分布关系为华北中强地震发生前一般都有前兆震群存在。主震震级越大,震群出现的越早,距主震距离越远,并且前兆震群会发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1月7日至12月1日,运城震群活动,最大震级4.7级.宏观考察组于11月17日到达现场.宏观考查工作重点是对4.5级和4.7级地震的震害和烈度影响场进行宏观调查,现将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利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建成以来记录到的省内发生的震级最大的顺昌4.9级震群的双差精确定位、震源机制解结果,结合当地的地震构造环境、地震活动性以及现场烈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认为:顺昌地震为双主震型的震群活动,其主震的破裂方向应为北东向,其发震机理是在北西向主压应力为主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的北东向的右旋走滑断裂.  相似文献   

19.
1976年内蒙的和林格尔发生6.3级地震之后,唐山7.8级大震之前,太原北格地区于6月19日出现小震群活动,这次小震群的活动,是在华北北部地震活动处于特殊状态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引起了人们对这次震群的关切,现将该震群的一些基本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姜秀娥  陈非比 《地震学报》1983,5(2):145-157
作者把强震孕育过程中处于一定构造条件下的一系列震群事件,统称为区域震群.分析1967年以来华北区域震群的时空进程发现:大约在唐山大震前5年,在未来大震震中区外围,形成了一个震群活动的空区,在空区外围,则出现了一个震群相对活跃的环形区域.环形区域内的震群表现出与唐山大震孕育过程有关的、逐渐增强的阶跃式活动,并在孕震不同阶段的转折时期相对密集;与此同时,大范围区域震群还经历了远场一近场的往返迁移.大震前后区域震群的这种时空分布与地震活动其它指标的变化有所呼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勾画出强震前近场与远场的异常特征.由此认为,研究区域震群的时空特征,有可能为强震预报提供某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