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质学会和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联合召开的国际性金矿地质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5月17~20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会议分两个阶段,17~18日学术报告,19~20日赴四平考察山门银矿。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贵金属地质工作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庆文 《吉林地质》1993,12(2):1-14
本文总结近年来吉林省贵金属金、银矿取得的地质找矿成果和新进展。主要有:第三纪含金砾岩型金矿的突破、太古宙绿岩型金矿远景的扩大、荒沟山地区老岭群金矿的新进展、海沟金矿储量的增长、东风矽卡岩型金矿的发现;提交了大型山门银矿、评价了八台岭金、银矿及百里坪银矿远景区的发现。主要介绍金、银矿产出的地质背景、矿化类型、矿床地质特征,部分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供今后开展普查及提高找矿效果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3.
3月5~7日在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召开了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工作会议。有102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部办公厅、规划司、人教司、勘查司、开发司、储量司、环境司等司局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全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全国地质图书馆等兄弟单位的领导也应邀参加了会议的开幕式。常务副局长王达代表局做了“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努力将我局建设成为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的骨干队伍”的工作报告。南京地矿所、西安地矿所、宜昌地矿所、航遥中心、广州海洋局等5个单位分别就深化…  相似文献   

4.
地矿部岩相古地理工作协作组第七次工作会议于1988年3月7日至9日在成都市举行。会议代表38人,其中除协作组学术顾问、成员(9人因病或其它工作请假)和办公室、信息组成员外,中国地质科学院和部科技司、地矿司、石油海洋局、地质出版社均派代表莅临指导。长期从事“岩古”工作的部分省地矿局和部属石油单位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协作组组长、成都地矿所所长刘宝珺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及时总结和交流我国汞矿地质工作的经验并展示我国汞矿的优越条件和远景,以促进汞矿普查、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由地质矿产部地矿司主持召集了贵州、湖南、四川、陕西、云南、湖北、广西、甘肃、青海九省(区)地质矿产局、队和成都地矿所等39个单位的71名代表,于1983年7月8日至20日在西宁召开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台北缘东段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划工作,经过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地矿局的十四名科技工作者近三年的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获得重要成果。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下旬,由地矿部资料局在长春主持召开会议,对该成果进行了评议验收。华北地台北缘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之一,区内既有最古老的古陆核心,又经历多次古板块的构造运动,地质条件对金和多金属等成矿十分有利。区划小组的同志经过辛勤努力,收集各类资料三百余份,野外调查典型矿床二十九处,观察地质剖面二十七条,采集各类岩矿分析、试鉴定样品一千九百  相似文献   

7.
1992年5月30日~6月1日在长春市召开了“东北区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地矿局,沈阳地矿所,长春地质学院的有关领导、项目负责人及大区项目办人员。还特邀了长期在本区从事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的米家榕、李西昆、刘长安、吴水波、彭玉鲸、段吉业、刘国良等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共计40余人。东北区领导小组组长吉林省地矿局副局长许以衡同志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并在会议开始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结束时作总结。  相似文献   

8.
由白银地质勘查基金委员会组织筹备的“首届全国银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6日~9日在山东蓬莱召开。会议是在白银地球化学勘查基金委员会谭顺道处长领导下,委托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李惠、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徐外生、中国有色总公司物化探中心李幸凡三位高级工程师共同主持。会前由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物化探所负责出版了《银矿地球化学勘查论文集》。会议代表共35名,分别来自有色、冶金、地矿、核工业和院校等5个系统的30个单位。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讨论相结合,交流论文20多篇,内容  相似文献   

9.
1989年8月,地矿部向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四省(区)地矿局下达了编制华北地台北缘地球化学图的任务。该项任务由部物化探局和四省(区)地矿局组成的编图委员会和编图组完成,由吉林省地矿局牵头,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任组长单位。编图任务于1992年底完成,提交的成果有华北地台北缘33种元素的1:50万、1:100万地球化学图,1:100万主要成矿元素综合异常图和1:100万主要成矿元素成矿远景分区图;以每个元素的83522个数据分别统计计算的33种元素各1:20万图幅、全域、各地质子区及两大自然景观地域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值;  相似文献   

10.
由长春地质学院主办的地矿部地质矿产科技情报网东北分网1987年情报交流会议,历时五天,于9月5日在辽宁省兴城市圆满结束。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6篇,其中环太平洋成矿带方面的8篇,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方面的7篇,周边国家和毗邻地区矿产资源情报调研方面的3篇,金、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的3篇,其他方面的4篇。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49人,其中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2人,辽宁省地矿局6人,吉林省地矿局12人,黑龙江省地矿局4人,长春地质学院13人。地矿网西北分网,成都地质学院、地矿部煤田地质情报网、  相似文献   

11.
1989年4—5月间,先后有六十余名中外地质专家去四平山门银金矿床进行考察。许多专家对矿床成因提出了各自的见解:4月6日英国构造学家切特威克(B.Chadwick)由长春地院张贻侠院长和吉林省地矿局叶天竺总工程师等陪同去四平市山门银金矿进行地质考察。在听取了四平地调所的矿区地质情况介绍和现场考察之后,他认为该成矿带是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所控制的陆内 NNE 走向滑移深大断裂带有关。这一构造体系的次一级构造成为多期岩浆活动和矿液的通道,矿床属于低温热液性质。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1980,26(2):180-181
辽东前寒武纪地质现场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七九年十月五日在鞍山召开,十月十四日在海城范马闭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地质学会,地质部地质所、天津地质矿产所、安徽、山西、山东、黑龙江、吉林省地质局区调队,东北工学院,辽宁冶金、非金属、鞍钢、煤田等地质公司,00269部队,海城滑石矿,沈阳地矿所及省地质局所属有关队等32个单位,共68名代  相似文献   

13.
由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筹备并主办的地矿部东北地质实验科技情报分网第四届岩矿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9月12日—15日在长春市召开。吉林省地矿局局长周翔、总工程师叶天竺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东北地质实验科技情报分网网长、秘书长、吉林省地矿局科技处和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测试所领导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计61人,他们来自东北三省地矿局系统,长春地质学院、吉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吉林石油指挥所、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等37个单位,西北地质实验情报分网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大学、吉林省地质矿产厅、吉林省地震局、长春科技大学等10个单位共同组织的“火山作用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8月14~16日在长春召开。并于会后组织了长白山火山地质考察。 这次会议着眼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与会代表就21世纪火山作用与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并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华北地台北缘翁牛特旗大朝阳沟地区2014年获得的1∶1万高精度时间域航空电磁、航磁资料的分析,重新厘定了华北地台北界的位置及产状,总结了不同矿种的航空电、磁特征。华北地台北界沿西南沟-小朝阳沟-上东三家一线呈向北凸出的弧形展布,界面总体外倾、倾角50°~70°,呈扭动弯曲的曲面向下延伸。相比于多金属矿和铅锌矿,金矿、铜金矿、铜金银矿等航空感应激发极化(AIIP)效应较强且与线性磁异常套合,具有明显的航空电、磁特征。据此,结合化探资料,圈定了金及多金属找矿靶区3片,对其中的2片利用Cole-Cole模型设计了建议钻孔2个。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由陕西省地矿局主持,于1985年5月21至25日在西安市西北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地质矿产部地矿司秦巴协调领导小组、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出版社、北京大学、武汉地院、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各野外地质队以及邻近各省区调队等33个单位的代表共60人。会议由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程裕淇教授、地矿司区调处副处长陈克强高级工程师、陕西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尚瑞钧高级工程师等17人组成评审委员  相似文献   

17.
地质矿产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于1983年5月20日至31日,在下关市召开了《云南省兰坪县金顶铅锌矿详勘报告(送审稿)》审批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工司、冶金部地质司、地矿部地矿司、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云南省计委、省冶金局、省地矿局、昆明有色冶金设计院、昆明冶金研究所、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以及湖南、浙江、  相似文献   

18.
承德市位于华北地台北缘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是河北省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目前探明的铜铅锌矿床达20余处,尤其近十年来,通过地质大调查项目的实施,相继发现了黑山铁矿、小寺沟含矿岩体外围的金银矿及云雾沟银多金属矿床等.文章在综合分析研究前人科研资料和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铜铅锌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认为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集中区有利部位物化探异常清晰,找矿标志明显,显示出铜铅锌矿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贵金属矿床地质专业组主持的浙江遂昌治岭头金银矿现场考察及学术交流会,于1985年1月10日至19日在浙江龙游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矿产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和地质院校以  相似文献   

20.
受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农学会委托,四川省地质学会、四川省地质学会、四川省农学会,地矿部成都地矿所筹备并组织了这次会议。会议于1988年12月6~9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9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组成包括地质学、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