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引言我县1200—1500米的高山区,粮食主要以玉米为主.本文队分析1961年以来制约我县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障碍入手,提出高山地区玉米增产的主要措施.二、影响我县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素及玉米生育期对积温的要求影响我县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素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2.
宋超辉 《贵州气象》1999,23(5):12-16
对《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研制的主要目标,技术特点,主要内容,结构设计和主要技术改进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
对《全国地面气候资料统计方法)研制的主要目标、技术特点、主要内容、结构设计和主要技术改进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气象行政审批效能监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三年来天津市气象行政审批效能监察工作的主要做法,在认真分析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气象行政审批效能监察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1哈尔滨机场主要气候特点1.1全年气候概况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机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夏季主要受热带太平洋暖气团影响。机场主要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夏季次之,春、秋季短暂,四季分明;全年盛行南风和西风,其中夏季、秋季和冬季主要盛行南风,春季主要盛行西风;全年平均气温较低,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均较大,夏季较为炎热但持续时间较为短暂,冬季严寒并且持续时间漫长;相比  相似文献   

6.
青海对流云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文 《气象科技》2004,32(5):343-347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三维对流云模式和2002年青海省河南县秋季外场试验取得的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该地区秋季对流云降水主要为冷云降水,暖雨过程不易启动。降雨主要是由于霰落入暖层融化,雨水的蒸发是雨水减少的主要机制。霰在降水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霰的生成又与冰晶密切相关。冰晶是霰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霰生长的主要因素。初始的霰粒主要由冰霰自动转化生成,而较少由雨滴冻结生成。霰胚通过收集过冷云水和冰晶与霰的碰并又促进了霰的进一步生长。冰晶的生成主要是由于自然冰核的核化,因此,自然冰核的数浓度对整个降水过程都有影响。霰是云中过冷水消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REOF、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60~2005(共46年)我国南方地区冬季(1月)地面最低气温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经过REOF分区后各区域影响最低气温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根据最低气温REOF分区可把我国南方地区最低气温划分为A,B,C三个区域:A区主要包括广西、湖南、贵州;B区主要包括海南、广东、福建和浙江;C区主要包括湖北、河南和安徽。影响这三个分区最低气温的因子各有不同,A区主要是受来自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的热源影响,B区主要是受西太副高和西南气流的影响,影响C区的则主要是来自北方的冷空气。  相似文献   

8.
基于MICAPS 3核心的人影业务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林林  刘黎平  徐海军  李爱华 《气象》2013,39(3):383-388
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MICAPS 3.2系统框架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首先介绍了MICAPS 3.2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特点以及主要的系统接口情况.其次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以及主要产品并指出不同类型的数据在该系统中的交互方法.最后,针对人影工作特点设计菜单和界面布局,完成系统开发设计,并展示了开发完成后人影业务主要产品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风廓线雷达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胡明宝  李妙英 《气象科学》2010,30(5):724-729
通过对国内外主要风廓线雷达产品发展情况的介绍,比较了它们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量性能,分析了天线、发射机采用不同技术体制时的优缺点。对未来的主要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准两年周期振荡在我国月降水量中的表现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嘉佑 《大气科学》1988,12(3):267-273
本文使用主要分量分析和复主要分量分析方法对我国35个站1951—1980年期间逐日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在其主分量中发现存在显著的准两年周期振荡;根据复主要分量的空间振幅函数,发现在地域上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利用复主要分量的空间位相函数,揭示出这种周期振动的空间波是一行波,传播方向主要特征呈东(或东北)至西(或西南)的纬向方向;我国的两个主要表现地区是一种同相关系. 本文还对35站月降水序列作了交叉谱分析和不同区域平均序列的落后交叉相关分析,所得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1.
风廓线与测风塔资料在地面风场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四维同化方法将风廓线雷达和测风塔资料应用到WRF模式中,通过对比资料同化前后模式对地面风场的预报效果可知,加入风廓线雷达和测风塔资料后模式对风速的预报效果有明显提高,对风向的预报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资料同化结束后,模式预报在49h内对地面风场预报效果仍有明显改善,但随着模式预报时间的增加,在模式积分49h以后,同化资料前后模式对地面风场的预报效果无明显变化。另外,通过对资料同化前后模式对风速预报误差的分析可知,在对模式风场预报的改进中风廓线雷达资料的贡献大于测风塔资料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利用CLC-11-D型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的5波束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晴空、稳定性降水和对流性降水等不同类型气象条件下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测风的准确性,并对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共计7300时次的晴空观测资料进行了测风质量评估,得出结论如下: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均匀稳定,水平风速和风向测量精度要优于稳定性降水和对流性降水天气,降水出现前后环境大气扰动较大是导致稳定性降水和对流性降水天气下测风精度较差的原因;150 m以下近地层高度的测风质量较差,与地杂波干扰较强有关;夏季有效探测高度最高可达6300 m左右,春秋季有效探测高度比较接近,分别为2000 m和2500 m左右,冬季有效探测高度最低,仅为1100 m左右;4个季节测风质量评估达标高度分别为900、4000、2200 m和1100 m,大气环境的湿度条件和水平风速、风向标准差的波动是影响测风质量评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风能是地球表面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也是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重要能源.文在第三次气候区划的基础上,对包头地区近40a(1971-2010)风及风能资源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包头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风电场资源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利用现场总线结构的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梯度测风,测量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所需的气象要素,生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报告。通过1年的试用并对系统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测量风能资源,具有提高气象部门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风玫瑰图和风速直方图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office办公软件的现有功能,利用WORD(EXCEL)文档快速制作风玫瑰图;风速直方图,解决手工制作精度不高和安装软件的麻烦,提高效率,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河气象站为代表站,对2014年7月~2018年6月巴里坤机场风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巴里坤机场主导风向受地形影响,白天盛行W风,夜间盛行E风;(2)巴里坤机场风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白天风速大于夜间,春季风速大,冬季风速小;(3)巴里坤机场大风多出现在4-6月,风向频率多为偏西北风;(4)西北路径(经向型)和偏西路径(纬向型)的强冷空气造成巴里坤机场西北大风,冷平流强,气压梯度大,锋区明显。偏东大风时为“Ω”型环流,位于脊前出现东北大风,位于脊后出现东南大风,低层锋区不明显,东北大风时无明显冷暖平流,东南大风时暖平流较强。  相似文献   

17.
超声测风仪因启动风速小、无转动部件、不破坏风场、测量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多种行业的测风需求。超声波测风的相关检定规程当前在国内尚未正式制定。本文借鉴风杯检定规程所选择的风速测试点,在HDF-720低速回路风洞中,对超声测风仪在不同角度下进行了测试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测风仪可以安装在工作段面较大的风洞中进行测试,由于超声探头存在阴影效应,对于同一风速,不同角度上的测量结果稍有差异,而且不同风速对应的差异也不同。利用超声测风仪进行风速实时测量时,必须结合上述测试分析,按照超声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对测量值进行相应修正。  相似文献   

18.
陈中钰  杜冰  刘康 《气象科技》2020,48(6):801-807
基于九龙站风廓线雷达实时水平风数据制定了水平风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首先求取中位数水平风场,其次构建实际观测风场和中位数风场的差值序列,然后求取差值序列的均方差,再根据差值均方差得到质控判别式,最后试验求取质控判别式中的质控阈值。通过对九龙站2017年风廓线雷达水平风数据质量控制发现,实测风向数据有2044185个,25721个没有通过质控,未通过质控的风向数据占总观测的比例是1.258%,风向数据在近地层通过质控的数据最多,随高度增加通过质控的数据量有所下降。实测风速数据有2044185个,18296个没有通过质控,未通过质控的风速数据占总观测的比例是0.895%,风速数据在2000~4000 m出错的最少,近地层次之,4500~7000 m出错的数据最多。质控后风廓线雷达和探空观测风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减小,相关系数增加,风向数据质量在500~7000 m提升明显,风速数据在1500~8000 m之间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用于风电场功率预测的逐时风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龙  吴息  丁宇宇  丁杰  江燕如 《气象科技》2013,41(4):777-783
为满足风电场精细化风速预报的需要,利用MM5模式的格点输出数值预报产品以及福建沿海地区两座海上测风塔的逐时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将MM5数值预报产品与测风塔实测气象资料要素指标值共同引入回归方程,拟合两座测风塔特定高度的逐小时风速预报方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通过一年的预报效果指标以及15日的独立样本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逐小时风速的预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10 m高度风速推算风机轮毂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南地区27个测风塔为期1年的铁塔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平均风功率密度指数值均小于3倍的平均风速指数值,利用平均风速和形状参数随高度的变化的经验公式,推导出由10m风速资料推算风机可能的轮毂高度的平均风功率密度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现有铁塔资料进行交互拟合分析,其平均相对误差9.6%,可为无梯度测风观测站点由10m高度风速的频率分布推算风机可能的轮毂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