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龙岩中甲锡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甲锡金属矿床是受政和一大埔断裂带的低字级构造所控制的矿床。控矿构造研究表明,锡矿化及矿体主要受NE-NNE、NE向断裂、裂隙以及接触带构造的复合控制,构造变形以脆性-脆韧性为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燕山期俯冲走滑体制及其对成矿定位的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中国东部180-90Ma前地质构造演化与北美西部155-0Ma间地质构造演化的对比,说明中国东部燕山期由活动大陆边缘向陆内过渡的构造属性,进一步阐明中国东部燕山期金属成矿大爆发的地球动力背景-伊泽奔流岐海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低角度斜向俯冲和NNE向左行平移剪切运动。活动大陆缘地壳缩短增厚和伸展减薄两个阶段产出有不同的岩石组全和金属成矿组合。NNE向平移剪切带切割先成断裂体系形成控矿断裂网络分级控  相似文献   

3.
正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其在沈阳以北由一支分为两支:NE向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和NEE向的敦化—密山断裂带。依兰—伊通断裂带在吉林省境内称为伊通—舒兰断裂带,也是由东支和西支断裂组成,两条断裂相距10~20km。该断裂带沿北东方向经四平、伊通、舒兰向北东方向延伸到黑龙江省通河一带。中间多处被NW向及NNW向次级断裂截错,第四纪以来在该断裂带发生的火山活动和频繁的地震活动多与这些断裂及  相似文献   

4.
浙、赣、皖相邻地区金属矿产分布呈现南铜金北钨钨锡的特点,十六主要线性断裂带和九岭、怀玉地体的拼接带叠复构成区域一级控矿断裂网络,同期不同类型金属矿化围绕网络结构点处的岩体分布组成矿田尺度斑岩成矿体系,两者分别决定和控制区域范围和矿田范围金属矿床包括,金矿床的空间就位。  相似文献   

5.
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地质环境与地震构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苏宗正  程新原 《山西地震》1992,(1):19-30,36
1989年10月18日的大同—阳高地震发生于大同盆地的册田凹陷。册田凹陷走向北东东,其南缘的六棱山断裂为凹陷的主干断裂,是这次地震的控震断裂。该凹陷内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其中大王村断裂和团堡断裂规模最大。这两条断裂大部份隐伏于新生代沉积层之下。电法勘探、钻探、泉的分布及地貌现象均显示其展布位置。在北东东向区域压应力场的作用下,这两条断裂成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震源机制解结果和烈度分布特点支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的共轭地震构造带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采用小地震活动图象和4.0级(Ms)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资料的构造分析方法,得到一幅华北地区震源构造在地面的投影分布图,它显示4条NNE-NE向和1条NWW-NW向地震构造带交切成的共轭剪切构造格架。每条地震构造带又由一系列共轭剪切构造组成。由发生在带内的5个大震序列共轭破裂特征发现,共轭地震构造的孕震与控震作用是地震构造带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地震构造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3,自引:15,他引:7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杰  宋长青 《地震地质》1998,20(2):51-154
北西向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由近20条北西至北西西向断裂组成,是一条对新生代区域地质构造发育起到重要控制作用的地壳构造带。断裂带新生代活动由中部向西北和东南部发展,总体表现左旋走滑性质。断裂带有山西断陷盆地带等几条北东向活动构造带与之交汇,形成北西和北东向两组断裂相互交切的构造组合,出现5个复杂的构造交接段。6级以上强震和大多数中小地震群集于这些地段,其中北西和北东向断裂都可能发生地震,显示共轭破裂错动特征,但北东向断裂发生的地震强度较大。张北-尚义6.2级地震发生于断裂带与山西断陷盆地带交接段的西缘,是断裂带向西北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双尖子山矿集区作为中国北方东部大型的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具有多期叠加成矿的特征.为了揭示双尖子山矿集区2000 m以浅成矿要素的空间展布,本文基于有限内存拟牛顿法(L-BFGS)对覆盖矿集区的6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含源三维反演,获得了双尖子山矿集区2000 m以浅三维精细电性结构.结合重磁、区域地质、钻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得到如下结论:(1)矿集区深部存在大面积的高阻区,可能为与成矿有关的早白垩纪侵入岩的反映,在兴隆山矿段西北侧及西南侧(A、B区)、双尖子山矿段西部(C区)表现为高侵位特征;(2)矿集区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断裂系统由1条北东向深断裂(F1)和北西向、北东向以及近南北向的浅层断裂组成;(3)赋矿地层大石寨组电性特征为中低阻,主要分布在1000 m以浅,在兴隆山矿段以及双尖子山矿段东部较厚,与矿集区断裂系统组成了良好的容矿空间和成矿流体上涌通道;(4)建立了矿集区2000 m以浅的成矿模式:在兴隆山矿段,早白垩世侵入岩高度侵位至上覆大石寨组下方,侵入岩就位后析出含矿热液,并在浅部北东、北西向断裂及断裂交汇处成岩成矿,而在双尖子山矿段,成矿流体主要受北东向深断裂F1的控制,在F1断裂以及其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处富集,导致矿体主要分布于矿段西部.  相似文献   

9.
郯庐断裂带沂沭段最新活动的断层一般称之为F5断层,分布于潍坊至嘉山一带,长约360km。郯庐断裂带宿迁段F5断裂的准确位置、活动时代一直以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文中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对F5断裂进行了系统性勘探,获取了准确的定位及其断裂发育特征。结果表明,F5断裂并未终止于原来认定的宿迁市环城南路处,而是继续向南延伸;F5断裂主要由2条相向而倾、近直立发育的主干断裂组成;在三棵树乡附近,F5断裂由3条断裂组成,且呈右阶排列,阶区长度约6km,宽度约2.5km,形成小的拉分盆地,控制了新近纪以来地层的沉积。结合钻孔联合剖面和槽探结果,判断F5断裂西边界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东边界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总体认为F5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10.
夏垫断裂带深部构造特征与第四纪活动性讨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重力、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物探工作成果,由深及浅垂向上“接力拼接”的方式,结合钻探等手段,把夏垫断裂带分解为基岩断裂带和第四纪断裂带2个部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夏垫断裂带的基岩断裂带由主干断裂和次级断裂构成.其北段(马坊-西集一带)较窄,由2条主干断裂构成.其南段(西集-凤河营一带)较宽,由3条主干断裂构成.2)第四纪断裂带是基岩断裂带向上延伸的部分,是断裂带最新活动的直观表现,并受控于基岩断裂带.夏垫第四纪断裂带同样由主干和次级断裂构成,北段(马坊-西集一带)由2条主干断裂和分布于北端尾部次级断裂构成,与基岩断裂带一一对应关系较好.2条主干断裂产状差异较大,最新活动时间均为全新世.而南段(西集-凤河营一带)断裂分布不连续,很难分清主次断裂,同基岩断裂带的对应关系较差,推测为基岩断裂中夏垫断裂的活动.这些主、次级断裂产状均较为陡立,最新活动时间为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3)夏垫断裂带内上、下两盘全新世沉积底界垂向累积位错量为1.7 ~4.8m,晚、中、早更新世以来则分别为6 ~ 26m、26 ~ 167m和44 ~ 330m,其中最大累积位错量位于夏垫地区,向南、北逐渐减小.4)以张家湾断裂为界把夏垫断裂带划分为南、北2段.北段第四纪活动性强,中强震及微小地震时有发生,而南段第四纪活动性弱,仅发生微小地震.  相似文献   

11.
小江断裂带中段的北东向断裂与断块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军  俞维贤 《地震地质》1997,19(3):12-210
小江断裂带中段东西支断裂间存在的NE向断裂是在第三纪NE向断裂的基础上,于第四纪中晚期开始新的活动,并具有左旋走滑运动的特征,有些在全新世仍有活动。它们的活动从属于小江断裂带的整体左旋走滑运动,其运动幅度和速率比近SN向小江东西支断裂小得多,但是由于它们的运动,使主断裂产生弯曲或阶区,形成有利于应力和应变集中的障碍。夹于东西支断裂之间的断块被NE向断裂切割为多个次级菱形和梭形断块,这些断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对断裂分段和地震孕育过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分段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是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构造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将断裂带分为4段:张北-南口段、南口-宁河段、渤海段和蓬莱-烟台段,各段具有不同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同时,对断裂带内北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断裂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南澳断裂带与滨海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及其活动性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南澳断裂带,亦称靖海——长乐断裂带,它是东南沿海滨岸的一条NE—NNE向的中生代强烈活动的变质带和深断裂带,亦是一条地震活动性较强的断裂带。滨海断裂带是近年新发现的一条NEE向大型弧形断裂带,亦称南澎——涠洲岛断裂,向东北可能与NE向平潭岛外——兄弟屿断裂联合或复合组成一带,它是一条新生代强烈活动的断裂带;该两条断裂带在汕头海外互相截交,不属于同一断裂系和同一地震带。作者认为东南沿海大于7级以上强震与滨海断裂带的活动密切相关,南澳断裂带仅是一条中等活动的断裂。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地震地质、物探、卫片等新的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在菏泽地震区地下隐伏着一条北东向深大断裂带。地震区内的解元集-小留集断裂与北西向的成武-定陶断裂构成共轭破裂导致藻泽5.9级地震发生,北东向断裂是其主要的发震构造。由菏泽5.9级地震前沿发震断层的ML≥3.0级地震震中迁移、震源深度的变化及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表明,发震断层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逐步克服障碍,使断层贯通,与此同时在发震构造断层面上  相似文献   

15.
民乐-双凤断裂带是罗浮山-灵山近东西向断裂系西段中一条重要的断裂带。沿带或其附近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43/4-51/2和多次有感地震,是一条活动断裂带,研究发现,断裂的运动学特征为右旋剪切,多处出现断错沟谷,有些在地形地貌上显示为断头沟谷与断尾沟谷。  相似文献   

16.
阿尔金断裂带地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交界的阿尔金山脉地区,西起新疆与西藏交界的拉竹龙,向北东东方向斜切昆仑山及祁连山,东端隐没于巴丹吉林沙漠之下.是中国西部一条著名的北东东向左旋走滑断裂带.阿尔金断裂由多条长达数百公里的断裂组合而成,卫星影像上主干断裂具有舒缓波状的线性特征,地面上以狭窄断层谷、断层崖分布为特点.现今阿尔金断裂带的形成和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和持续推挤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有关,是青藏高原西北边界的断裂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祁连——河西走廊地壳细结构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在北祁连-河西走廊测制了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查明测区莫霍界央深40-50km,向南倾向连山区,北祁连山前逆掩断裂西南倾,上陡下缓消失于3.5-4s处(可能是滑脱带)。阿尔金断裂向东延伸到宽滩深部,倾向南,下切到地下壳,阿尔金断裂带与北祁连冲断裂带吸收了印度板块向北推移产生的压应力。  相似文献   

18.
盐池河温泉是清江流域内唯一的温泉出露于奥陶系红花园组岩地层中,受控于龙王冲断裂派一出的NNE、NW向次级小断层。地质分析及有关测试成果表明,该温泉水源主要来正大气降水和清江河水沿断裂的下渗,经地热增温并吸收龙王冲断裂稳定滑运动所产生的摩擦热量后,再沿NNE、NW向断裂交流部位溢出地表,是一个地层一断层复合控制型温泉。该温泉的出露,有利于水布垭水利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可以减少水库诱发地震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山东青州-牟平重、磁场特征及地壳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1999年10月在山东青州--牟平地区进行的重、磁剖面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探讨了测区的重、磁场以及地质构造特征,并结合前人在山东聊城--荣成进行的人工地震处理结果,反演计算了该地区的地壳结构。结果表明:在该地区主要构造走向为NE-NNE向,测区地壳厚度在30-35km之间,昌邑--莱州、栖霞--初村存在着上地幔隆起区,在青州--昌邑地壳厚度起伏较大,说明郯庐断裂带该地区的影响可深至下地壳。  相似文献   

20.
吉拉拜金矿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约40km处的哈巴河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体内北西向断裂带中,研究表明该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稀土元素研究表明,矿化蚀变岩石与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流体包裹体均一测温表明成矿温度为120-360℃,有两个峰值,一个峰值位于270-300℃范围,另一峰值位于150-230℃范围内,表明岩浆期后热液和断裂活动对城矿均起作用。含金脉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矿化早阶段,成矿热液中以变质热液及岩浆热液为主,随着矿化作用的后移,成矿溶液中自然会加入越来越多的大气降水,导致其氢氧同位素组成向大气降不线方向漂移。研究结果显示,哈巴河岩体为该金矿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是由哈巴河岩体的岩浆期后热液、动力变质热液及大气降水共同组成,北西向断裂带是这些成矿热液的运移通道。该北西向断裂带为逆冲压扭性质。该逆冲压扭断裂中的局部弱应力部位是成矿物质有利的沉淀富集场所。吉拉拜金矿床含金石英脉就是沿北西向逆冲压扭性断层中局部张拉部位产出。哈巴河岩体中产西向断裂带及其中的石英脉都很发育,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