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按以下三步制作单站暴雨预报 :建立可产生暴雨的环流与天气尺度系统相匹配的模式 ;在该模式下 ,从云的种类、系统的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输送、移动速度等因子出发 ,建立暴雨动态判别式 ;从能量学出发 ,建立降水量客观预报模式 ,并作出预报。利用这种方法作出的预报准确率较高 ,适于在县站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MM4中尺度数值模式为基础,在微机上建立了能满足实时业务需要的贵州区域暴雨预报系统。该系统对原始资料进行预处理,模式计算,计算结果处理分析,图形显示来获得暴雨预报产品。通过对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的计算及50个个例的分析,表明本系统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崔粉娥  王勇  李慧君 《气象科技》2013,41(4):696-702
2010年8月4-5日和2010年8月21-22日两次天气过程都是在副热带高压外围产生的沿海大暴雨天气,利用多种资料,重点针对基层气象台(站)常用的几家数值模式产品,对两次暴雨过程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降水量要素等方面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家数值模式产品对暴雨定量预报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降雨量级普遍偏小,对强降水中心的预报稳定性较差;在降水量级上,EC模式预报较准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产生暴雨天气影响系统位置和强度的预报,不同的数值模式有所差异;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预报,T639模式和EC模式各时效预报脊点位置跟实况场一致,但强度较实况偏弱;但对高空槽和切变线的预报跟实况都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暴雨预报中需要在参考数值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强对流工具、实况加密资料、物理量场、相似个例和经验外推等其他辅助手段提高暴雨站点预报准确率,从而提升灾害性天气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冀春晓  李南声 《气象科学》1996,16(3):277-284
为提高山西暴雨预报能力,在引进颜宏等人设计的复杂地形条件下嵌套细网格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某些调整,即:中心点位置的改动:取水汽办事办事量M为M.=Mtl+Mtm=1.75Mtl;湿润因子也按Anthes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取值,并将郭晓岚和Anthes两方案结合起来使用,企图建立适用于山西暴雨预报的数值预报系统,使用该系统,对1993年山西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该系统对雨量及天气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5.
利用MIACAPS平台及本站资料,选取了7个预报因子,建立大-暴雨预报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县局现代化通讯设备,得出了易于操作的大-暴雨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个新的中尺度模式业务数值预报系统,即区域增强模式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并能在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现有条件下进行实时业务预报。大量准业务预报试验表明,该系统对影响华南的种类主要大气过程、尤其是台风和前汛期暴雨等过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对1993、1994、1995年所有影响华南的台风过程的预报检验其降水邓产分明显高于国家气象中心降水预报模式等大尺度模式的预报,同时,台风路径的预报误差  相似文献   

7.
张明生 《贵州气象》1999,23(4):16-16
暴雨是黎平县夏屯灾害性天气之一,利用韵律法建立一种月暴雨预报模式。此模式多多年运用准确率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8.
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业务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国庆 《气象》1994,20(12):27-34
在最近的15年中,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业务高速度发展,预报模式从北半球模式发展为全球谱模式,并配套建立了资料同化系统和用于降水预报的有限区预报模式,暴雨和台风预报模式正在研制中。目前数值预报时效已延至7天,T6393丙上时的预报水平已优于的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技术在不断改进,最高(低)气温下两天MOS预报精度已接近预报员制作的综合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流域数值预报产品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宜昌市气象局研制的数值预报产品评价分析和客观订正系统,对ECMWF、T213L31模式分别进行预报误差分析和降水主要影响系统预报能力分析。结果表明:ECMWF模式总体误差水平好于T213L31模式,T213L31模式24 h的总体误差水平接近ECMWF 72 h预报;ECMWF、T213L31对影响长江上游流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不同的预报能力,使用宜昌市气象局所研制的订正系统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式预报的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对毕节地区的大—暴雨、暴雨的分布、强度和出现时段等进行了气候统计分析,并根据各类天气系统在关键区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型,建立了毕节地区大—暴雨、暴雨的5种短期预报模式。由于还有空报出现,又进一步寻找了模式与要素的关系,以模式为基础,把要素指标作为入型条件。  相似文献   

11.
6—7月江苏区域5天暴雨趋势中期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正心  吴美云 《气象科学》1994,14(3):259-266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气象台研制的区域暴雨中期预报系统.该系统选用距离系数相似法、指数相似法等统计方法将欧洲中心预报的500hPa高度场与历史上500hPa高度场找相似,及中期暴雨天气过程概念模式制作预报.从天气学意义出发,用ECMWF预报的500hPa高度场、850kPa风场、温度场建立了一系列的中期时效的暴雨预报指标。该系统从ECMWF的格点资料处理到预报结果的给出,全部是由计算机自动连续进行的,在日常业务工作中使用有迅速、及时、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资阳的大~暴雨、暴雨的分布、强度和出现时段等气候统计分析,根据各类天气系统在关键区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型,并建立了资阳强降水的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3.
沙澧河流域致洪预警系统基于中小河流致洪预警气象服务需求,以气象与水文相结合,应用地理信息(GIS)先进技术,利用气象常规数据、地面自动雨量站资料、数值模式、卫星雷达资料及水文雨量、水位数据等资料,运用动力学诊断和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模式输出法、相似预报等方法,输出暴雨和水位增量预报模型。该系统通过C/C++语言编程,集气象水文信息显示分析、数据库、预报模型和用户界面于一体,建立了涵盖流域暴雨预报、水位增量监测预测、洪涝灾害预警服务等多功能的可视化业务技术平台。在本地基层台站首次将气象和水文两个学科结合,建立降水、水文和洪涝数据库;首次对沙澧河流域进行暴雨形势分型,并建立流域暴雨预报模型;首次建立沙澧河流域五大水库水位增量预报模型。自系统运行以来,成功对沙澧河流域出现的几次致洪暴雨进行了预警,服务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山西暴雨数值预报系统冀春晓,赵放(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引言多年来,暴雨的预报一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条件的改善,数值预报渐渐成为气象预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根据实际计算条件,研究适合本地区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就显得非常...  相似文献   

15.
由河南“75·8”特大暴雨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8"特大暴雨在我国暴雨领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个例。40 a来还发生了其他类型的极端暴雨和突发性暴雨,都加深了对我国暴雨研究与业务的认识,引发了一些思考。暴雨是我国最主要的灾害天气,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暴雨预报也是我国乃至全球天气业务的重点之一,各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加大对暴雨形成机制的研究,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减小由于暴雨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近20 a来,得益于各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发展及诸多先进科研成果的应用,我国暴雨预报业务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受季风和多种气候带天气系统的影响,地形地貌多样,暴雨形成机理复杂,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仍达不到防灾减灾需求。近期我国暴雨预报业务发展的主要思路包括:加强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影响系统的典型暴雨特别是极端性暴雨和局地突发性暴雨个例的分析研究,加深暴雨形成物理机制的认识;提高数值模式尤其是区域中尺度模式和集合预报系统对暴雨预报的性能;加强对模式物理过程和预报性能的了解,充分发挥各地各级预报员认识当地暴雨机理和积累预报经验的作用;提高多源资料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短时临近预报能力;建设现代化人机交互式预报业务平台,提升暴雨预报能力;加强对暴雨研究长期持续定向的投入,稳定预报员队伍建设;建立科研和业务的新型结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复杂地形条件下嵌套网格预报模式和欧洲中心(ECMWF)2.5°×2.5°的全球网格点资料,对“81.7”四川大暴雨进行了单向影响粗细网格嵌套48小时的个例预报试验;并根据滤波原理,利用最佳高通滤波器,将风场、位势高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中尺度分离。结果表明:本模式较好地预报了造成这次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对动力和热力影响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本模式较好地描述了暴雨天气,细网格预报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改进。该尺度分离方法也能在扰动发展的早期阶段就能从大尺度背景场中将西南涡等中尺度系统清晰地分离出来,使我们能对影响这次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资阳的大~暴雨、暴雨的分布、强度和出现时段等气候统计分析,根据各类天气系统在关键区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型,并建立了资阳强降水的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利用ECMWF细网格、GRAPES_GFS、GRAPES_MESO、SWC_WARM四种数值模式降水资料,以及四川省气象台智能网格格点降水预报产品,对遂宁地区2020年7月发生的六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24h时效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数值预报模式对遂宁地区的降水预报均有较大偏差,预报值普遍偏小1~2个量级;SWC_WARM针对暖区暴雨的落区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在锋面降水过程中,ECMWF细网格模式的参考价值更大;而GRAPES_GFS和GRAPES_MESO的偏差最大,对暴雨的指示性较差;四川省气象台的智能网格降水预报产品对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还需要本地预报员对落区和量级进行进一步订正。  相似文献   

19.
2022年广西出现1960年以来最强“龙舟水”,但同期南宁市降雨分布不均,暴雨预报空漏报较多。因此,有必要对2022年“龙舟水”期间南宁市暴雨过程的数值模式与实况降水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模式对“龙舟水”暴雨的预报能力;并通过分析雷达回波、物理量等资料以提高预报员订正技巧。结果表明,中尺度模式对暖区或沿海地形的暴雨有一定预报能力,但需注意消空;南宁暴雨漏报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触发机制、高低层系统相互作用和降雨发生机制,空报的原因主要与数值预报的影响系统预报偏差有关;“龙舟水”期间南宁暴雨的雷达回波路径主要有四种,预判回波源地和移动路径对暴雨落区的短期预报有一定的帮助;“龙舟水”期间南宁市上空不稳定能量及水汽条件较好,应加强触发机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沈树勤 《气象》1996,22(1):38-41
局地暴雨增强数值预报模式是建立在适用于地方微机上可实现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模式由兰州高原大气所引进本台并同时开展数值模式的对比试验,并且在1994年6月15日-7月15日梅汛期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模式运行正常可靠,计算稳定,对降水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