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蓝天、碧水、青山、沃土,是优美环境的基本要素。曾几何时,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因为大批重工业、化工业以及矿山开采项目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引发公众担忧。痛定思痛,辽宁的发展理念正在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辽宁将进一步实施蓝天、碧水、青山、沃土四大工程,向环境污染宣战,向全省人民晒出一份生态账单。蓝天工程,执法"亮剑"为有效应对雾霾,加强大气污染治理,2016年一季度,辽宁省累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贵港市国土资源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该市提出的"13446"工作总思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乘势而上、改革创新,通过"五抓",实现"五转",全力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总体部署,结合黑龙江省省情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就支持全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4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温州民营经济迎来蓬勃发展之机,瑞安作为温州发展的排头兵,各类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大大小小的工业集聚区应运而生,“草根经济”在瑞安大地上繁荣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对城市发展有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全面的定位,原来的工业集聚区成为了现在的低、小、散的老工业点。  相似文献   

5.
<正>老工业基地曾经为共和国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当前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矿业领域,是传统矿业经济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新机遇,尤其是对于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迫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以往粗放式矿山开采阶段形成的废石、尾矿和废弃矿地目前具备再次开发利用的条件。倡议相关政府部门、地勘单位、矿业企业和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称,今后10年的振兴工作将由前期以东北地区为主向巩固深化东北、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在老工业城市的调整改造上。具体的调整改造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到2017年,规划范围内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主要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要进展,产业竞  相似文献   

7.
<正>株洲市国土资源局荷塘分局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加快进度,确保质量,农村调查部分115平方公里一次性通过省土地调查办的预检。城镇部分完成地形图修、补测37.1平方公里,完成权属调查11000  相似文献   

8.
时值隆冬正是辽宁大地土地开发整理春潮涌动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辽西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部的羊角沟乡、西部的坤都营子乡、北部的中三家镇、南部的白塔子、南公营子镇,只见土地整理现场,一台台挖掘机马达轰鸣,一辆辆铲土机轮番上阵,一排排翻斗车往来如梭,刨开冻土、推高坝沿,垫平沟壑,运来熟土……辽河、大凌河、太子河岸畔,千山、凤凰山、龙首山脚下,处处可见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土地整理现场,处处可见红旗招展,你追我赶的动人景象。肇始于2000年的辽宁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历时五载,收获颇丰:省投资开发整理项目252个,投资总额16.4亿元,建设总规模80.4万亩,新增耕地23.7万亩。截止2004年底,组织实施国家项目39个,项目预算5.36亿元。土地整理使基本农田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矿山复垦取得了新的进展,辽西、辽北农田保护、辽东林下经济建设力度加大;土地整理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卓有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土地整理,是实施"反哺"农业战略的重要途径,是保证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是亿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要路径,是通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康庄大道。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作为土地整理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以"用体制理顺工作,用制度规范行为"为指导方针,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力争把好事办好,力保项目区农民满意,项目组织者和实施者满意,当地政府满意,而项目区农民满意是终级目标。如今的土地项目整理区,开发一片,脱贫一片,整理一方,富裕一方。目前,在辽宁广袤的田野上,一个个项目区,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土地整理项目备受欢迎,炙手可热!许多市、县、区的父母官们,争着抢着、憋足了劲,以为百姓争取到土地整理项目,为莫大的荣耀。放眼望去,春回大地,在希望的田野上新一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正如傲雪顶凌的迎春花,含苞待放,用独有的那一派金色迎接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3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一些当初的资源型城市摇身一变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过去三期的聚焦资源枯竭型城市涅槃的报道中,我们先后采访了湖南的资兴市、冷水江市、耒阳市三个  相似文献   

10.
<正>眼下,"公园城市"正在成为一个热门词汇。虽然相关概念尚待厘清、国家标准体系尚未确立,但是各地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热情不减。从东南沿海的福建石狮到西北边陲的新疆石河子,政府和媒体都在谈论、憧憬着它,有的城市甚至已经请规划院设计出了相关方案。公园城市是什么,怎么建,它与以往的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有何不同?只有弄清了这些基本问题,才有可能避免盲目跟风、大搞政绩工程,同时也避免在对"公园城市"的憧憬中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初,辽宁省锦州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在用地预审的各个环节上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在土地管理和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主动与当地发展改革等部门沟通,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提前介入项目的初步选址工作,加强对项目建议书编报、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楼市在刚需推动下反弹,供需矛盾再次紧张。按照"国十条"中"促供给"的调控逻辑,4季度各地政府势必会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以改变市场预期,舒缓楼市供需矛盾。譬如,深圳上半年仅推出一宗住宅用地,最近一次推出3宗住宅用地,这便是明证。但世联研究认为,增加土地供应量不一定能在短期对楼市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核心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近年来,株洲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严格规范管理、积极主动服务"的要求,积极推行土地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各项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世界》2007,5(1):72-72
日前,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优化布局研究项目获得了黑龙江省发改委2005年度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发改委2006年度优秀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15.
正沈阳作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在国家振兴战略及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激励下,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加速推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沈阳市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历史遗留的用地问题也逐渐显现,北方寒冷气候制约项目建设的矛盾更加突出,耕地保护压力也逐渐增大。为了更好的发挥土地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多渠道挖掘土地开发利用潜力,是沈阳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积  相似文献   

16.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的要求,我们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其他县市经验、做法的深刻启发下,紧紧围绕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发布。《意见》从六大方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26条具体措施,其中多处涉及能源、资源及矿产领域。该《意见》主要针对东北地区,全国其他老工业基地可参照执行。《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整装勘查,我们企业的矿权面积由原来不足2平方千米发展到目前的9.7平方千米,企业新增金金属量达100吨,延长矿山服务年限80年,潜在经济价值250亿元……"桂花飘香的季节,记者来到革命老区河南省桐柏县,在位于千里淮河第一镇——淮源镇的桐柏兴源矿业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负责人谈起整装勘查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9.
<正>废弃矿山变为矿山公园,息县濮公山实现了华丽转身。通过矿山公园建设,不仅有效改善了濮公山的生态环境,也实现了当地经济的转型,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息县濮公山位于淮河南岸约2千米处,原海拔148.8米。作为大别山最北端的余脉,它巍峨耸立在一马平川的息县大地上,因苏东坡所书"东南第一峰"和盛产珉玉而青史留名。据史料记载,濮公山石质洁白润泽,盛产石灰岩,在清代已有出产,皆钎凿棍撬人工开采,规模不大。然而,从20世纪80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汉字一座城,一座矿山也是一部说不尽的历史。如今,资源日渐枯竭的困境已经摆在了所有柿竹园人的面前,矿山公园的建设被摆上了日程。在湘南奇山秀水之中,有一个叫柿竹园的地方。过去,它鲜为人知,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因为地质勘探队员在柿竹园这座雄伟的大山中,发现竟蕴藏了一座举世无双的特大型多金属矿床。1980年7月15日新华社播发《湖南发现特大型多金属矿床》的消息,令业界震惊;中外专家,纷至沓来。1987年10月7日《湖南日报》"在地质队员走过的地方"专栏发表了《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柿竹园》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