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全国古地磁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月6日至10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67个单位从事古地磁学和地学工作的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86篇,其中64篇分别在大会和小组会上宣读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全国首次古地磁学术讨论会于8月12日—16日在青岛举行,有42个单位7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了47篇论文或摘要,在会上宣读了31篇。代表们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古地磁工作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它涉及到海、陆、空的各个领域,展现了我国古地磁工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老一辈科学家、中青年科学工作者热烈发言,指出古地磁学对研究地磁场的基本理论、人类进化、地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全国古地磁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月6日—1月10日在广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来自67个单位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朱岗崑、常务理事谭承泽、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所崔盛芹和陈庆宣教授主持了会议,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高由禧教授到会并讲了话。 古地磁学是研究过去地磁场方向、强度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五十年代中期,海洋古地磁取得了重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研究进展与方向座谈会于1986年12月17日—20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有关的20个单位44名代表,学会副理事长朱岗崑、常务理事肖佐主持了会议。 地磁与高空物理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支观测、分析和理论队伍,开展了太阳风、行星际、磁层、电离层、中层大气、地球基本磁场、地球电磁感应、古地磁、震磁关系等多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在国内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中作出了贡献。这次会议上的三十多篇论  相似文献   

5.
1983年9月4日至8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及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次微处理机、数据采集、图形显示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有关61个单位125名代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于1983年7月4日至9日在苏州联合召开了电法仪器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系统48个单位的代表共76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2日至24日在石家庄举行,全国有关45个单位15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代主任陈运泰主持,常务理事熊光楚到会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于1988年9月23日—27日在沧州联合召开了桩基无损检测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26个单位的157名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曲克信同志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收到论文摘要72篇,在会上宣读了50余篇。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年会于10月13—17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30多个单位的607名代表。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自1947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副理事长曾融生、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12月3日至5日在保定市召开了“测振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勘察、设计、科研及大专院校的20多个单位近50名代表。会议收到24篇论文。除了在大会宣读论文外,还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全国地壳与上地幔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30日至1983年1月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47个单位的代表,在会上宣读了83篇论文,就人工源地震的深部探测、天然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地磁、重力、地热、遥感、古地磁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学术交流。通过这次会议的讨论展示了我国地壳与上地幔研究的潜在力量及其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会于10月13日到17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130个单位607人,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自1947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副理事长曾融生、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许厚泽主持了会议,湖北省、武汉市领导对会议十分关心并到会祝贺。 会上,夏国治副理事长向大会作了《当前工作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曲克信秘书长作了  相似文献   

13.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问题,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是当代十分关键的问题,为了推进我国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研究,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1986.11.4—11.8.在上海举行了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学术讨论会,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中国计算数学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有关63个单位的正式代表120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专业委员会代主任陈运泰主持了会议,常务理事熊光楚参加了会议,并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地球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业已开展的合作和努力,还期望通过讨论促进更紧密的合作,其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4年12月7日至12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第二次古地磁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四十个单位的6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学会副理事长朱岗嵬和常务理事谭承泽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上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共58篇,采取大会与小会结合的方式进行交流。 这次会议表明,近年来我国的古地磁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不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以及实验方面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对古地磁用于研究我国构造地质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结果,为建立我国某些构造单元的视古地磁极移曲线的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并取得了初步结果;磁性地层学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专业委员会深部构造工作组组织的第二届深部构造与地球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1月7—11日在桂林召开。来自地矿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和高等院校等30个单位的7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地壳与上地幔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31日至1983年1月5日在南宁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石油、地质、冶金、铁道、海洋、地震、中国科学院及高等院校等47个单位,约110名代表。 会上宣读了83篇论文,内容广泛,涉及人工源地震的地壳与上地幔深部探测,天然地震、大地电磁测深,重力、地磁、古地磁、地热、遥感,板块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从理论、方法、分析解  相似文献   

17.
1990年9月11日至14日在泰安市召开了煤田物探专业的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赵文津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顾功叙、傅承义与理事长翁文波、副理事长夏国治、蒋宏耀分别向大会作书面发言或送来贺信。理事刘光鼎和孙文涛在会上发言并作大会的总结报告。中国煤田地质局副局长曲宝林也在会上讲了话。 来自全国7个部门的1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宣读了97篇,其中重磁8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委托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筹备召开的第一次地震成因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20日至24日在兰州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和大专院校等38个单位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王仁主持了会议,大会宣读了学部委员、学会理事长顾功叙的书面发言。  相似文献   

19.
1983年5月28日至3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及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一次的弱磁仪器及测量技术学术讨论会。 这次学术讨论会有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冶金部、地质矿产部、机械工业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船舶公司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代表47人参加。会议收到关于超导、光泵、核旋、磁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地球物理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9年10月9日到10月14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了1989年综合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融生教授主持,来自全国104个单位的32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地球物理界近年来一次较大型的综合性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