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向拉张与南海海盆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南海海盆形成机制的研究历史,介绍了单向拉张机制和南海海盆的形成演化,指出南海西北海盆,东部海盆和西南海盆是在统一拉张应力场下,经两次重要的单向拉张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南海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及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它东邻台湾、菲律宾群岛,西界中南半岛,北靠华南大陆,南至加里曼丹岛,面积约350x104km2,约为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经济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海与台湾、菲律宾岛弧-海沟构成酉太平洋边缘最完整的沟-弧-盆构造体系,既具有西太平洋边缘沟-弧-盆构造体系的同一性,又具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因此,研究台湾-菲律宾及南海沟-弧-盆构造体系,对深入了解和认识西太平洋边缘沟-弧-盆构造体系的特征和演化规律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  相似文献   

3.
勘探和研究表明,在世界许多地区,深水大陆边缘具有极好的远景区、可能发现和开发大规模的油气藏。亚洲和太平洋边缘带发育很好的深水远景区带,南海的几个地区正在成为勘探热点。  相似文献   

4.
方格罗氏藻[Roperia tesselata(Roper)Grunow]的壳面外形和壳缘构造多样,笔者在南海晚第四纪的三个柱状样沉积物中都采到,统计1303个壳体。分析结果表明:在冰期的沉积物中,壳面呈圆形,壳缘平滑无齿状隆起线的壳体占绝对多数;在间冰期的沉积物中,壳面呈卵形,少数近圆形,壳缘具齿状隆起线的壳体明显增多。因此,该种壳面的两类不同形状和构造的数量差异,可应用于探讨南海晚第四纪古气侯旋回。  相似文献   

5.
南海北部地壳的深地震地质结构探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1993年5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与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南海北部共同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测量实验,本文介绍了其中的海底地震仪海上资料采用,室内资料处理,根据资料的初步处理解释结果,文中分析了测区的地壳地质结构。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海历史性水域线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40a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实测研究表明,九段线不仅是显示我国南海主权的历史性水域线,而且总体上也是南海与东部、南部和西部陆区及岛区的巨型地质边界线。根据实测数据,本文将从地质成因、来源、演化的角度论述此南海历史性水域线的合理性。主要结论包括:历史性水域线的东段在地形上基本与马尼拉海沟一致,海沟西侧为南海中央海盆洋壳区,东侧为菲律宾群岛。根据国际地质研究的资料,菲律宾群岛始新世以前位于较偏南的纬度,后来于中晚中新世(距今16~10Ma)仰冲于南海中央海盆之上,因此菲律宾群岛是一个外来群岛。而黄岩岛在马尼拉海沟以西,是中央海盆洋壳区的一个岛礁,与菲律宾群岛成因不同。南海历史性水域线的南段在地形上基本与南沙海槽一致,伴随南沙地块由北部陆缘向南裂离,古南海洋壳沿此海槽以南俯冲至加里曼丹岛陆壳之下,因此南沙地块与加里曼丹陆块为两个来历不同的地块。南海历史性水域线西段的分布在地形上与越东巨型走滑断裂带基本一致,可能与西沙地块、中沙地块、南沙地块从南海北部陆缘向南滑移有关。南沙地块北缘陡直的正断层结构,突显中央海盆是拉裂形成,其基底和中新生代地层与北部珠江口盆地的地层结构可以对比,说明南沙岛礁原属我国华南大陆南缘,后因南海的形成裂离至现今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钟建强  黄慈流 《台湾海峡》1996,15(2):120-126
通过地震剖面、地形-地貌、断裂构造、地壳结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第四纪地质特征等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陆缘存在滨岸岛链、陆坡北缘和陆坡南缘三条反“S”型构造带。它们形成于晚第三纪,较“新华夏系”和“南海系”晚。反“S”型构造带新生代晚期的活动方式,对南海北部陆缘的地质演化影响显著,同时控制了这一区域的灾害性地质因素的活动方式和分布。  相似文献   

8.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构造特征迥异的南海陆缘,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南海地区在中中新统以上发育了上中新统,上新统和第四系3套地层,3套地层所对应的地质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纵横向上的差别均较为悬殊,总体而言,南海第四纪整体沉降速率较大,为天然气水合物压力场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海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地质体,特定的构造地质体与水合物形成关系密切,这里讨论了滑塌体、泥底辟、增生楔等构造地质体在南海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上述构造体与气体水合物地震标志BSR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殊构造带在南海的展布规律,提出了特殊的造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9.
南海南部活动断裂与灾害性地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浅层地震剖面资料,本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南海南部活动断裂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同时,还对该区的灾害性地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书海拾贝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龚再升 ,李思田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选择了三个典型区的研究成果 ,即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气田群的形成、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至流花11 1大油田的长距离运移系统和珠三坳陷含油气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运用高新技术揭示了油气聚集的规律 ,取得了多方面的新突破。可供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石油地质专业的师生参考。一、国内外烃类成藏动力学研究概况二、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三、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活动热流体和成藏动力学研究取得的进展第一篇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  相似文献   

11.
台西南盆地晚新生代地质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构造沉降、断裂活动、岩浆活动、构造应力场等分析,认为台西南盆地晚新生代地质演化存在两个旋回,即渐新世-中中新世受南海扩张控制、陆缘主动裂陷-沉降旋回和晚中新世-第四纪受台湾弧-陆碰撞影响、陆缘被动拉张-活化旋回。  相似文献   

12.
蓝东兆 《台湾海峡》1994,13(2):176-189
南海北部深海平原边部KL29柱样中共鉴定出硅藻169种和变种,隶属于53属,依据硅藻种类的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5个亚带,Ⅱ带划分出8个亚带,文中讨论了各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的比值变化,文中讨论了各硅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的比值变,确定出该柱样的地质年代:Ⅲ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Ⅱ,Ⅰ带均属于晚更新世的沉积。  相似文献   

13.
南海南部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万安、曾母等几个盆地有关油气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南海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十分发育,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多层位、多类型的油气储岩,丰富多彩圈闭类型,短距离的油气运移和良好的盖层及保存条件,其中,曾母、沙巴一文莱和万安等盆地的均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前言     
《海洋学研究》1989,(4):1-5
据1986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南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讨论会”的建议,在中国国家海洋局和联邦德国研究技术部的支持下,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联邦德国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于1987年5月至7月在南海利用德国科学调查船“太阳”号(SONNE)进行了SO49航次的考察工作。该考察工作系两个研究所合作执行的“南海地球科学联合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两国政府间海洋科学与技术合作协定中的一项近期计划。1988年5月至8月,双方科学家再度集中于德国汉诺威,在西德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共同处理资料与分析样品和联合解释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Web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查询和分发进行了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设计了南海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系统的整体结构、数据库结构以及系统的详细功能模块,并且运用ArcIMS技术实现了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的共享和发布,使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库,实现了建立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共享服务体系、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的目的.为用户发布和获取南海海洋数据提供了更为直观、快捷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台湾海峡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肖琪  宋文隆 《台湾海峡》1996,15(2):127-136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构造可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闵浙中生代隆起区、台湾峡新生代坳陷区和台湾新生代岛弧褶断区。其中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由海峡的主体和台湾西部兵陵平原区组成,它的东、西边界分别是台湾屈尺-老浓断裂带和粤滨外深断裂带。本文在以往海峡西岸东南海海长东-南澳断裂带研究基础上,对近年来台湾海峡、特别是海峡新生代坳陷区各次一级构造单元的深部地质结构,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特征、断裂构造、火成岩分布和地  相似文献   

17.
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的地质研究人员,在对南海莺歌海盆地的地质剖面解释过程中,发现该盆地的北部1号大断裂和莺东大断裂之间,有一个大型的古潜山构造.这一地质上的发现,迅速引起了有关地质专家的重视。据地质人员分析,这个大型古潜山构造具备储藏石油天然气的地质条件,很有可能通过钻勘探井而获得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8.
<正>一艘蜚声国际的大洋钻探船,一支122人组成的国际团队,64个日日夜夜,我们同舟共济,寻梦南海!我们完成了与南海大洋玄武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探寻了南海"母亲海"的"芳龄";我们感受到了南海深部的"动荡"和"宁静";我们为南海演化的历史画卷进行了"编年";我们解密了埋藏在南海深部的"磁性条形码";我们试图揭开南海深部微生物世界的"神秘面  相似文献   

19.
南海上层环流观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李立 《台湾海峡》2002,21(1):114-125
回顾了近50a来南海环流研究的进展,重点介绍了近期有关南海上层总环流的观测研究成果,并就南海季风急流、南海暖流、南海南部的次海盆尺度环流,以及南海东北部环流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20.
南海海盆形成演化模式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大地构造角度论述了南海海盆的形成演化模式,指出其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力学机制,并且南海可能是在多种机制的动力联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