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黄海含油气盆地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环境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概述了黄海含油气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大地构造环境,对盆地内的油气勘探现状和远景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欧洲含油气盆地的基础地质资料,按其构造属性的不同将欧洲大陆含油气盆地分为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和相对稳定的张裂断陷盆地(这3种盆地代表了山间盆地等的3种类型的盆地),并对每一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盆地的形成演化、沉积建造、构造发育阶段、生储盖组合、主要含油气层系和合油气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认为克拉通盆...  相似文献   

7.
8.
南海南部主要含油气盆地沉积体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燕 《海洋地质》1996,(2):10-19
本文初步分析了南海南部若干含油气盐地中受古湄公河、古巽他河、古巴兰河等大型古水系所影响的控制的碎屑岩沉积体积,同时对万安盆地、曾母盆地、西北巴拉望盆地和礼乐滩分地中与油气赋存有关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也做了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9.
戴春山等著的《中国海域含油气盆地群和早期评价技术》一书,为中国海洋地质丛书之七,2011年6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根据我国海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丰富的油气地质勘查资料,并结合2000年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整体上认识西沙海槽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笔者对该盆地进行了含油气系统分析,认为西沙海槽盆地发育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主要烃源岩为始新统湖相泥岩、渐新统海相泥岩;储层为始新统湖相、三角洲、河道砂岩以及渐新统滨浅海相、海相三角洲、深水扇等砂岩;始新统湖相泥岩、渐新统滨浅海相泥岩以及中新世之后的半深海-深海相泥岩构成了三大套区域盖层。西沙海槽盆地新生界含油气系统形成的关键时刻为中中新世,各种油气成藏地质事件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该油气系统可分为4个油气运聚单元,中央坳陷以及紧邻中央坳陷的北部断阶带、南部坳陷西部局部区域是该盆地进一步勘探的首选区域。本研究成果对认识西沙海槽盆地的油气分布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沙海域断裂系统对含油气盆地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喜 《海洋科学》2005,29(6):66-68
南沙海域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其中长度超过20km的断裂达150条。在断裂系统划分时,由于不同学者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对断裂系统的划分有一定的差别。龚铭等根据断裂的展布规律和形态划分出四大断裂系统:NE向断裂系统,NW向断裂系统,SN向断裂系统和南缘弧形断裂系统。宋海斌等利用重磁场和地震资料对南海断裂进行了识别,并根据断裂展布方向划分出北西向断裂组、北东向断裂组、南北向断裂组和东西向断裂组。  相似文献   

12.
13.
南黄海盆地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黄海盆地是目前中国近海惟一未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含油气盆地,其找油前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根据前人的认识和研究成果,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含油气系统中烃源岩的演化阶段和凹陷分类原则,南黄海盆地在平面上可划分为6个含油气系统,每一个含油气系统都发育各具特色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圈闭和运移条件。其中北部坳陷北凹中生界含油气系统和南部坳陷南四凹古近系含气系统为两个已知的含油气系统,北凹以寻找泰州组含油气系统的原生油气藏为主,南四凹以寻找阜宁组含油气系统的次生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14.
15.
1 古新-下渐新统含油气层系 古新-始新统母岩形成于滨海和湖泊沉积环境中,并在大量冲积源的参与之下,促进了含分散有机质混合类型砂-黏土质陆源岩层的堆积。在中国东北诸盆地中,含工业油气的白垩-早第三纪建造形成于开阔的浅水和深水湖泊环境中。与中国的盆地类似,在下第三系下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域及邻区主要含油气盆地与成藏地质条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中国海域及邻区分布有近50个沉积盆地,其中大部分发育在大陆边缘,而主要含油气盆地则分布在大陆架部位。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地构造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诸如裂谷型断陷盆地,走滑盆地以及非典型前陆盆地等多类型沉积盆地。从区域广度阐述了盆地沉积的有利相带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性,尤其是陆架盆地的成藏地质条件所形成的富集油气藏包括已发现的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更具有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福山凹陷纵向上可分为下部和上部含油气子系统,前者的油气运聚输导为始新统流三段深层反向断裂系统,而后者则为始新统流一段、渐新统涠洲组帚状浅层同生断裂系统。深层反向断裂系统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在福山凹陷区域北倾大单斜背景下是封堵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浅层帚状同生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输导、逸散为主,致使上部含油气子系统缺乏有效圈闭;因此,下部含油气子系统优于上部。横向上由于受临高断裂和长流断裂构成的断槽控制,形成以始新统流沙港组烃源岩为主的2个生烃沉积次洼,据此可以在平面上将该区划分为东区白莲和西区皇桐含油气子系统。白莲子系统烃源岩有效厚度、成熟度、储层质量等比皇桐子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勘探前景优于皇桐子系统。总之,福山凹陷纵、横向上可划分为4个相互交叉叠合的含油气子系统,且以东区白莲子系统中的下系统油气成藏条件最佳,其集中了凹陷50%以上的资源。福山凹陷油气运聚成藏遵循"源控论"规律,油气运聚多围绕生烃洼陷富集成藏,以白莲次洼和皇桐次洼为生烃中心,大致可划分出白莲子系统和皇桐子系统2个有利油气聚集的环带,在两环带叠合处的花场—桥头地区为最有利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18.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近年来广泛收集了国内外在南黄海海域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 ,对南黄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应用海洋“863”高科技成果软件——《海上油气资源综合快速评价系统》进行了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 ,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进展。( 1 )广泛应用国内外在南黄海海域及邻区的重磁资料和地震资料 (包括新采集的多道地震资料 ) ,采用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技术 ,首次编制了全盆地 1∶ 50万的基底构造图、深度构造图、厚度图及沉积相图 ,对盆地的构造区划进行了重新划分 ,为南黄海油气勘查部署打下了良好基础。( 2 )在南黄海北…  相似文献   

19.
试论岩浆活动在“含油气盆地”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具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拗陷盆地的形成;另一个是盆地中沉积物内有机质演化生成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经过运移和储集,最后形成油气藏。因此,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岩浆活动即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故今后对盆地的含油气远景评价时,必须进行岩浆活动(尤其是与含油气盆地发育时期相对应的岩浆活动)特征的研究,这对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孟加拉湾盆地位于印度洋东北部。它的底部覆盖着由沉积物形成的世界海洋中最大的深水冲积锥。在孟加拉湾周边可划分出3个继续向海湾区延伸的沉积盆地:孟加拉盆地,克里希纳-哥达瓦里盆地和科罗曼德尔盆地。根据计算,按孟加拉湾海底油气形成规模来评价可以得出,在沉积盖层厚度超过11km的海湾北部,油气形成过程达到最大的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