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浩 《测绘通报》2007,(1):68-70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期望在数字地图产品的应用中能够突破以图幅为单位的管理机制,实现对数字地图产品的自动拼接和裁剪,实现对3维可视场的无级缩放和无缝漫游等功能。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基于数据库的任意区域的拼接和裁剪技术实现是其中的关键。仅针对DEM的拼接和裁剪方法进行一些粗浅的尝试,提出基于数据库的任意区域DEM拼接与裁剪的实现思路和具体过程,以及针对不规则三角网(TIN)的裁剪方法。  相似文献   

2.
首先利用多旋翼无人机(DJI-Phantom 4 Pro V2.0)航测丹霞山阳元石景区,获取高精度影像数据435幅,并利用PhotoScan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拼接,制作航测区正射影像地图和DEM数据;再利用ArcGIS10.5软件对影像数据和DEM数据进行裁剪,把正射影像数据分割成200幅100 m×100 m比例尺...  相似文献   

3.
DEM的自由拼接及可视化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M是GIS中应用最广泛的基础数据。文中主要研究了将小范围DEM无缝拼接成大区域DEM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并从可视化的角度实现了拼接数据的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4.
数字高程模型是数字地形模拟的重要成果,作为空间数据框架中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各种地理信息的载体。在铁路、城轨、公路等线形构筑物的设计和建设中,沿线两边的地形信息是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基础。本文结合带状区域的特点以及数字高程模型本身的特点,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围绕带状区域中多块不等采样间隔DEM数据在工程应用中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多块不等采样间隔DEM之间拼接的问题,确定了一种不等采样间隔的DEM间无缝拼接的方法,简单介绍了多块不等间隔数字高程模型的裁剪方法和三维可视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DEM是GIS中应用最广泛的基础数据.文中主要研究了将小范围DEM无缝拼接成大区域DEM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并从可视化的角度实现了拼接数据的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6.
魏征  闫浩文  张黎明 《测绘科学》2016,41(8):170-173,100
针对DEM数据水印常见的攻击方式——高程平移和裁剪,该文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抵抗攻击的格网DEM盲水印算法。该算法考虑了DEM数据的特点,对原始水印进行扩频处理,使其与高程差值形成映射关系;利用相邻格网的高程差值在高程平移攻击中的不变特性,以量化方式将扩频后水印按位嵌入到高程差值中,将扩张的差值分摊到相邻高程的后一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对DEM数据精度影响较小,并且对抵抗高程平移和裁剪攻击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云的资源三号立体数据生成的DEM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DEM的修正方法。首先,利用面向对象图像分割的原理,建立规则提取云区域,并形成云区域矢量文件;然后,利用提取的云区域裁剪外部参考DEM,得到云区域修正的DEM值,并利用栅格运算替换资源三号原DEM中云区域的值;最后,得到研究区无云区域的修正DEM。并利用湖北咸宁地区资源三号立体数据和30 m ASTG DEM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证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云区域的错误DEM值,为后期应用提供更可靠的DEM数据。  相似文献   

8.
DEM生成中面状河流区域DEM格网点高程应与所在水域面高程保持一致,这一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根据地形图中等高线与河流水域面特殊空间关系特性,提出了基于高差分块的河流区域DEM格网点高程自动赋值方法。该方法采用河流水域面裁剪等高线,然后对分块多边形自动构面,自动提取分块区域高程,最后对分块区域DEM格网点高程自动赋值。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DEM数据比未经处理的DEM更符合河流水域面地表形态,精度更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文中利用Oracle 8中的多媒体特性,就三库一体化中正射影像数据库、分要素层矢量数据库和格网DEM数据库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主要解决了矢量源数据入库前的组织、DEM数据与ORDimage类型的转换、跨带自动拼接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测绘数据三库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利用Oracle 8中的多媒体特性 ,就三库一体化中正射影像数据库、分要素层矢量数据库和格网DEM数据库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主要解决了矢量源数据入库前的组织、DEM数据与ORDimage类型的转换、跨带自动拼接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跨图幅任意区域DEM裁剪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3维地形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实现GIS中3维地形的无级缩放和无缝漫游,任意区域的DEM裁剪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文中通过举例详细论述了任意区域DEM裁剪功能实现的思想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将高精度影像匹配技术用于具有重叠区域的规则格网DEM同名高程点提取,提出任意坐标系下的多块规则格网DEM高精度无缝拼接方法。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在任意坐标系下(自由坐标系、绝对坐标系)对存在重叠区域的任意大小、任意数量和任意区域形状的规则格网DEM模块进行拼接,整体性地求解拼接参数,得到无几何错位的高精度DEM。通过实验,证明拼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肖冰  王亮  徐胜华  梁勇  刘晓 《测绘科学》2019,44(1):48-52
针对如何提高水域的综合开发管理能力,实现水陆一体化地形整合的问题,该文在原有DEM格网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基于约束边Delaunay三角网方法进行水陆地形数据整合的方法,即利用迭代交换法实现约束线的嵌入,从而构建约束Delaunay三角网。以鄱阳湖为研究区域,以DEM格网数据和鄱阳湖岸线矢量数据为数据源,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方法,创建基于岸线的Delaunay三角网,实现水陆地形无缝整合。实验结果表明,与利用DEM规则格网数据拼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岸线约束条件下构建的Delaunay三角网能更好地表达边缘处地形数据的整合,平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融合多源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数据能有效利用数据间的互补优势,提升单一源数据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 DBN)的点面融合模型,在DBN的框架下考虑地形坡度、地表覆盖和空间位置信息等因素对DEM高程误差空间分布的影响,建立DEM高程值与高精度激光雷达测高数据之间的回归关系,从而实现多源栅格DEM与激光雷达测高点数据的空间融合,提升栅格DEM的垂直精度。对于空洞数据,根据空洞和非空洞区域的范围建立相应的输入数据集,分别进行融合,再利用不规则三角网差分曲面方法实现融合结果的无缝拼接。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原始DEM数据和两两融合的结果,所提出的多源DEM点面融合模型能够大幅度提升数据精度,有效解决原始数据中存在的空洞、噪声和异常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边坡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原理,给出边坡监测数据获取与处理的技术流程:首先用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对深度图像分割,用标志点匹配法进行点云数据匹配,然后利用滤波方法对点云数据进行简化,最后利用迭代最近点法(ICP算法)进行点云拼接。以某边坡的实际监测数据为例,采用Trimble GX200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RealWork Survey Advanced扫描数据处理软件获得DEM数据。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技术可获取边坡的DEM及边坡形态,为边坡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1:25万DEM数据库的结构和实用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全国1:25万DEM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压缩、分层设色、图片生成、图片拼接、图片处理、要素添加,研制出全国普通参考晕渲图.  相似文献   

17.
数字高程模型是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数据。针对DEM数字产品的生产现状,提出将DEM制作剥离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使用普通PC机来完成DEM构网计算和生产,以提高DEM成图速度和生产效率。实践结果表明,使用改造后的工艺流程生产DEM极大地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利用率,缩短了基础测绘3D产品的制作周期,实现了图幅DEM的无缝拼接。  相似文献   

18.
地图矢量数据裁剪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矢量数据的裁剪与地理空间的拓扑在思想上是一致的,拓扑是实现地图矢量数据裁剪的一条新途径,本文借用拓扑方法实现了对地图矢量数据的裁剪,实例证明此途径是可行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19.
地图矢量数据的裁剪与地理空间的拓扑在思想上是一致的,拓扑是实现地图矢量数据裁剪的一条新途径,借用扑拓方法实现了对地图矢量数据的裁剪。实例证明此途径是可行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20.
跨图幅任意区域DEM裁剪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3维地形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实现GIS中3维地形的无级缩放和无缝漫游,任意区域的DEM裁剪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文中通过举例详细论述了任意区域DEM裁剪功能实现的思想和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