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介绍通过开发数据处理部件,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从模式化的A0、A和D文件转换到数据库文件中,利用结构化的SQL数据库查询语言来实现对气象资料的统计、查询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系统是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为主要数据源建立的数据库系统,主要工作是编制入库程序和常用气象资料统计程序。目前的。主要功能有:①将数据文件的完整信息录入数据库;②实现了批量入库、实时入库、数据维护;③实现了常用的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3.
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处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管杰裕 《广西气象》2005,26(A02):53-56
介绍通过开发数据处理部件,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从模式化的AO、A和D文件转换到数据库文件中,利用结构化的SQL数据库查询语言来实现对气象资料的统计、查询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个用汉字FOXBASE+语开发的动力气象试题库微机管理系统,着重阐述了动力气象试题库微机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施方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实现该系统所实施的技术及编程中的有关特点以及系统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陕西气象档案馆现存的1956—2003年地面气象信息资料均为人工信息化A0(A1)、A6(A7)格式文件。随着自动气象站的大规模建设,2004年,现行的A格式文件替代了A0格式文件。A文件是增加了自动观测方式位、依据2003年11月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进行了补充修改、涵盖了地面气象月报表全部内容的最新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格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气象观测设备测试评估与试验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处理,设计实现针对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设备测试评估与试验的业务系统。系统基于主流Web开发技术和Oracle数据库,以灵活配置、分层设计、模块化应用的方式,实现了测试评估与试验业务中的流程管理、数据配置、设备运行及状态管理、专家分析计算、数据查询显示、测评报告生成导出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测试评估与试验业务的统一规范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雪深观测仪等设备的测试评估与试验中得到应用,计算结果和评估结论与人工处理一致。后期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设计开发探空设备、雷达设备等适用的测试评估与试验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7.
引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1].随着地面气象探测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自动气象站在全国气象台站已广泛使用,原有的1979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已不适应现行地面业务开展的需求.中国气象局本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兼顾历史"的原则,历时多年,编制了既适用于人工观测方式,又适用于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进行自动观测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相似文献   

8.
曲靖市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庆 《贵州气象》2006,30(1):41-42
地面气象资料是做好天气预报服务及相关领域气象服务的重要科学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管理地面气象资料是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地面气象资料的收录、查询、管理、数据分析等自动化功能,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气象科技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的地面气象数据。  相似文献   

9.
按照最新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V1.0)格式规定,建立SQLServer数据库,实现地面自动站逐时气象要素入库、Web显示、查询及Excel报表输出等功能。入库功能的实现基于C/S工作模式,使用VB编程语言,定时读取,后台自动运行,具有按月补调功能。前端Web显示查询及Excel报表输出部分的实现,主要基于B/S工作模式,使用ASP架构、VBScript脚本语言、SQLServer数据库等技术,少部分功能使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地面自动站逐时气象要素的Web共享实现,对于气象业务、服务及管理等部门,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济源地区1994-2003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济源地区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相对湿度、风速、气压、温度和雾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公共气象服务网站数据的及时发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共气象服务网站中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出发,介绍了地面气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及时面向网站发布的技术方法和实现方式。网站系统以数据层为核心,对操作层获取的气象信息进行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在完成每小时数据记录入库的同时计算出以日、旬、月、年为时间尺度的记录和相应的气候值。库存的气象信息可以Web方式被公众查询,并经时间序列分析软件和二维GIS图形分析软件处理,可直观表现不同时间尺度下气象要素的现状和历史对比。目前,该系统采用中国2566个自动地面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数据,为中国天气网、四川气象网、成都公共气象服务网和四川农村信息网提供查询服务,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多线程编程技术设计开发实时气象报文数据入库程序,二是对开源ZedGraph制图控件的修改和重新封装使用,并以Oracle10g大型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最终构建成由实时气象数据入库的程序和数据提取展示程序组成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对海量气象数据的存储备份,而且其监控展示功能可以更高效地为交通气象的监测预警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具体应用,证明了该系统在减少气象灾害对交通的影响方面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一种安全可靠的分布式气象数据库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论述了在分布式数据库基础上建立安全、可靠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的一般方法。在数据库安全设计中首次提出了安全组件概念及模型, 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数据库管理模块中, 较好地解决了数据库系统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在数据库应用软件设计中, 采用COM技术和B/S结构, 开发了一套气象数据Web综合查询显示系统, 解决了气象数据Web动态实时发布和查询显示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气象数据库系统作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管理系统,其体系结构和技术的复杂程度均是前所未有的,需要在集约化和标准化原则下,充分利用成熟的商业数据库技术和大气科学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构建。文中分别就气象数据库的框架设计、基本体系结构、系统布局、信息流程等方面进行梳理和阐述,以期对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信息技术与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安徽省天长和宿松气象站建站至2010年逐年平均风速资料,分别利用直接检验方法和3种间接检验方法:标准正态均一检验(the standard normalhomogeneity test,SNHT)、惩罚最大t检验(the penalized maximal t test,PMTT)和惩罚最大F检验(the penalized maximal Ftest,PMFT),对这两个气象站逐年平均风速序列进行了均一性检验,并对不同检验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站址迁移、观测场环境变化、仪器变更以及测风手段变化等均能对年平均风速序列的均一性产生影响,其中测风手段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2)由于以气象台站观测记录为依据,直接检验得到的结果最为真实可信;此外SNHT、PMTT和PMFF方法对年平均风速序列的间断点均有一定的检验能力,但遗漏间断点的情况也比较明显。因而在年平均风速序列的均一性检验中,若气象台站观测记录相对较齐全,首先考虑采用直接检验,然后再考虑补充采用其他间接检验手段。  相似文献   

16.
基于B/S结构、开源WebGIS进行系统构建和网页发布,并采用Flex、Jsp和applet等技术搭建起全国气象观测台站的空间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台站信息多方位、多表现形式的展示,能充分满足当前对气象观测系统综合、高效、精确管理的需要.该平台的应用解决了近年来综合气象观测管理水平不能满足气象事业高速发展需求的问题,为设备保障、站网优化布局等提供了决策支持,全面提高了综合观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种地市级气象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笑  王力  王吉滨  曹锦飞 《气象科技》2015,43(6):1053-1059
面向地市级气象业务数据库系统存在的数据管理分散、数据流程不统一等问题,以气象数据为核心,从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库建设的角度,提出一种气象数据库系统架构与设计方法。从逻辑结构、物理存储方面对气象数据进行划分,设计了气象数据的物理存储模型和数据统一访问规范。基于RabbitMQ消息中间件和元数据技术实现了多种气象观测资料的采集、传输、入库、备份的统一处理。通过消息数据与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增强了多源气象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该系统已经投入业务使用,为气象数据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支撑,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中总则、气象要素观测、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的学习要点,并认为新旧规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学习中应从其编制原则出发,从新旧规范的差异和修改理由入手,重点放在新增加及有变更的内容上。  相似文献   

19.
基于辽宁省气象资料,依托机载观测仪器及地面特设仪器观测数据,利用VB编程实现了辽宁省人工增雨业务数据集管理系统。系统包括:地面站资料、高空站资料、自动站资料、雷达探测资料、卫星探测资料和双通道微波辐射计数据、机载液态水探测数据、粒子激光探测数据、飞机和火箭增雨作业信息、降水天气分型共10个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中实现信息共享,为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20.
基于Flex的气象信息网络发布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的特点和RIA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技术的优势,结合系统建设目标提出了基于Flex的网络GIS气象信息发布平台的总体框架, 并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对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包括数据组织与管理、气象数据转换、地图服务缓存以及基于Flex的地图展现技术等。系统运行结果表明:与传统气象网络GIS相比该系统具有界面元素丰富、交互响应快、大数据量的显示效率大大提高等方面的优势。该系统为气象工作人员、应急气象服务及公众提供了一个实时、快速、基于网络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