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亚寒潮高压的位涡诊断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位势涡度方程对1980年1月26—30日东亚寒潮高压的演变做了诊断研究,表明高压中心地区低层是低值位涡区,位涡值随高压增强(减弱)而变小(变大);随着高压的发展加强,位涡最小值由对流层中层降到近地面层,随着高压的减弱,最小值中心又上升;对流层高层的位涡值随着地面高压的增强而加大,反映高空冷槽、地面高压同时在发展。位涡收支方程各项对高压发展、减弱有着不同的作用。作用最大的是地转风水平平流项和地转偏差风的散度项,其次是地转偏差风的平流项和辐射项,扭转项和热成风偏差项均甚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1991年江淮特大暴雨的位涡分析与冷空气活动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用位涡分析讨论1991年5-7月江淮特大暴雨期间的冷空气活动特征及其对暴雨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持续的东亚阻塞形势下,中高纬冷空气分三次以低频振荡(15-20天)的形式南下、侵入江淮流域。南下冷空气在江淮一带被来自低纬的西南暖气流和东南暖气流所切断,形成一高位涡冷空气中心,它与两支暖气流相互作用,维持梅雨锋,从而形成持续性暴雨。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东亚温度场呈现南北暖、中间冷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1~2005年资料,采用纬偏距方法定义了7月东亚阻塞高压指数,分析了7月东亚阻塞高压与东亚环流和我国降水的关系,并从大气环流和海温场探讨了7月东亚阻塞高压发展的前期征兆.结果发现:前期2月大西洋上空500 hPa西风环流强度,前期3月鄂霍次克海500 hPa高度,前期秋季10~11月夏威夷海区海温异常变化,对7月东亚阻塞高压建立与否具有显著的指示性,并给出了预测判据.  相似文献   

4.
5.
一次北方春季罕见暴雨天气的湿位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湿位涡理论 ,对 2 0 0 3年 4月发生在山东境内的一次暴雨天气进行诊断。结果表明 :暴雨产生在θe 线陡立密集区附近 ,θe 线陡立密集区附近对流稳定度较小 ,有利于湿斜压涡度发展 ;湿位涡在 70 0hPa上具有MPV1 <0 ,MPV2 >0的特征 ,对流层高层高值湿位涡下传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也是低涡东移发展为气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滇中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1,他引:29  
段旭  李英 《高原气象》2000,19(2):253-259
应用湿位涡理论,对1998年6月滇中地区罕见的6场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θe面陡立且南侧暖湿气流活跃,易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形成θe陡峭密集区,密集区内暴雨容易发生;湿空气对流活动层仅能达到500hPa至600hPa之间,若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易产生暴雨。  相似文献   

7.
“94·7"北京大暴雨的湿位势倾向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晨  周文吉  李青春 《气象》1995,21(10):33-35
利用湿位势倾向方程,对1994年7月12-13日的700hPa位势高度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位势倾向方程中的差动潜热能平流项,对产生北京地区本次大暴雨天气的台风低压系统发展和移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相对涡度平流项,在该次过程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两类东亚阻塞高压维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类阻高的准地转位涡的平均流输送和瞬变扰动气流输送的分布是不同的,阻高维持机制也可能不同;两类阻高的瞬变扰动在分流区呈现南北向拉长,产生形变,对阻高维持有一致的作用;天气尺度扰动在东移过程中尺度缩小,当能量转化服从双向转化原则时,有大量扰动动能向平均场转化,使阻高维持。  相似文献   

9.
西北涡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王丛梅  丁治英  张金艳 《气象》2005,31(11):28-33
利用常规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格点资料以及中尺度MM5模式,对2000年7月4~5日发生在华北南部的一次西北涡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特征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低涡暴雨的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湿位涡"正负区叠加"的配置是低涡暴雨发展的有利形势.强降雨区发生在对流层低层正压项的正值区南侧零线附近,斜压项的最大负值区对暴雨的落区和移动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湿位涡理论,对发生在广西境内由台风减弱的低压引发的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暴雨产生在θe面陡峭密集区附近,θe陡立密集区附近易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当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时,暴雨易发生,暴雨产生在高低空正负湿位涡柱的下方;对流层高层高值湿位涡下传,使得对流层低层稳定度降低,导致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有利于暴雨产生。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加强,不稳定能量在释放的同时不断得到补充,使得暴雨增幅。  相似文献   

11.
利用MM5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98.5”华南暴雨的湿位涡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了质量强迫和热力强迫引起的湿位涡异常。结果揭示:降水区位于负湿位涡的下方,负湿位涡的趋势走向与降水区的一致。造成本次暴雨的成因中包括湿对称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两种机制,湿位涡MPV(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的分量MPV2对MPV起主要作用,其中主要是MPV2v的贡献。质量强迫和热力强迫共同作用引起湿位涡异常变化,它们的作用大小相当,在研究暴雨时,不可忽略因降水造成的质量强迫。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夏东亚阻塞高压形成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王亚非  宋永加 《气象学报》1998,56(2):212-224
文中将1991年夏季在东亚地区发生的阻塞高压分为发展期,旺盛期及衰亡期等3个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诊断分析。发现在东亚阻塞高压的第一、二阶段其上游有明显的波活动通量与2~6d尺度的E矢量通量传播。即定常罗斯贝波的传播与天气尺度扰动的共同作用有利于东亚阻塞高压的维持。第一阶段西风气流的分支处有比第二阶段更为明显的南北向分布的涡动位势涡度的辐散辐合偶极子说明了天气尺度扰动给阻塞高压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能源,显然天气尺度扰动在阻塞高压的发展阶段起着比旺盛阶段更为显著的作用。本文还注意到乌拉尔阻塞高压的崩溃与东亚阻塞高压形成的某些联系。  相似文献   

13.
湿位涡诊断分析在东南亚强降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应用湿位涡理论 ,分析了发生在东南亚夏季的两个强降水个例 ,讨论了湿位涡与东南亚强降水形成的关系。东南亚夏季具有利于强降水发生的湿位涡场分布特征 ;强降水的发展与湿位涡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当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 ≥ 0时 ,易产生强降水 ;当对流层高层MPV1正值区与低层MPV1负值区相互作用 ,即高层下滑的干冷空气与低层上升的高温高湿空气交汇 ,容易贮存和释放湿对流不稳定能量 ,有利于强降水产生。湿位涡理论在东南亚强降水诊断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东亚地区夏季阻塞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阻塞过程是一种大尺度的大气环流持续性异常现象 ,它一旦出现会造成大范围的天气和气候异常。对阻塞过程的定义多种多样 ,有根据阻塞的气候特征进行定义的 ,也有根据阻塞的天气特征进行定义的 ,研究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应选择不同的定义。人们用平衡态理论、外源强迫下的共振理论、非线性孤立波理论、斜压性及波流相互作用等理论对阻塞过程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东亚夏季的阻塞过程对中国的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 ,东北地区的夏季低温、华北地区的干旱、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的梅雨和洪涝灾害等都与东亚阻塞过程有关。人们对东亚夏季的阻塞过程形成原因的研究很多 ,发现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后 ,Rossby波的传播、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暖湿空气的传输和赤道西太平洋海温异常激发的遥相关波列等对东亚夏季阻塞过程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7月份两种东亚阻塞形势对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义文 《气象学报》2001,59(6):759-767
根据长期的业务实践,把7月份东亚阻塞形势分为副热带高压偏西型(W型)和副热带高压偏东型(E型)两类阻塞形势,对比两种阻塞形势下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差别后发现,W型主要雨带在长江流域,1951年以来较严重的长江大水是此类阻塞形势造成的;E型主要雨带位于江南至华南地区,长江流域洪涝较轻。不仅两种阻塞形势的7月份环流有重大差别,其前期秋、冬、春季海洋、大气和天气气候特点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一次青藏高原东侧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王川  寿绍文 《气象》2003,29(7):7-12
利用常规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以及中尺度模式所提供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2002年6月8~9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陕西省的一次罕见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及位涡场特征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对中尺度气旋及暴雨的发生发展有指示意义,强降水发生在对流层低层较大的正负湿位涡区域交界处,中尺度气旋的迅速发展与对流层高层位涡扰动的下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18.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选取了74个环流特征资料中的18个因子,分析了这些因子与我国九大气候区在不同尺度上的降水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地区、不同尺度上的降水变化受不同的环流特征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