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中世纪时欧洲出现的"世界地图",最为常见的是"T-O"型地图,世界在地图中习惯性被分为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块陆地。但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地图曾经出现过,在这种地图中世界被认为是由四大洲构成。我们可以把这类地图称为"四分天下图"。这类地图独特而少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贝亚图斯地图"。  相似文献   

2.
世纪欧洲所绘的世界地图拉丁语叫作"Mappamudi",译作"世界地图",现代英语中表示地图的词语"map"就是由此缩略而来。拉丁语中,"mappa"意为餐巾或台布,"mundus"意为世界,显然,此种地图最初曾是画在布上的。现存的中世纪"世界地图"共有1000幅左右,其中90%都是附在手稿著作中,独立的地图很少。在这些"世界地图"中,最为常见、最著名的就是"T-O"地图。  相似文献   

3.
托勒密地创立了将球体图形投射到平面上的技术,但到了15世纪末,地理学家和航海者发觉托勒密地图已无法满足当时人们想精确地探索世界的欲望。托勒密采用的地图算法被证明有诸多纰漏,他所有使用弧度表现的陆地都被放大夸张,由于没有用天文学方法确定经纬度,书中的整个经纬网格都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划时代的地理学大师墨卡托应运而生,他将世界海图的制作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的"America"一词有两种解释:"亚美利加"和"美利坚",前者指全美洲,后者指美国。我们现在已经习惯用"亚美利加"来称呼美洲大陆,但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是谁"发明"了这一名称。2007年12月3日,美国国会图书馆展出了一幅绘制于1507年的地图,这幅地图也被认为是第一幅使用"美洲(亚美利加)"一词的地图。  相似文献   

5.
从沟通世界与认识世界的角度来讲,地图的"世界"概念的形成与完善,无疑是由航海家来推动的。在早期的航海活动中,船长就是最初的海图制作者。他们需要有关海峡、海岛、海滩、水深、港口等有关航行安全的信息,而承载这类信息的最佳载体就是海图。在大海这个舞台上,帆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这个角色使用的重要道具,即是海图。海图引领航海者,也引领整个世界从旧时代走入新时代,从闭塞走向沟通全球。  相似文献   

6.
英国赫里福德大教堂发现的这幅中世纪世界地图绘制在一张牛皮纸上,整个画面都未采用托勒密的几何学绘图法,内容上则是把耶路撒冷描绘成世界中心,把地球当作耶稣躯体,在图的南部一横绘着尼罗河与顿河,中间一竖绘着地中海,构成丁字形的水体将大陆分为亚、欧、非三块,英国则被无关紧要的排在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7.
1492年,当哥伦布从西班牙海岸出发,一路西行寻找遥远的东方时,他带着3艘帆船、87名水手,以及一本由托勒密编写的《地理学》。尽管那时,距离这本著作诞生已经过去了1300多年,但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它仍然是"对已知世界地理情况的最佳指南"。  相似文献   

8.
西方对中国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马可·波罗游记》鼓动的。这部游记完成于1299年,次年,也就是新世纪开年1300年,率先在意大利出版。探索东方像一剂春药,刺激得整个西方躁动不安。最大胆的航海家,冲出地中海,寻求绕过非洲,或一直向西,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不过,整个15世纪,西方人撞来撞去,就是撞出了"新大路",也没有真正进入神秘的中国。所以,一直到1502年葡萄牙出版《马可·波罗游记》时,其葡文版前言还在说:"想往东方的全部愿望,都是来自想要前去中国。航向遥远的印度洋,鼓动起对那片叫做中国的未知世界的向往。"在这样痴迷的向往中,欧洲与中国的相遇,已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