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江口县处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中低山侵蚀—溶蚀沟谷地貌,降雨量丰富,区域内坡面型泥石流具有群发性。本文对江口县坝盘镇某泥石流从地质环境条件和泥石流发育特征出发,分析泥石流灾害成因和活动性。  相似文献   

2.
蔚县山间外流盆地位于燕山—太行山生态环境涵养区。随着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其景观格局受到干扰,人、地、环境关系紧张。研究蔚县山间外流盆地景观格局稳定性,对探索区域平衡发展意义重大。已有研究多集中在历史人文景观空间分布和保护更新方面,关于土地类型和地质环境下的景观格局稳定性研究较为缺乏,实践参考意义不足。本文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和构造岩相学特征,对蔚县山间外流盆地景观格局进行了3级解构;选取景观单元表型结构指数和景观区构造岩相学指标,基于GIS平台,分别对景观单元和景观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估;讨论景观单元和景观区耦合结构下的景观格局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规划建议。结果表明:(1)蔚县山间外流盆地景观格局中包含62种景观类型,由耕地、林地、草地等11类景观单元及剥蚀侵蚀中低山基岩景观区、盆山过渡带景观区等6类景观区耦合构成,整体以壶流河为对称中心呈渐变镶嵌分布。(2)景观单元次稳定和次不稳定区面积分别为1911.61 km2和1093.25 km2,累计占总面积的94%,景观区次不稳定区面积为2223.46 km2  相似文献   

3.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西接巴彦淖尔市,东临呼和浩特市,阴山山脉的乌拉山、大青山横贯中部,最高峰海拔近2300米。阴山以北为中低山及高原丘陵,阴山以南,地形突兀下降,海拔仅1040米左右,为著名的河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侵蚀期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10  
赵景波  杜娟  黄春长 《中国沙漠》2002,22(3):257-261
黄土高原在沉积的同时也存在着侵蚀,主要是流水、重力等因素造成的。这种侵蚀会受到气候、构造运动以及人类活动控制。资料显示,黄土高原存在3种基本的侵蚀期,一是气候侵蚀期,二是构造侵蚀期,三是人为因素侵蚀期。此外还有气候与构造共同作用产生的侵蚀期和构造与人类共同作用产生的侵蚀期。温湿期风尘堆积少,降水量增多,流水动力增强,是黄土高原理论上的侵蚀期。构造抬升引起侵蚀基准面下降,进而导致黄土高原加快侵蚀,出现构造侵蚀期。人类活动破坏了黄土高原的植被和土层结构,导致黄土高原侵蚀加剧,从而出现了人类因素引起的现代侵蚀加速期。在黄土发育的冷干期,由于植被稀疏,侵蚀量大于温湿期,但堆积量远大于侵蚀量。要改变现代侵蚀状况,就应当加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5.
天山南坡气候垂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天山南坡中、西段主要气候要素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参照植被及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将天山南坡划分为五个垂直气候带:1.山前冲洪积扇、平原暖温带;2.中低山温带;3.亚高山寒温带;4.高山寒带;5.高山永久冰雪带.进而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天山山地气候资源,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文期命名之新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依据山地侵蚀与平原堆积是一个地文期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以山地侵蚀期与平原粗(包括底部的不整合面)、细(包括表层的风化壳或古土壤)粒物质堆积期相关的原则,对华北地区新生代地文期进行重新命名。晚白垩纪地文期是北台期侵蚀一卢沟桥、无极期堆积,早第三纪地文期是甸子梁期侵蚀—孔店、沙河街期堆积,晚第三纪地文期是唐县期侵蚀—馆陶、明化镇期堆积,早更新世地文期是汾河期侵蚀一固安期堆积,中更新世地文期是湟水期侵蚀—杨柳青期堆积,晚更新世地文期是清水期侵蚀一欧庄期堆积,早、中全新世地文期是板桥期侵蚀—杨家寺、高湾期堆积,晚全新世地文期是段曲期侵蚀一岐口期堆积。  相似文献   

7.
黄河源区主要发育台地型高位沼泽、扇前缘型低位沼泽、山前坡麓型和山间带状河谷平原型复合沼泽。除其它原因外,新构造隆升与河流溯源侵蚀、多年冻土退化、水资源减少是导致沼泽退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退化沼泽的水文—水文地质过程,针对沼泽退化严重、基本丧失自我恢复功能等特点,根据现代水工学和生态水工学理论,提出"提高侵蚀基准面,控制水文网下切侵蚀,合理利用水资源,截取过境弃水补给含水层,遏制冻结层上水水位下降"的基本思路,建议采取合理调配水资源、建设地下水人工补给场、修筑地下截流暗坝和降雨面流集水等工程技术,恢复退化沼泽。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市资源优势分析和开发利用探讨黄民生(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属山地丘陵区,境内东、西、北群山环抱、峰峦连绵,中南部地势平缓。地貌类型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盆谷四大类。以中低山类型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65.6%,河谷平原和山间...  相似文献   

9.
横亘于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既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又是世界上有名的褶皱山系之一。由于强烈的褶皱和复杂的构造,各种不同的岩性以及第四纪多次冰川的作用和现代侵蚀的作用,使得阿尔卑斯山地具有各种地貌形态和不同的自然景观(照片1—6)。地貌学家把阿尔卑斯山看成是一个“真正的地貌陈列馆”,伟大的诗人拜伦则把它比喻为“大自然的宫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疆土辽阔、陆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144亿亩),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山地多,平原少。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海拔500米以下的土地面积仅占16%,500—1000米的约占19%,1000—2000米的约  相似文献   

11.
七千年来姚江平原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姚江平原属于宁(波)—绍(兴)平原的一部分,西起曹娥江,东止于甬江,南界四明山山地,北临杭州湾。平原高程绝大部分在5米以下。但有不少孤丘和低山凸出于平原上,略排成东西两列:东列在慈溪县南,余姚县北,东西横亘;西列界于上虞与余姚两县间,南北纵列。姚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平原南部(图1)。姚江平原是浙江省的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山前拗陷位于天山北麓,为一总体走向东西的槽型地,展布于东经84°—89°30′之间,东起奇台县,西至精河一带,长五百多公里。拗陷内为巨厚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物所充填。现代地貌主要表现为低山丘陵与倾斜平原。乌鲁木齐山前拗陷是新疆新构造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区内有新生代的褶皱、断裂,现代地震活动也十分频繁。新构造活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境内,水泥用石灰岩矿主要产于石炭系上统白家店组地层中,本矿床为石炭系上统的浅海相生物化学沉积的石灰岩矿层。成因属浅海相潮间坪、潮上坪沉积环境下的化学—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研究区内以厚层块状结晶灰岩为主,矿石结构主要有微晶结构、细晶结构、微晶—细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层状构造、厚层状构造。  相似文献   

14.
吴友吕  陈波 《极地研究》1994,6(1):38-42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能谱仪观测南极阿德雷企鹅的卵壳以了解阿德雷企鹅卵壳的微结构和各壳层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阿德雷企鹅卵壳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为板块状结构的外皮层和致密的纤维网状结构的内膜层,中间为结构不同、成分组成不同和含量不同的三层结构,其中外层和中层的主要成分为钙,含量分别为95.81%、97.81%,同时含有少量的磷,含量分别为4.19%、1.87%,外层显示与其他鸟类或爬行类卵壳基本相似的碳酸钙方解石片层结构,而内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呈现与其他鸟类或爬行动物的卵壳较大的差别,硫含量高达84.26%。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北山甜水井地区位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板块北东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上。区内发育晚古生代地层、侵入岩。红石山——百合山——六驼山构造带穿过本区,笔者通过对晚古生代地质体构造形迹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红石山——甜水井——六驼山构造带不具备板块缝合带特征,为一条长期活动的区域性深大断裂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区纲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热带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和任美锷先生提出的喀斯特地貌演化理论展开讨论,并遵循地貌类型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的相似性,提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区纲要。根据喀斯特地貌的气候类型,南方喀斯特地区分为: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和非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根据喀斯特地貌形态组合,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再分为:黔中高原浅碟型峰丛洼地,黔-桂斜坡带漏斗型峰丛洼地和广西峰林平原等3个亚区。根据区域地貌形态,非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再分为:川西、滇西北中高山,滇东高原盆谷,北盘江高原峡谷,黔渝川鄂湘接壤的中低山槽谷,湘中、湘南、鄂东中低山丘陵区等5个亚区。  相似文献   

17.
该文阐述张家界地貌形成于 2 5MaBP以来的第四纪 ,现正处于青壮年期的演化阶段。其形成基础是厚层、坚硬、产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的石英砂岩夹薄层粘土岩。形成原因是地壳的新构造抬升与外力的侵蚀、剥蚀。形成机制是流水溯源侵蚀—岩石块体崩塌—谷坡后退。今后将会向低丘—残丘的方向演化 ,但这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地貌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用小发射回线、大电流供电的TEM勘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山前冲洪积平原工区内的地下水源地,结果显示:依据电阻率差异,工区内划分出三个含水地层单元——浅部次低阻层含水层、中部高阻层含水层和深部低阻异常层;工区内地下水开发利用应以中部高阻层含水层为主,取水位置≥30m;深部低阻异常层含水量小,透水性差,为天然隔水层;国内的TEM仪器在地形复杂地区勘查地下水源地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西辽河流域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最东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西北界为大兴安岭,西南界为七老图山,南界为努鲁儿虎山,北界为松辽分水岭,东部与东北平原相连。土地面积14.84万平方公里 一、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三面环山,平原中展。本区整个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从2100米降到120米,地势起伏大,类型复杂。有山地、熔岩台地、丘陵、沙地和平原。其中山地、台地、丘陵面积约9万多平方公里,平原面积约5万多平方公里。大致可分三区。  相似文献   

20.
农户是耕地最主要的经营主体,基于农户视角构建耕地细碎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更为合理。本文选取湖北省“江夏区—咸安区—通山县”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利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耕地细碎化程度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耕地细碎化程度衡量指标的选取应基于耕地细碎化的属性特征,从农户微观视角,选取地块平均面积、地块数量、地块间的平均距离3个指标,衡量某一区域的耕地细碎化程度;②耕地细碎化在岗地平原地区与低山丘陵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岗地平原地区的耕地细碎化程度低于低山丘陵地区;③研究区域地形地貌呈现出“北部岗地平原—南部低山丘陵”的分布特征,耕地细碎化的综合程度基本上呈现出“北部低—南部高”的分布规律;④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耕地细碎化存在显著差异,在岗地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耕地细碎化程度越高;而在低山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耕地细碎化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