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千米科研钻孔看滇中大红山群下伏的岩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大红山群是西昌——滇中地区重要含铁铜矿地层,在云南以大红山矿区出露最好。从岩性、岩相特征,变质程度,构造部位及含矿性诸方面分析,一种观点认为大红山群可与元谋苴林群的阿拉益组及川南会理群的河口组对比;认为大红山群层位比昆阳群低,变质比昆阳群深,岩性组合、矿床类型等都与昆阳群有很大的差异,是另一套富钠质火山岩的含矿建造,是康滇地轴上比昆阳群更老的地层。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与昆阳群的某些组段对比。但大红山群所出露底部的老厂河组之下究竟隐伏着什么地层?有没有含矿层位?有没有更老的结晶基底?这是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2.
康滇地轴铁矿类型、成矿系列的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康滇地轴昆阳群铁矿,解放前谭锡畴、郭宗山、黄懿等在易门、安宁、禄丰、峨山等地研究较详。解放后,开展了大面积的普查评价及勘探工作。1962年花友仁等在“滇中铁矿带的成矿规律”一文中,认为具有工业意义的主要成因类型是与晋宁期基性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并命名为“滇中式”。1972年薛步高在综合各勘探队新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广义昆阳群中的铁矿床,主要是层控矿床,大红山群(河口群)、黑山头组、大龙口组、因民组、大营盘组(双水井组)为主要含铁层或铁的矿源层,并指出部分铁质来源于火山作用。施玉山、巩章禄、周信国与骆跃南及杨应选等,对四川段的铁矿类型、基本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史清琴 《云南地质》1993,12(1):136-138
云南境内赋存于前寒武系中的铜矿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据地质情况分析,至今仍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一)资源现状我省前寒武系铜矿高度集中在“康滇地轴”区,已探明的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铜储量的67.58%。我省三大铜矿均产于此区内;发现的中型铜矿床占全省中型铜矿床总数的三分之康滇地轴区昆阳群中的受变质沉积型铜矿床(东川式铜矿),已探明的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铜储量的43.01%;大红山群中受变质火山岩型铜矿床(大红山式铜铁矿)已探明的储量  相似文献   

4.
再论建立康滇地轴区中晚元古代层型剖面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希 《云南地质》1999,18(1):89-91
在《建立康滇地轴区中—晚元古代层型剖面的雏议》一文(《云南地质》,1993)中,笔者根据国内外对元古宙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方案,结合康滇地轴区中元古代和晚元古代的昆阳群(会理群,不含河口组)及震旦系发育完好,顶底齐全,沉积旋回和地质事件明显,叠层石、微...  相似文献   

5.
论昆阳拗拉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昆阳拗拉谷是中元古代的大陆裂谷作用产物,发育于西南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以康定杂岩为代表的刚性陆壳之上,以安宁河-绿汁江断裂和小江断裂为边界。其早期破裂阶段以碱性的基性岩浆活动为特征,以大红山群、河口群中的火山岩为代表。在拉张裂陷阶段,昆阳拗拉谷形成狭长的地堑式槽地,沉积了一套典型的裂谷型沉积建造组合,从陆相红色碎屑建造开始,演化为含蒸发岩的白云岩建造、海相黑色页岩及碳酸盐岩建造等,构成了下昆阳群,并赋存了著名的东川式铜矿。  相似文献   

6.
康滇地区是我国南方元古宙基底出露最为广泛的地区,元古宙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明显,是研究扬子陆块早期演化的重要窗口,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元古宙地质演化过程争议较大。本文系统总结了发生在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早期的重要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即昆阳裂谷。昆阳裂谷前的基底为分布在东川和滇中地区少量的古元古代早期的汤丹群,其构造变形较东川群更强烈,可能与1800 Ma的东川运动有关。昆阳裂谷期的岩浆岩系统主体为出露在东川—会理—滇中地区基性侵入岩,其次为少量的超基性岩、变质基性火山岩和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双峰式岩浆岩组合的特征。岩浆岩的年龄为1800 Ma~1450 Ma,集中分布在1750Ma~1650 Ma,反映了昆阳裂谷持续了约400 Ma,高峰期持续将近100 Ma。昆阳裂谷期基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显示为典型陆内裂谷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其中滇中武定地区辉绿岩和会理拉拉地区的变质基性火山岩还具有典型洋岛玄武岩的特征,如富碱、高TiO_2、P_2O_5、低CaO/TiO_2、Al_2O_3/TiO_2比值,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不亏损,以及有较高的[n(~(87)Sr)/n(~(86)Sr)]_i初始比值以及较高的ε_(Nd)(t)值。根据区内岩浆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我们提出在古元古代晚期至中元古代早期,康滇地区发生了一次由地幔柱活动引起的陆内裂谷拉张事件,即昆阳地幔柱。昆阳陆内裂谷在1450 Ma前后在会理—东川一线发展成为了局限小洋盆,并在中元古代晚期关闭。昆阳裂谷的沉积岩系统主体为东川群、河口群和大红山群,并可能延伸到了康滇北部的里伍岩群,上述地层中火山岩、凝灰岩锆石的U-Pb年龄集中在1800Ma~1500 Ma,不同岩群岩性组合差异可能与所处构造部位有关,并导致沉积相的差异。昆阳裂谷也是一次重要的成矿事件,其形成的矿床可分为两个系列,以因民组、落雪组等沉积岩中为主的层状铜矿床(Sediment-hosted Stratiform Copper,SSC系列),主要有汤丹铜矿、落雪铜矿、狮子山铜矿、铜厂铜矿等,原生沉积型铜矿的成矿时代为约1750 Ma;其次为与昆阳裂谷期岩浆热液活动紧密相关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ron—Oxide—Copper—Gold,IOCG系列),主要有拉拉铁铜矿床、大红山铁铜矿床、稀矿山铁铜矿床、迤纳厂铁铜矿床等,研究程度较高的迤纳厂、稀矿山以及鹅头厂等铁铜矿床的时代集中在1700 Ma~1450 Ma。昆阳期剧烈的岩浆活动、大规模的铁、铜成矿作用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动力学机制可能均与昆阳地幔柱活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红山铜(铁)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受控于康滇地轴早元古代裂陷海槽背景下发育的梳状断裂构造系;梳状断裂构造系通过控制沉积盆地、曼岗河组沉积作用、火山活动等间接控制了铜(铁)矿空间展布和定位.大红山矿区外围找矿首先应沿着同沉积断裂寻找古海底洼地.在康滇地轴基底大红山群及同时代含矿火山-沉积建造普遍被中生界覆盖的情况下,同沉积断裂相对于其他标志可能更易于识别,因而可作为区内勘查大红山式铜(铁)矿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8.
一、地质情况康滇地轴东缘铁矿点分布很多,沿地轴和昆明凹陷带所伴生的南北向二级大断裂,为康滇地轴昆阳系中控制成矿分布的主要构造。铁矿均生存在二级大断裂所伴生的羽毛状断裂带中。  相似文献   

9.
川西滇东地区前震旦系地层若干新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收集了各家材料,加上自己的一些观察,针对川西滇东地区前震旦系几个重要的地质问题,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原大红山群老厂河组和原河口组下变质沉积岩段,认为是古陆壳的产物而不是地槽期的硬砂岩建造。川滇地区在河口组火山活动之前曾广泛发育过原始古陆壳;(二)关于河口组的层序,认为由于同斜褶皱使地层层序造成了假象,修正后不但能与元谋姜驿、新平大红山等地对比,而且可以恢复拉拉地区的褶皱面貌;(三)认为河口组和大红山群内存在不整合面,称之为“川滇运动”,老于19亿年,代表川滇地区最古老的一次地壳运动。会理群的双水井组与青龙山组间也存在不整合面,称之为“西昌运动”,距今13-14亿年,可以将会理群或昆阳群划为上、下两个亚群;(四)关于美党组与望厂组的层位问题,认为东川地区的望厂组应该是该地昆阳群的最上层位。  相似文献   

10.
通安组作为扬子地块西缘最古老的基底地层之一,是前人通过1.8 Ga最大沉积时限的碎屑锆石年龄和第三段已获得辉绿岩1.5 Ga的侵入年龄来限定的;但未见其更精确地层年龄的相关报道。笔者以通安组一段和四段地层中发现的火山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方法对其锆石进行原位微区U-Pb测年,获得了通安组一段下部变基性火山岩锆石~(207)Pb/~(206)Pb年龄(1833±2)Ma和四段底部变凝灰岩锆石~(207)Pb/~(206)Pb年龄(1508±15)Ma。该年龄结果表明:(1)通安组下部层位的沉积时代为1.8 Ga,基本限定了通安组的最大沉积时限,与东川群因民组、大红山群底部大致相当;(2)通安组四段底部沉积时代为1.5 Ga,与前人获得的通安组三段及东川群黑山组顶部层位沉积时代大致相当,为同期异相沉积;(3)进一步确定了通安组在地层柱上应位于会理群之下,与东川群、河口群、大红山群为可对比的同期异地异相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大红山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段西缘,介于红河深断裂与绿汁江深断裂所夹持的滇中中台拗内,是六十年代航磁异常发现的。矿区由一个大型富铁矿和一个大型铜矿组成。铁、铜矿均产于前震旦纪大红山群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中,是典型的优地槽火山岩型矿床,其含矿母岩或围岩为细碧一角斑岩、绿色片岩及不纯大理岩的组合建造,海底的火山作  相似文献   

12.
<正>康滇地区为扬子地块西南缘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前人将该区的前震旦系基底划分为下部的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和上部中元古代浅变质褶皱基底,前者以康定群(康定杂岩)和大红山群深变质岩系为代表,后者包括会理群、河口群、昆阳群等。虽然康滇地区各元古宙地层单元研究程度较高,积累资料丰富,但由于测年对象的不同及对年龄的解译存在诸多问题和争议,众多学者对区内元古宙地层演化各持己见,没有统一认识。混乱的局面不利于区内矿床的成矿理论研究与找矿勘探工作的开展,因此区内元古宙  相似文献   

13.
提要:通安组作为扬子地块西缘最古老的基底地层之一,是前人通过1.8 Ga最大沉积时限的碎屑锆石年龄和第三段已获得辉绿岩1.5 Ga的侵入年龄来限定的;但未见其更精确地层年龄的相关报道。笔者以通安组一段和四段地层中发现的火山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 方法对其锆石进行原位微区U-Pb测年,获得了通安组一段下部变基性火山岩锆石207Pb/206Pb年龄(1833±2) Ma和四段底部变凝灰岩锆石207Pb/206Pb年龄(1508±15) Ma。该年龄结果表明:(1)通安组下部层位的沉积时代为1.8 Ga,基本限定了通安组的最大沉积时限,与东川群因民组、大红山群底部大致相当;(2)通安组四段底部沉积时代为1.5 Ga,与前人获得的通安组三段及东川群黑山组顶部层位沉积时代大致相当,为同期异相沉积;(3)进一步确定了通安组在地层柱上应位于会理群之下,与东川群、河口群、大红山群为可对比的同期异地异相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14.
大红山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端西缘,介于渌汁江深断裂与红河深断裂夹持的三角地区(图1).该区为滇中中生代拗陷褶皱带,盖层为中、下三迭统、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基底为元古界大红山群.后者为-套浅-中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属优地槽型细碧角斑岩、绿色片岩及混杂大理岩建造.这套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为老厂河组(PtdL)、曼岗河组(Ptdm)、红山组(Ptdh)及肥味河组(Ptdf).  相似文献   

15.
四川会理拉拉地区位于金沙江东岸,向东抵会理通安、会东、云南东川,向南达云南姜驿、元谋,同属川滇南北带中段与南岭东西带西延复合部位。 本区广泛出露一套元古界浅变质岩系,云南称为昆阳群、四川称为会理群,组成黄汲清先生所称“康滇地轴”中段基底岩系的一部分。 根据四川省地质局一区测队会理幅的报告与川地403队多年来的工作成果,结合我们74年来在黎溪、拉拉、毛姑坝及通安地区实地工作累积的资料,我们认为金沙江南北两侧昆阳群与会理群完全可以对比,属同一套地层(1、3、4)。会理地区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的地层层序由新到老为:  相似文献   

16.
四川会东县“马鞍山组”的发现,是近年来康滇地轴中段前震旦系地质研究的重要进展,对提高基础地质研究,进一步寻找会理拉拉式铜矿具有重要意义。“马鞍山组”的剖面特征和岩石学研究表明,该组相于古元古界河口群,岩性组合主要为海相喷发的钠质火山岩-细碧岩组合,蚀变强烈;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钠、贫钾,高钙、低铁,岩性偏中酸性,火山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微量元素以Cu-Au-U-Zn-As-Sb-Fe-Cr-Co组合为特征。岩石的稀土总量低,轻重稀土比值大,为轻稀土富集型,具有等铕亏损和微弱铈亏损;其配分模式图呈向右倾斜的“V”字型。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扬子西缘的康滇地区是我国著名的Fe-Cu成矿带,已查明数十个IOCG型和SSC型矿床(Zhao and Zhou,2011)。这些矿床都赋存在约17亿年的一套古元古代古火山-沉积地层中,区域上主要有大红山群,河口群和东川群。东川地区以发育典型的SSC型矿床闻名,较早的研究结果将该类矿床总结为"东川式铜矿",比较典型的有汤丹,因民和落雪等矿床。实际上,在这些SSC型铜矿附近也发育大量与基性侵入体  相似文献   

18.
<正>云南博卡金矿位于云南省东川区西北部,矿体产于"康滇地轴"云南段北段远古界昆阳群中的变质岩石系中(郝珺等,2009)。云南博卡金矿金属矿区处于金沙江与小江之间的夹持带,位于扬子陆块西边缘、德钦—孟连二叠纪火山岩带东侧。矿区内出露中元古界昆阳群浅变质岩系,外围则覆盖着震旦纪及古、中生代地层。昆阳群分布有美党组、因民组、落雪组。美党组分布于矿区东部,主要岩性为浅灰色板岩,局部夹白  相似文献   

19.
孙克祥  袁富 《云南地质》1993,12(1):21-30
近年来在绿汁江断裂以东元江县岔河一带发现一块面积较大的中-深变质岩系。其岩性主要是变粒岩、混合岩、石英岩、片岩、大理岩和变钠质火山岩,变质程度已达高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原岩应是海相钠质火山岩。它可以和下元古界大红山群对比,相当于大红山群底巴都组二段到曼岗河组一段。在底巴都组混合岩中测得(Rb—Sr全岩等时线)同位素年龄为1777Ma。区内已找到中型铜矿床并伴有金、铀矿产。  相似文献   

20.
孟宪民将赋存于东川元古代昆阳群落雪白云岩中的层状铜矿命名为“东川式铜矿”。该类矿床广泛分布于康滇地轴昆阳群(会理群)落雪组地层中(图1),并严格受一定的岩性地层组合控制,基本上是沉积变质的或火山沉积变质的成层矿床。简而言之,就是一定层位的矿床。据此,笔者将这类矿床更名为“东川式层控铜矿”。此类矿床在成岩阶段就已基本形成,尔后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区域变质、地壳运动、次火山一岩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