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宁波市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给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发掘海洋文化资源及其内涵,打造海洋文化旅游精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实现宁波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陆共生文明的历史见证中国拥有18000千米海岸线,6500多个大小岛屿,沿海及岛屿地区一直是中国政区疆域,沿海、海岸、港口、航道、岛屿、水下等现存的海洋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藏量和独特的价值,是中国悠久灿烂的海洋文化的历史见证。在古代,中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商船队,有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徐闻、番禺(广州)、泉州(刺桐)、扬州、明州(宁波)、琅琊及密州(青  相似文献   

3.
“宁波帮”是我国十大商帮之一,作为商帮,百年经久不衰,很有些值得探讨,究其原因是“宁波帮”从小受到独特的宁波城市文化熏陶。宁波城市文化是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和宁波海洋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正是这种独特的宁波城市文化,才哺育出“宁波帮精神”。  相似文献   

4.
三亚史前文化遗址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是海南海洋文化的源头。从落笔洞遗址到仙郎洞遗址再到英墩遗址,反映三亚史前人类向海而生的史前海洋文化发展历程。文章在系统收集和整理海南史前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对三亚史前文化遗址研究进行梳理与展望,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并对史前文化遗产提出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以满足海南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需求,也可为相关学术研究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价值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传播“丝绸之路”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丝绸之路又有海陆之分,其中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包括丝绸贸易,还包括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宗教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海域面积辽阔,海洋与宁波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宁波城市诞生与发展的历史,也是宁波不断走向海洋的历史。从河姆渡文明、宁波帮、宁波港和蓝色经济等角度探讨了海洋对宁波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海洋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论证了海上试验场建设及其相关标准检验与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国内外该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在此基础上,从海洋仪器装备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出发,重点分析了标准检验与试验场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的内涵在全球竞争新格局下已然发生变化,竞相成为主要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地。中国倡导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着海上霸权、地缘政治、战略平衡和利益创造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以海洋强国战略为统领,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海洋文化建设、法规体系、深海科技和强大海军等方面人手,寻求海上丝绸之路经略之道。  相似文献   

9.
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数据库等技术,设计开发一个集港口码头潮汐潮流精细化预报、海上搜救辅助决策、海上溢油及化学品漂移扩散辅助决策、海洋环境预警预报等功能于一体的宁波市海洋专题保障预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宁波涉海涉渔部门提供精准直观、灵活多样的各项专题海洋预报产品,更好地服务宁波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升地方政府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十三五"时期实现海洋能稳定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必须找准海洋能发展的战略定位,设立科学有效的发展目标,促进我国海洋能技术早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