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载高光谱具有高光谱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机载高光谱数据的几何校正精度,直接影响着数据能否正常使用,是数据预处理中的关键问题。传统的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必须依靠地面控制点才可以解算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工作量大,而且在无法测量地面控制点的区域不能使用。本文在分析CASI/SASI系统几何校正原理的基础上,结合POS AV系统,设计了一套几何检校方案;检验结果表明,在测区范围内无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利用检校场飞行解算的相关数据,CASI/SASI高光谱数据的几何精度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2.
虚拟参考站技术(VRS)是近年来在GPS-RTK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可实时提供高精度导航定位信息的现代测绘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网络内所有基准站原始观测数据,在流动站附近实时模拟一组参考站数据,反同实现对“参考站数据的模拟和重建”。结合豫西某矿区控制测量工作实例,探讨VRS技术在矿区控制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测量结果和主要误差源进行分析,通过VRS技术改进,验证借助于VRS技术布设矿区控制点不仅效率高,而且精度高、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3.
“迭代法”求水文地质参数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泰斯公式基础上,推导出定流量和变流量非稳定流抽水条件下关于S/T为变量的非线性方程,用“迭代法”解此方程,可方便地求出S、T等水文地质参数。此法可推广到多观测孔、单观测孔或无观测孔抽水试验求参数。  相似文献   

4.
极大验后估计在大型贯通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极大验后估计引入大型贯通工程近井网的设计与平差中,由于它可以求出联系参数的整体平差解,统计了全网的精度基差,所以比虚拟权平差更适合于近井网的数据处理。文中用一实例验证了大型贯通工程两近井网联合极大验后平差成果与分别极大验后平差成果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元素的背景值一般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假定服从正态分布,用图方法可以求出它的数学期望值(μ)和标准差(σ),进而可以求出每个观测数据的背景值。观测数据由背景值和剩余异常值组成,剩余异常值等于观测数据减去背景值。定义异常为剩余异常值在背景值上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即剩余异常值≥μ+3σ,称为剩余异常法。以西藏班戈-嘉黎地区铀矿远景调查项目的化探数据为例,通过与传统方法圈出的异常进行对比显示,剩余异常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异常数量和剔除假异常,减少不必要的异常查证,节约经费,提高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6.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具有无需控制点、单台GPS接收机静态测量可获得高精度的坐标成果等优点,在青藏高原等困难地区的物探测量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处理青藏高原西部和东部的两个1∶25万区域重力调查项目形成的控制点观测数据为基础,经过计算对比这些点的精密单点定位成果和传统测量平差方法所得的CGCS2000坐标成果之间的差值,分析误差来源,得出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两者坐标值在历元和框架差异引起,进而通过历元和框架校正得出控制点的CGCS2000坐标,重新对比发现校正后的坐标值具有与传统测量平差坐标值相一致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实际物探测量中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得到CGCS2000坐标成果的思路和注意事项,同时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赤平极射投影是进行构造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近年来在构造地质中应用渐广。本文介绍用PC—1500袖珍计算机进行自动成图和组构图解的趋势判别。一、算法简解 1.组构图解的趋势判别将结构面的产状要素观测值视为向量,求出正交坐标的方向余弦l、m、n、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5)
讨论了在未知无越流含水层隔水边界的方向和位置时,通过完整井的井流试验,利用观测井降深-时间的数据以及Cooper-Jacob简化公式的直线图解法来确定隔水边界的问题。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讨论了当观测井个数为两个时的隔水边界位置。结果表明:使用两个观测孔降深-时间的数据可找出隔水边界的两个可能解,但无法确定哪个是真实解。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确定隔水边界的一种方法:使用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观测井降深-时间的数据,通过直线图解法和作图,利用三个圆的交点近似确定隔水边界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GPS技术在金川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结合金川露天矿边坡变形GPS监测研究,主要论述监测基点的选择,基点WGS-84坐标的确定,变形监测网的布设,GPS数据采集、处理和质量,坐标转换的实施等,给出反演推出的若干四等三角点及其它控制点的变形数据,这些数据和造成变形的物理成因符合得很好,最后概括出GPS技术应用于变形观测的若干优点。  相似文献   

10.
许传新 《世界地质》2016,35(3):887-893
当使用传统的观测模式观测GPS控制点较难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时,可以利用参考站高精度的坐标作为静态GPS网的起算点进行控制网布设。以山东省临沂市D、E级GPS控制网建立工程为例,介绍了使用基于SDCORS点观测模式布设GPS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并对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基于SDCORS的点观测模式在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中应用是完全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无定向导线在深坑矿区地质勘查测量中的应用。该方法利用全站仪测出无定向导线各点数据,并进行方位角及各点坐标值的改正和精度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解决了控制点少,控制点间不通视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提高车载激光扫描数据高程精度为出发点,分析了扫描数据的误差来源。该文提出多种控制点布设方案,以京沪高速部分路段激光扫描数据为例,统计并分析各个控制点布设方案改正结果,为以后车载激光数据外业控制点布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震波走时是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的重要参数。三维克希霍夫偏移成像由于需频繁读取大数据量的走时表文件,所以计算效率不高。这里提出一种通过压缩三维射线追踪走时表,来提高克希霍夫偏移计算效率的方法:首先规划一个具有规则网格控制点并覆盖所有走时表点集的最小长方体区域,然后以三维三次B样条函数为插值基函数进行最小二乘法曲面体拟合,求出规则网格控制点的数值并以数组形式存储入内存,采用稀疏化存储进一步节省了内存空间。在偏移成像时,再由这些规则网格控制点的数值,使用线性插值公式解编出走时表。实际资料算例验证了该走时表压缩方法不仅近似精度高,计算稳定度高,计算效率高,而且由于省去了频繁进行大数据量走时表文件的读写操作,所以克希霍夫偏移的计算效率提高了二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重力固体潮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述了我国重力固体潮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包括积累大量观测数据,建立国际潮汐基准和独立的国际标定系统,利用小参数扰动法发展了地球潮汐理论模型,用计算机演绎法实施潮汐位展开,用残差信号对数据作预处理,用小波分析方法设计滤波器,用远近区结合法解算海潮负荷,用大气重力格林函数法解算气压对重力场观测的影响,测定了地球的近周日自由摆动参数,将固体潮汐研究成果应用于地震和重力测量,对重力仪进行静电反馈改造,精密测定了仪器相位滞后和对超导重力仪进行了标定等内容,讨论了今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心回线圴匀大地电动势响应(dB/dt)的解有三种:唯一解、双解及无解,若是层状大地,尚有"上凸"、"下凹"的假异常现象,而磁场响应(H_z)则无此类情况,但若想直接观测H_z则需添加设备。本文以理论为基础,从实践经验出发,设计出一套将dB/dt转换为H_z的方案,该方法不苛求观测的最晚延时达到近带;同时,提出了求视深度的经验改正系数,以及新的高精度后沿改正法。这一套方法不仅可换算出H_z,还能求出全区视电阻率及1-D反演数据。实例表明本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8月,煤田航测遥感局在巴西福塔雷萨以南地区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为PDSFN航测工程(主要内容是利用1:3万比例尺航摄象片制作1:1万比例尺正射影象地图)完成了大地控制点与象片控制点的测量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某一独立测区面积14000km~2,只用了29个有效工作日就全部结束了大地控制点的野外观测工作,与常规测量相比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同时,这一工程是国际上公开招标的测绘项目,是我国测绘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解析几何原理,利用后方交会中的观测角和已知点坐标,首先建立辅助圆方程,将相邻两个圆方程联立求解便得交会点坐标,求出两组坐标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相似文献   

18.
轻量版青藏铁路数字路基仿真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立青藏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路基的目标是对青藏铁路工程实验数据、观测数据以及各种专题数据和DEM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形成以基础地理数据为依托,能够进行多时相、多维空间表达的虚拟铁路.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理念、系统集成、系统功能和数据项目.该平台利用GIS组件技术和C#.Net开发工具,结合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开发而成.为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使用到的数据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平台.  相似文献   

19.
未打穿砂井地基下卧层固结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玉国  谢康和  王哲  庄迎春 《岩土力学》2005,26(11):1737-1742
利用平均固结度普遍解,将未打穿砂井地基转化为等效双层地基,给出了下卧层一维固结解析解,进而求出下卧层的平均固结度。根据该解和现有解,编制计算机程序,给出了几幅考虑c值和土性参数对固结的影响曲线图,评估各解的适用性。研究表明,该解满足工程要求,特别是在PTPB排水条件下能够较好地反映Uz-Tv曲线的真实变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InSAR和ICESat的南极冰盖地区DEM提取和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雷  周春霞  鄂栋臣  邓方慧 《冰川冻土》2015,37(5):1160-1167
结合InSAR和ICESat测高数据,以东南极PANDA断面4个实验区为例,进行DEM生成研究.在干涉相位转换成高程前,引入ICESat测高数据作为控制点优化干涉对基线,消除基线线性误差趋势的影响.利用控制点之外的ICESat测高数据分析4个实验区的DEM精度及其差异,并探讨了引起DEM误差的原因.冰流和地貌特征是影响InSAR生成冰盖DEM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冰流的影响,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冰流速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最后利用克里金插值法改正InSAR DEM残余误差,并利用GPS实测控制点对改正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高纬区流速较小且分布一致的区域,改正效果很好,DEM精度可达3 m;而对于冰流速较大且复杂的地区,需采用多基线等算法进一步消弱冰流引入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